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時精選】「支那」一詞如何激怒了北京

紐約時報 2016年11月14日 08:00:00
10月12日香港立法會宣誓就職時,本土派議員游蕙禎拿出「香港不是中國」(HONG KONG IS NOT CHINA)的旗幟。(美聯社)

10月12日香港立法會宣誓就職時,本土派議員游蕙禎拿出「香港不是中國」(HONG KONG IS NOT CHINA)的旗幟。(美聯社)

香港——數千人周日(11月6日)在香港遊行,抗議中國政府的一項預料之中的裁決,它將有效阻止兩名新當選的政治人士在這個半自治區的立法機關就職。

 

這項裁決於第二天宣佈。它是在30歲的梁頌恒(Sixtus Leung)和25歲的游蕙禎(Yau Wai-ching)這兩名準議員在上個月香港立法會的宣誓儀式上發表爭議性言論後做出的。他們宣誓時用「支那」代替「中國」。很多人認為「支那」這個詞具有侮辱性,因為「二戰」時日本在佔領中國期間就是用「支那」指涉中國。游蕙禎還在誓詞中插入了髒話。

 

 

香港是一個擁有730萬人口的前英國殖民地。2014年,因中國政府拒絕該地區自由選舉的訴求,這裡爆發了主張民主的示威活動,所以中國內地和香港之間的關係已經有些緊張。這兩位政治人士曾主張,香港應該從中國獨立出來;兩人在宣誓會上的言論被廣泛視為輕蔑之舉,成為政治危機再起的催化劑。

 

「支那」一詞從何而來?

 

據歷史學家約書亞.A.福格爾(Joshua A. Fogel)2012年的一篇文章稱,日本漢學家青木正兒(Aoki Masaru)認為,「支那」一詞始於早期梵文對「秦」——2000多年前統一中國的王朝——的音譯。在許多西方語言裡,中國的叫法恐怕都跟秦這個名字有關。隨著印度佛教的傳播,在將經文譯成漢語的過程中,該詞進入中國,後又傳入日本。在多倫多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擔任教授的福格爾寫道,日本人使用「支那」這個名字已有幾個世紀,但主要是從19世紀到「二戰」結束。

 

 

香港大學(University of Hong Kong)史學教授徐國琦指出,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之前,中國沒有正式的標誌和憲法。他正在寫一本名為《中國概念》(The Idea of China)的書。中國的最後一個帝制王朝清朝是滿族入侵者於17世紀建立的。清末,中國的很多民族主義者和改革者——比如梁啟超和章太炎——使用「支那」這個說法,「不帶任何暗含的貶義,」他說。

 

南韓首爾延世大學(Yonsei University)的中國研究教授魯樂漢(John Delury)稱,「支那」是這些知識份子稱呼自己國家的諸多名字之一。他補充說,其中一些知識份子參與了反對滿族的抗爭,並流亡日本。

 


梁頌恒和游蕙禎兩人的議員資格恐將不保。   (美聯社)

 

「他們覺得自己的國家被並非中華民族的滿族入侵者竊取了幾百年,當時他們正努力復國,」魯樂漢說。他表示,當時他們在為這個新國家尋找一個有別於清朝的名字。

 

中國人什麼時候開始把「支那」視為貶義詞?

 

福格爾在2012年的那篇文章中寫道,歷史上在指涉中國的所有說法中,支那帶有「最令人不安的中國觀點」。

 

香港中文大學(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中國研究教授楊凱里(Jan Kiely)在接受郵件採訪時稱,從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戰爭至「二戰」結束,日本帝國在侵略中國領土期間用這個詞指涉中國,激起了中國人的「強烈反感」。楊凱里教授稱,對今天的很多中國人來說,支那激起了被佔領的痛苦回憶,並暗含中國人天生是劣等人的大日本帝國意識。

 


香港1萬3000民眾6日走上街頭抗議人大釋法。    (美聯社)

 

周一(11月7日),全國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對梁頌恒和游蕙禎使用這個詞進行了譴責;基本法相當於香港的小憲法。「對於侮辱國家和民族,我在這個地方要特別進行聲討,」李飛在北京對記者稱,「我希望香港廣大民眾不要忘記中華民族受到日本侵略者殘害的慘痛歷史,特別是日本侵略者侵佔香港也犯下了滔滔罪行​。」

 

楊凱里教授稱,在過去20年裡,隨著民族主義的興起,也部分由於國家出錢修建的紀念這場戰爭的紀念館、博物館、展覽和紀錄片激增,中國人對「二戰」的公眾記憶風起雲湧。

 


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香港《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  (美聯社)

 

如果「支那」這個詞可能被視為對中國人的貶損,那麼那兩位香港政治人士為什麼要在自己的誓言中使用這個詞?

 

魯樂漢教授稱,那兩位政治人士似乎是想把中國政府目前對香港的控制與日本在20世紀對中國的侵略進行諷刺性比較。他說,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言論是在通常旨在表明服從中國政府的宣誓儀式上發表的。

 

「所有這些具有歷史意義的東西都很有趣,但在一定程度上,」他說,「他們這樣做是想表明,他們拒絕以被要求的方式去服從。」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7日上午做出香港《基本法》104條關於宣誓就職的解釋。 (美聯社)

 

但是,這兩位宣誓人的批評者也包括推動香港政治體制民主改革的香港人士。這怎麼解釋?

 

梁頌恒在立法會宣誓後表示,他把中國發音成「支那」是因為他的香港口音。但是,香港科技大學(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社會科學教授成名(Ming Sing)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有些香港人認為那種解釋是「道德上的虛偽」,因為梁之前曾抨擊主張民主的議員不願挑戰中國政府。

 

「人們認為,他是在掩蓋自己的真實意圖,」成名教授說。

 

成名教授稱,很多香港人也認為,這兩名政治人士在宣誓儀式上的言論給中國政府提供了一個重新解釋《基本法》的藉口。《基本法》是1997年英國把香港還給中國之前通過談判達成。他說,他們擔心《基本法》或許會被「有可能破壞香港的法治和政治自由的方式」進行解釋。

 

By Mike Ives © 2016 The New York Times

(本文由美國《紐約時報》授權《上報》刊出,請勿任意轉載)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世界帶到你眼前!】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