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shot

張善政「桃青基金」不是空談!提升在地產業發展、增加年輕人留鄉就業機會

  • 2022-11-21
  • 文字:林冠伶
  • 攝影:沈粲家

許多年輕人嚮往在台北工作,但在台北的消費物價越來越高,加上房租不斷調漲,讓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生活倍感艱辛,背負著高額的支出、卡債,想存錢都困難,對於想創業的年輕人來說更是難上加難。

 

國民黨桃園市長候選人張善政希望將桃園打造成年輕人的創業天堂,提出設立「桃青基金」,期望達成資金友善、資源友善、社群友善、數位友善,讓年輕人的創業夢想能夠實現。

 

「桃北北基1280月票」支持通勤年輕人

 

根據桃園市民政局的最新統計數字,45歲以下的桃園市民為934,844人,青年人口占桃園市人口數的41%,桃園當之無愧是六都最年輕的城市。桃園是距離台北最近的城市,並有空港、鐵路、公路客運以及興建中的捷運,對嚮往台北生活的年輕人來說,便利的交通能快速抵達台北,在桃園生活也是一個好選擇。

 

張善政實際到許多地方去了解市民的需要,「雙北都有1280,為何桃園沒有?」為了解決車費昂貴等負擔,張善政認為這樣的現況必須被改變,並提出「桃北北基『1280月票』方案」,涵括台鐵、客運與機捷,全方位照顧跨境的通勤族。張善政表示,「民進黨跟進推出1200月票的政見,但是民進黨已經執政 8 年,為何不做卻在選前說?民進黨不做的,我認為我可以做的到!」他強調,

「日後無論中央、無論交通部願不願意補助桃園,我都一定做到,絕不會跳票」

 

吸引青年回鄉!升級在地產業、創造新興就業機會 

 

除了讓往台北工作的勞工市民們能省下通勤費用外,若能讓這些勞工市民回到桃園來工作,不僅省下通勤費,也能縮短通勤時間,增加與家人相處的時間。

 

過去,桃園是工業大市,但偏向是傳統的工業,容易製造汙染,透過政府輔導、產業升級,汙染可以減少,桃園會變得更宜居。

 

張善政分享,「我參觀過一家桃園的傳統PVC板工廠,PVC板可以說是非常傳統的產業,但是在引進大數據、工業3.0以後,透過新技術、提升良率,讓產業的利潤提升,進而勞工的薪水也提升,這就是產業升級的威力。」

 

張善政出身科技界,擔任科技部部長時,在與矽谷華人圈的會談中與其中優秀的台灣人談到,「『台灣在矽谷有非常嚴重的人才斷層』,他們這樣告訴我,可能是因為疫情或是台灣赴美國留學的人越來越少,導致台灣的年輕人在矽谷的新創圈人數明顯減少。『我們手上有很多人脈、資源,想交給後輩,可是卻沒有人』,這是他們的焦慮,從那以後我就一直把這個問題放在心上。」

 

因此,提出「亞洲新矽谷」計劃,效法加州史丹佛科技園區,透過引進科技產業,建立桃園的產業廊帶,「有別於被民進黨的『亞洲矽谷』只是蓋出一棟大樓,我希望可以運用桃園非常豐沛的腹地,串連大園、蘆竹、龜山、觀音、新屋和楊梅這6區,吸引年輕人回鄉就業,也讓桃園的城鄉差距減少、人口更平均、發展更健全。」同樣的在觀光旅遊等產業,也有一系列作法。

 

並引進年輕人有興趣投入的科技新創產業,讓國際級企業落地桃園,創造高薪高品質的在地就業機會。張善政期望,「政策不只是給青年一個在地發展的未來,更是一個讓桃園產業可以脫胎換骨的機會。」

 

政見不是空談 透過「桃青基金」給予最實際的資源

 

新世代青年踏入社會充滿熱血、懷抱創業夢想,張善政提出青年創業的「五個友善」,希望可以讓青年的努力被看見,青年的創意被實現。設立「桃青基金」,希望引進創投作法幫助青創團隊,以直接投資而非只是補助的方式,讓政府做你的合夥人。甚至,未來要以走向世界打國際盃為目標,鼓勵青年提出社會問題的解方、鼓勵青年創業。

 

其中,「項目友善」要優先支持青年關心、投入的領域,如永續發展、電競、設計、科技、文創等。張善政表示,「找到優秀的團隊,用我過去在矽谷的人脈,幫助他們解軌國際、推動台灣青創力走向世界,是我的使命。」

 

張善政提出「桃青基金」後,立即與在桃園的年輕創業家面談、溝通,他們投入數位行銷、KOL媒合、資產管理與共享空間,運用數位化工具與思維開創許多新服務、新市場,對此政見給予正面的肯定。

 

對於選民質疑「桃青基金」政見是否為選舉空談?張善政表示,「青創產業非常注重人際網絡,通常是前輩帶著後輩,給予產業資訊、專業建議甚至是資金的幫助,我想,首先接觸這些桃園青創界的重要人士,應該能夠讓越來越多的年輕創業家知道我們的政策。」

 

其他深度專題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