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管制稀土輸出反重創業者獲利 日媒:促成新供應鏈崛起

王能斌 2024年04月30日 18:00:00
「日經亞洲」指出,中國對稀土的管控,促使其他國家發展新的供應鏈,降低對中國礦產的依賴,圖為位於內蒙古的稀土礦場。(資料照片/美聯社)

「日經亞洲」指出,中國對稀土的管控,促使其他國家發展新的供應鏈,降低對中國礦產的依賴,圖為位於內蒙古的稀土礦場。(資料照片/美聯社)

隨著高科技與晶片產業迅速崛起,成為全球各國爭相發展的焦點,關鍵原料稀土金屬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由於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礦產出口國,使其獲得地緣政治競爭利器,然而在北京當局實施出口管控,試圖擴大影響力之後,最新資料卻顯示中國稀土礦商獲利縮水,且正出現新供應鏈逐漸崛起的情形。

 

「日經亞洲」(Nikkei Asia)指出,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最新估算,全球17種稀土元素藏量約在1.1億噸左右,且中國就擁有4400萬的藏量,佔了全球的4成,位居其後的分別是緬甸、俄國、印度以及澳洲,且2023年中國稀土礦產量也以24萬噸居冠,佔了全球產量約三分之二,使其握有稀土原料優勢。

 

但在北京當局去年陸續對稀土產品與技術開始實施限制之後,據中國基金報的報導,中國稀土業者在今年第一季普遍出現營收急速下滑的情形,包括「盛和資源」虧損2.16億元人民幣(約9.72億元新台幣)、「廣晟有色」虧損3.04億元人民幣,其中具有國營企業身分的「中國稀土」,也出現2.89億人民幣(約13億元新台幣)的虧損,幾乎全數都由去年同期盈利的情況翻黑,僅有「北方稀土」小幅獲利5205.2萬元。

 

 

 

 

稀土是17種元素的合稱,對電池、電動汽車和其他高科技產品至關重要,日經指出,「中國稀土」在27日透過深圳交易所發出的營業報告中,僅表示目前稀土產品價格持續下滑,造成收益減少,該公司正在調整行銷策略與產品銷售結構,但未進一步提供細節。報導表示,「中國稀土」指出目前「全球各國正在積極尋求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建構新的供應鏈」,轉向包括美國、澳洲以及東南亞國家採購,且其中有部分替代供應鏈「已經建立完成」。

 

中國產能最大的「北方稀土」,則坦承中國在稀土產業的地位與影響力,正因為包括美、澳、寮國、緬甸與非洲國家之間進行供應布局以及協議的簽署,「遭受情況不等的衝擊」。報導表示,自從北京當局在2010年代體認到稀土所具有的戰略重要性之後,就不斷提升對該產業的規範與限制,並且被列為六大兼併重組的產業之一,並且將稀土產業武器化,於中、日之間發生釣魚台撞船事件、中國人員遭到日方扣留時,透過宣布禁止對日輸出稀土施壓,雖然迫使日方放人,但同時也使北京當局看待稀土的態度顯露無遺。

 

因此,報導表示中國對稀土產業的重視,雖然使該產業獲得發展,同時卻也促成其他國家尋找替代供應鏈的決心,其影響隨著時間演進正逐漸浮現。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