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中毒】米酵菌酸台灣首見 食藥署還原時序:首例接獲新北通報

上報快訊 2024年03月28日 21:20:00
食藥署長吳秀梅指出,米酵菌酸是罕見毒素,台灣也第一次看到。(王侑聖攝)

食藥署長吳秀梅指出,米酵菌酸是罕見毒素,台灣也第一次看到。(王侑聖攝)

寶林茶室中毒事件延燒,食藥署長吳秀梅記者會中還原當時接獲通報情形,她指出,食藥署在3月24日中午接獲新北市衛生局通報,通報北市衛生局與食藥鼠,病人從三重醫院,轉至台北馬偕醫院,下午3點49分宣告死亡,新北市衛生局晚間10點用電話通知患者死亡的訊息。

 

吳秀梅記者會陳述,3月25日食藥署主動問台北市衛生局確認狀況,晚間5點,北市通報系統更新調查相關資訊,食藥署、疾管署會同北市衛生局跟專家到寶林茶室調查,抽驗粿條、調味醬等食材35件,之後進行相關檢驗,因考慮到粿條要特別關注,隔天食藥署會同新北市衛生局到大阪城食品有限公司,約採樣15件檢體。

 

吳秀梅記者會陳述,3月25日食藥署主動問台北市衛生局確認狀況。(王侑聖攝)

 

王必勝也補充,「米酵菌酸」,是台灣首度檢出該毒素,衛福部將針對患者、粿條等食材檢驗是否有「米酵菌酸」,目前包括台大法醫研究所、北榮毒物中心都有訂購檢驗標準品,預計下周一會到貨,接下來可以做大規模檢驗。

 

 

 

 

吳秀梅繼續解釋,米酵菌酸是罕見毒素、台灣第一次看到,這個菌容易在有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如椰子、玉米等,在攝氏溫度22至33度會迅速增殖,產生大量米酵菌酸,可能影響肝腎,也會造成精神不振、頭暈、嘔吐嗜睡等,食用到被污染的食物,會危及生命,所以很多患者病程進展快,很多人在12小時內急轉直下。

 

米酵菌酸是罕見毒素、台灣第一次看到,這個菌容易在有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如椰子、玉米等,在攝氏溫度22至33度會迅速增殖,產生大量米酵菌酸,可能影響肝腎。(王侑聖攝)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