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繼續輕視極端氣候 大禹也難治水

張皓翔 2018年08月24日 05:33:00
從一次次的教訓中來看,政府現在的調適政策似乎已經追不上日益失控的極端氣候。(圖片取自三立新聞台Youtube)

從一次次的教訓中來看,政府現在的調適政策似乎已經追不上日益失控的極端氣候。(圖片取自三立新聞台Youtube)

受到熱帶性低氣壓的影響,帶來的強降雨造成南部多處淹水災情慘重,許多路段水深及膝,交通多處壅塞中斷。事實上今天這場豪大雨,多處突破了時雨量百毫米的驚人數字。同樣的雨勢若降在台北,絕對也都是一級淹水警戒。

  

即便過去幾年各地縣市府在治水投入了大筆的資金,但依然有如此嚴重的災情充分顯示政府在處理氣候調適政策的不夠積極,在災害防治的觀念不夠前瞻。也因此不免會讓人質疑600多億的治水計畫,到底是治到哪裡去了?

 

防災大國也無法輕視的極端氣候

 

一直都是世界防災強國的日本,在七月因氣候災難罹難的人數就超過了三百多人,除了打破東京溫度的40度熱浪造成百人以上的死亡,七月初連著一周的強降雨,也使得200多人在大雨之中喪失了生命。

 

當然這不僅僅發生在日本,熱浪的威脅在今年造成全球各地無數人的死亡。面對氣候變遷,我們永遠無法能精確預測極端氣候究竟還會帶來多少災害,唯一能確定的是,這已經對我們人類的生存構成威脅。

 

政府在處理防災問題需要有更積極作為

 

相關的調適政策本身就是面對氣候變遷預先要做好的應對措施,而不是事後才進行補救。雖然過去中央到地方都有制定相關的調適策略,也設立相關部門因應,但從一次次的教訓中來看,現在的調適政策似乎已經追不上日益失控的極端氣候。

 

政府應用更前瞻的視野仔細的去規劃,尤其是災害性的相關防護措施,這些牽涉到人民的生命、財產的保護。不合宜的制度也應該好好去思索該如何重新制定,就像豪雨假所制定的24小時350mm,就像是看的到放不到的假,對於這次南部大雨就完全沒辦法相應對。

 

倘若像這次的情況,在上班後發現災情已經無法控制,該如何做的應是緊急的避免任何民眾可能外出的機會,無論是工作、通勤、還是各種理由,都應盡可能的去避免可能發生的危害。

 

在大自然面前,沒有人是神,在面對相關決策要能夠精準且專業的判斷並不是一件易事。所幸大部分的台灣人對於防災的意識是足夠的,我們曾經歷過各式各樣的天災,我們的家園也曾無數次的受到大自然的摧殘。但一次一次的,我們都能重新站起來。未來極端氣候只會更加頻繁,政府與人民必須要更緊密的合作,才能夠在這惡劣的環境中,依然堅忍的守護我們的家。

 

※作者為自由評論人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