李濠仲專欄:還卡在半路上的「國慶日」

李濠仲 2017年10月10日 07:02:00
這塊島嶼上的「國慶日」,其實一直仍卡在半路上,我們只是不斷藉由在國慶日的細節中大做文章,去反映不同族群的心靈失落。(攝影:葉信菉)

這塊島嶼上的「國慶日」,其實一直仍卡在半路上,我們只是不斷藉由在國慶日的細節中大做文章,去反映不同族群的心靈失落。(攝影:葉信菉)

直到今天,北歐國家挪威仍以非常古典老派的方式歡度他們的國慶日。他們會穿著傳統國服上街,參加遊行,到王宮前廣場瞻仰皇室風采,並為國王不斷向群眾揮舞雙手的行為致意。

 

但這國家為國慶日營造出的氣氛,其實非常不吻合北歐近代國族意識愈形淡薄的趨勢。瑞典人挖苦那天簡直是「挪威人神智不清日」,丹麥人則認為挪威人愛國意識實在太強了,根本還活在過去;不過,以往一旦有台灣訪客親臨體驗,無論政治立場傾向獨派還是統派,都很容易為挪威人的愛國情操傾倒。

 

很大的可能是,台灣人因為長期以來處境特殊,才會對眼前挪威人慶祝國慶的作為產生一種投射心理。統派人士欽羨當地無論男女老幼,都能在一致的國旗、國歌、國號下,具備齊一的符碼認同,觸景生情,進而懷念起數十年前台灣仍獨尊「中華民國」的年代;獨派看到的,即是挪威人對自己生長土地的強烈認同感,遂感慨今天住在台灣這塊島上的人,並不都是這麼熱愛它,甚或帶著鄙夷和勉為暫居的心態。

 

北歐國家挪威今天仍以非常古典老派的方式歡度他們的國慶日。(攝影:李濠仲)

 

回顧挪威國家滄桑史,某些情境和台灣些許遭遇若合符節。它曾經因為國力羸弱,養不起像樣的軍隊,每每成為周邊列強交涉祭品。14世紀,它不敵丹麥強大武力,遭對方納入自家版圖超過400年。19世紀,在瑞典、丹麥外交角力下,再被丹麥割讓給瑞典,而後亦被瑞典統治超過90年。受他國統治期間,挪威文化被改造、語言被干擾、王室斷了香火,形同滅國。

 

總算捱到20世紀初,它終於成功脫離瑞典,回復挪威王國稱號,從此獨立於左右兩強(丹麥、瑞典)之外,走自己的路。上天垂憐,日後還讓它發現石油,接著經濟起飛,一路從斯堪地那維亞最小、最窮、最弱的國家,到今天可和他國平起平坐。今天挪威人熱情洋溢的國慶日,正是為當年脫離瑞典獨立而來。

 

只是過程中,挪威並非自己當家作主後就一路順遂。二次大戰期間,德軍一路北上,丹麥先是不戰而降,挪威僅僅抵擋了一個月,也淪為納粹禁臠(瑞典持中立立場,躲過納粹占領)。

 

挪威自覺可悲之處,不光是被他國武力占領,畢竟歷史上也不是沒有過類似經驗,而是這當中竟有自命不凡的挪威政治人物,認為德國崛起實為機不可失,於是積極籌組政黨恭迎納粹,他們服膺希特勒,和德軍裡應外合。德軍進犯,他們再因「功在德意志」,換得了挪威傀儡政府的領導權位以為犒賞。

 

這群人得勢後,便開始整肅挪威境內異議份子,清算立場不合的司法人員、官員、軍人和警察,同時配合納粹清洗猶太人。同一時間,多有原先理念清高的知識分子也紛紛轉向,以歌頌德國極權為能事,對「不識時務」的挪威人,藉筆桿取代槍桿頻頻撻伐之。

 

有一段時間,比起納粹,挪威人更害怕自己國內的納粹同路人。幫著外人自我消滅,心態必須更扭曲,所以他們惡整自己人的手法通常也就更殘酷。接續納粹占領而來的白色恐怖,幾為挪威人帶來半世紀的創傷。

 

那是一段遙遠北國的恩怨情仇,和台灣之間確實有些情節相仿、似曾相似。有過這樣的背景,說明了挪威人為什麼到了今天,還會用這麼八股、不符潮流的表現祝賀國家生日。它們以此為證,要以歡笑、熱鬧、嘉年華的方式,證明自己終究走過歷史上的悲情辛酸。

 

每年此時,我們依然在國慶日的許多環節上,引發相同的爭論。國旗揮舞得多高?國號呼喊得多響亮?那些符碼能不能滿足不同意識形態者的期待?不論是希望它多一點,又或者最好通通消失不見。

 

這塊島嶼上的「國慶日」,其實一直仍卡在半路上,它還沒有轉換成仿如挪威式的歡鬧慶典,我們只是不斷藉由在國慶日的細節中大做文章,去反映不同族群的心靈失落。

 

※作者為《上報》主筆

 

【延伸閱讀】

●【國慶圖輯】2017,我們一起更好

●【直播】向中華民國告白 前國防部長:對國旗舉起摯愛的火炬

●「民進黨用中華民國借殼上市」 洪秀柱:一中各表會變一邊一國

●【雙十圖輯】一抹彩虹賀國慶:迎接更好的台灣

●【蔡英文國慶文告曝光】強調軍事改革 兩岸不對抗不屈服

●李濠仲專欄:還卡在半路上的「國慶日」

●【國慶談話】蔡英文再提憲改:我正式邀各黨領袖坐下來談​

●獨派焚屍辦公祭 蔡丁貴親手「戳死」中華民國

●【影片】為台灣慶生 中華民國雙十國慶大典

【獨家】要女賓穿「洋裝」 國慶酒會挨批複製性別刻版印象

祭典還穿民初藍袍黑掛 台灣至今沒官方認證「國服」

吾爾開希專欄:中華民國是個美好國家 祝妳生日快樂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