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貶值!中國大學畢業生起薪砍30% 青年寧可在家「躺平」

蔡佳玲 2024年01月22日 13:00:00
中國經濟不景氣,大學畢業生難找工作。(資料照片/美聯社)

中國經濟不景氣,大學畢業生難找工作。(資料照片/美聯社)

在蓋牌半年後,中國日前終於首度掀牌,公布成功「優化」後的青年失業率已從去年6月的21.3%,降至14.9%,引發廣泛質疑。有中國高階經理人對美國媒體坦言,青年高失業率的因素之一包括大學學歷貶值嚴重,名牌大學畢業生起薪少3成,導致許多人不願去工作。另傳出有些學校竟要求學生「找到工作才能畢業」,以降低失業率。

 

美國之音報導,去年8月,中國青年失業率達到創紀錄的21.3%後,官方以「勞動力調查統計需要進一步健全優化」為由,暫停公布相關數據。時隔半年,中國國家統計總局17日恢復公布青年失業率,在「優化統計」剔除6200萬名在校生後,青年失業率從2023年上半年的20%區間,下降至14.9%,引發中國網友質疑當局在「優化數據」。

 

報導指出,在中國整體經濟疲軟的前提下,年輕人不僅工作難找,就算找得到工作,也普遍面臨薪資縮水、學歷貶值的困境,讓不少年輕人乾脆在家「躺平」。

 

吳姓高階經理人表示,「中國青年失業率高,有一種情況不是真的找不到工作,而是你的工作失去性價比。」他指出,新冠疫情後,中國經濟疲軟,導致薪資縮水,連大學學歷也在貶值,傳統名校如中國官方排名前段班的「985院校」或「211工程」重點學校學生,找工作或許不成問題,但起薪已至少砍了三成,從疫情前的每月上萬元人民幣,縮水到僅約6、7千人民幣(約2.6萬至3萬元台幣)。

 

 

 

 

而最離譜的是,許多已經畢業的年輕人在面試時未攜帶畢業證書,詢問之下才知道是學校不願核發,因為校方說「找到工作才算畢業」。換言之,「沒找到工作就不算畢業」,當然也就不會被算進失業人口中。

 

一名任教於東南部沿海城市的李姓大學教師指出,在求職困難、薪資又不理想的情況下,約兩成左右家境優渥的畢業生直接選擇「躺平」,這些年輕人「就在家裡給父母養、三餐在家吃,整天可能打電動,然後比較上進一點的會說,準備考研,就是對未來沒有任何規劃。」

 

值得關注的是,自行創業、擔任網路叫車司機或送外賣等工作,過去被視為是失業者可選擇的「退路」,但現在就連這條退路也出現人多堵塞的窘境。中國全國職工數據顯示,去年3月,自營「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達8400萬人,但不少網路最新評論預估,餐飲、外帶跟叫車平台司機總數應有1億人上下,導致他們的勞動價值持續縮水。有司機抱怨,以前開車月收入可達1.5萬元人民幣以上,但隨著太多年輕人湧入加劇競爭,現在收入大降至只剩7000元人民幣左右。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