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智者視角:研究歷史的人 註定會看著所有人重蹈覆轍

彭定康(Chris Patten) 2022年02月04日 07:00:00


 

彭定康

●香港最後一任總督

 

我最喜歡的動畫之一是一位看上去像教授的年長男子與一位比他年輕很多的人交談,可能是一名學生。「那些不研究歷史的人」,老人說,「註定要重蹈覆轍。」 接著他又補充道,「而研究歷史的人,註定會無奈地看著所有人重蹈覆轍。」

 

像許多笑話一樣,這個笑話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有一個真理的內涵。但我仍然認為,最好還是要試圖找出過去真的發生了什麼,即使這樣做會讓人不舒服。一個體面的、開放的社會永遠不應害怕探索昨天如何幫助造就今天,以及我們如何利用這些經驗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當然,這可能讓歷史充斥著清洗和暴動的主題。這就是為何威權國家想要強加自己虛構的、政治上便利的敘事。但是,重視自由的開放民主的社會也需要對自己的歷史保持勇敢和誠實。

 

例如,英國涉及愛爾蘭的歷史包含了不少可恥的事情。我父親的家族來自 19 世紀英國統治下愛爾蘭的馬鈴薯饑荒移民。至少有一百萬人死於這場饑荒,多達200萬人離開愛爾蘭以拯救他們和家人的生命。

 

1921 年北愛爾蘭的建立——一個旨在收買強硬的新教激進分子的劃區結構——誕生了一個 在50 多年的時間裡踐踏天主教少數群體公民權利的國家。威斯敏斯特的議會議員,主要是保守黨,經常譴責其他國家的權利侵犯和壓迫,包括美國南部的種族隔離和剝奪公民權。但他們對北愛爾蘭發生的事情視而不見,《星期日泰晤士報》曾將愛爾蘭稱為「約翰布林(John Bull)的政治貧民窟」。

 

所有這一切解釋了為什麼最終為北愛帶來和平的 1998 年耶穌受難日協議(Good Friday Agreement)是英國和愛爾蘭政治生活中具有歷史意義的突破。這也突出了保護該協定免受首相強森和右翼保守黨近乎不經意對其構成的威脅的重要性。他們正試圖向歐盟施壓,稱他們將背棄他們向愛爾蘭共和國和北愛爾蘭承諾的關於英國脫歐協議中議定的貿易和邊境安排。

 

我們還必須誠實地看待我們歷史的其他方面。我並不是要鼓勵英國進行一場無政府主義的文化革命,摧毀任何可以想到與該國歷史上最鐵證如山的部分有關的一切跡象。但我認為,我們應該歡迎加深公眾對奴隸貿易與糖業和棉花工業之間關係,以及大西洋經濟和政治文化發展的理解的嘗試。

 

畢竟,正如《紐約時報》前記者弗倫奇(Howard W. French)在他近著《生而黑》(Born in Blackness)中以強大的知識力(intellectual force)且令人信服地論證的那樣,英國是爭奪非洲人的最大參與者之一,並且不僅僅是非洲人。弗倫奇的書提出了在英國鮮有人聽聞的觀點。

 

在這個問題和其他問題上,我們需要嚴肅、成熟和知情的辯論,而不是喊喊口號。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歷史只是一場道德英雄和道德勝利的遊行。

 

儘管如此,言論自由一方面與無政治宣傳的教育之間存在密切關係,另一方面與歷史的誠實也存在密切關係。俄羅斯總統普京政府最近關閉了人權組織紀念國際(Memorial International),其從 1989 年開始揭露大量史達林時代的死亡和失蹤故事。這是在試圖進一步減少今天批評和異議的可能性。還有一支線上影片據稱顯示了普京在黑海海濱的豪華私人宮殿,因為太多俄羅斯人將普京的生活與自己的生活相比較而在網路上全部被刪除。

 

同樣,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政權將目標對準所謂的歷史虛無主義時,它攻擊的是一切與中國共產黨官方版本的歷史相矛盾的東西。其目的是掩蓋任何關於中共過去殘暴行為的爭論。

 

毛澤東瘋狂的大躍進所導致的饑荒死了多少人?1989年天安門廣場及其周邊有多少人被殺?新疆有多少人被關押?有多少穆斯林婦女被強姦並強制墮胎和絕育?

 

中共領導層認為,提出這些問題是不夠愛國。但是,為什麼要熱愛習近平的獨裁統治,才能表達對一個擁有歷史漫長、輝煌又燦爛的國家的熱愛呢?

 

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生活在香港的人——他們來自逃離共產主義暴行的家庭——不能接受愛國就必須愛黨。天安門廣場發生的事情他們記憶猶新。中共無法通過拆除香港的「恥辱柱」雕塑等受害者紀念物,或起訴那些每年7月4日參加紀念死難者燭光守夜活動的人,而將這一事件從歷史中抹去。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無法通過編造過去來控制現在和未來。香港居民的記憶和對體面和自由的根本性決心決定了他們必定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到了那時,他們將能夠為所有中國人提供偉大的文化和政治服務,提醒他們在共產主義時期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種前景應該會鼓勵世界各地的自由民主和開放社會的支持者。回顧過去,真相有時會讓人痛苦,但誠實是最好的策略。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張育軒)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Power of Historical Honesty》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

上報 Up Media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