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國家船模實驗室」可發揮台灣的造船特色

守護自由的老鷹 2024年05月20日 07:00:00
「國家船模實驗室新建工程」將可解決台灣新式船艦在國外測試時的生產期程及資安外洩問題。(圖片取自總統府網站)

「國家船模實驗室新建工程」將可解決台灣新式船艦在國外測試時的生產期程及資安外洩問題。(圖片取自總統府網站)

台灣就是個海權國家,加強造船能量,研發更新型的艦艇,這才符合台灣的地理,並發揮台灣的造船特色,加上海洋洋流交會,這裡是絕佳的研發艦艇與造船的好地點,這次執政黨的眼光真的選對了。

 

蔡英文總統在開工典禮上說,台灣是海洋國家,擁有豐富海洋資源與文化,但容我補充一下,要保護這國家,就要有更堅強的海軍實力,配合推動國艦國造,提升海洋能量及強化海洋實力,也防止一些野心國家的入侵,以符合國家生存、安全與發展所需。

 

在高雄市茄萣區興達港旁的工地,「國家船模實驗室新建工程」開始開工動土。預計國家船模實驗室在2027年啟用,可解決台灣新式船艦,在國外協助測試時產生的生產期程及資安外洩問題,可將最關鍵的船艦試驗工作留在台灣,宣告國艦國造決心。

 

不止國艦國造,近來因為中國跟韓國造船掘起,搶下不少國際造船訂單,台船,中信,龍德等造船廠都面臨失單壓力,跟生存危機,這明明就等於國安危機,我們的馬前總統不聞不問,甚至沒有在任內推動任何海軍造艦計劃,甚至讓有些造艦案胎死腹中,

 

雖然我們度過了那八年,但後續的海軍新船如何接替,戰力如何補強,目前台灣海軍的戰力已經輸給中國海軍一個世代,如果沒有蔡總統的積極國艦國造,潛艦國造,台灣造船業不但到光,到時我們的海軍如何保養維修,如何維持戰力,更別提造新艦補充海軍新血

 

造船是一種國際產業,軍事上他是特定產業,全世界面積百分之七十是海洋,而海底的資源我人類只探索到百分之五,要克服外太空,人類也要克服內太空人類對海洋的探索,真的要持續的探索下去,更多的基礎科學技術才會出來面世,包涵潛艦的技術在全世界來說,不止是軍事等級也是科學與基礎研發的必備科技實力,面對台灣具備洋流與島鏈交會的最佳實驗地點,在這裡造船,跟通過耐用測試的船,絕對會比其他國家更好,

 

台灣海軍下,一直設有海洋大氣局,跟我們有點熟悉的海洋海軍研究船達觀號,與其他國科會的研究船,他們其實都跟海軍有合作關係,只是屬於研究性質,因為長期以來,我們的海軍海洋大氣局除了研究海文資料,還有搜集海水深層鹽分與海流分佈,一直提供給海軍做航行依據,包涵潛艦的潛航參考,所以曾經台灣海峽叫黑水溝,洋流複雜,颱風又多,海難又多,現在越來越少,為何?

 

現在我們海軍有常失事嗎?沒有

 

惟有的四艘潛艦有出事嗎?沒有

 

我們的船老,但我們保養的很好,也保護的很好。現在國家船模實驗室新建工程,等完工之後,對於海軍及國內造船廠開發新船,甚至一直苦惱的雙船體船耐波性問題,都可以在這實驗室,做好實驗,再上造船廠,解決造船造艦,構型,適航性,耐波性,省油提高航速的種種問題,這是台灣造船業與海軍的一大助力,也為未來的造船業打下基礎研究的基石,讓我們期待這基石與技術接合,再創台灣新海軍與新造船業的中興。

 

※作者為業餘作家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