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女力視角:全球21位女性領導者 制定公衞政策度過疫情危機

 

瑟利夫(Ellen Johnson Sirleaf)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賴比瑞亞前總統
●伊琳·強森·瑟利夫婦女與發展總統中心創辦人

 

貝斯特(Lilian Best)
●賴比瑞亞中央銀行金融市場開發部主管
●IFC-Milken研究所資本市場項目成員

 

1911 年以來,世界各地花了數天、數月甚至數十年(如非洲)來慶祝婦女的成就,推動解決新的和持續存在的挑戰。但過去兩年來,COVID-19疫情放大了女性的困境,突顯出今年國際婦女節主題 「打破偏見」的緊迫性。

 

我們、全世界的女性,有責任履行這一職責。我們必須依靠自身的聰明才智,轉移注意力,刷新全球話語權,開創女性領導力的新時代。

 

毫無疑問,女性首當其衝承受這場新冠大流行的代價。許多人被迫躲避一個沉默的敵人,而現在我們知道,這個敵人的殺傷力不如她們最親近的人。許多婦女是聯合國婦女署所謂「影子疫情」的受害者,婦女在本應遠離生物災難避風港遭至毆打、性侵、侮辱和心理創傷。

 

這一時期最驚人的統計數據之一是沒有遭受或目睹家庭暴力的女性人數:十分之一。你沒看錯:在賴比瑞亞,只有十分之一的受訪者通報沒有目睹性或性別暴力,只有十分之二的人說在新冠疫情封鎖期間沒有經歷過性或性別暴力。

 

教育跟感受到性、性別暴力之間存在明顯的負相關。教育程度較低的人群通常更容易受到傷害,因為他們往往缺乏經濟和政治能力,很少能接觸到可以檢測和解決風險的衛生系統。這些婦女既獨自受苦,也集體遭難,隔著窗戶和牆壁傾聽彼此的哭聲。

 

儘管我們面臨結構性劣勢,但婦女已經迎難而上。在政府中,我們迅速制定了不受歡迎但無疑是有效的措施來遏制新冠病毒的傳播。紐西蘭總理阿爾登是眾多展現智慧和拯救生命決心的女性領導人之一。從衣索比亞、德國、斯洛伐克、丹麥、納米比亞到芬蘭,全球21位在疫情爆發時擔任國家元首和政府領袖的女性不讓鬚眉,以透明和正直的態度領導抗疫,採取有效的公衛政策。

 

衛生系統也受益於女性的領導。賴比瑞亞總務署署長布羅(Mary Broh)表現出不可動搖的堅韌,建立了基於網路的追蹤工具來盤點新冠病例、治療、疫苗接種和供給,並在首都蒙羅維亞全市範圍內開展清掃運動迎接國家兩百週年慶典。

 

賴比瑞亞婦女打破教條和傳統拯救生命,跨越歷史悠久的制度與當下需要之間的鴻溝。當其他人只關注疫情大流行時,女性領導人主動在新冠護理站建立母嬰中心,大幅降低嬰兒死亡率。她們還爭取宗教界的支持,建立檢測中心,擴大疫情控制點網絡。

 

在整個疫情大流行期間,女性打破了一個神話,即基於同情和建立共識的戰略是軟弱和無效的。女性領導人表現出對當下需求的適應力和敏感性,女性領導者利用這些品質建構凝聚力,支持拯救生命的行為。女性領導人沒有被不利於我們的雙重標準所擊敗,而是保持謙虛、勤奮與分工合作。但最重要的是,她們始終如一而且果斷。

 

此外,我們一直從經驗中學習,以準確評估我們所處的社會和政治領域,從而更策略性地處理我們的條件。除了提高我們對流行病、地方病、新冠和流感之間的認識之外,我們還更關注性和性別暴力。

 

這個問題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地方病——從蜜月到醫院的周期性禍害。我們現在應該像對待病毒一樣對待它。這意味著隔離肇事者並將他們繩之以法,建立發現和處理案件的系統,並與社區合作以阻止傳播。我們必須制定包括男性和男孩在內的治療和預防措施,促進持久的文化轉變。

 

疫情後的路還很長。 駕馭它需要女性的毅力和戰略敏銳度。 我們必須瞄準和改革那些讓女性陷入困境的司法和社會制度,我們必須利用在政治和經濟上賦權的女性可以有龐大的力量來對抗暴力。 我們必須在立法機構和政府辦公室中大量增加女性,形成可以改變正義、和平、安全和健康的典範轉移。

 

打破偏見可能不會導致國內環境立即改變, 但隨著越來越多女性在各層面和各部門發揮領導作用,我們將逐步增加集體獲得教育、就業、以及幫助女性擺脫暴力的機會。

 

如果你是閱讀本文的女性,我們要求你考慮追求公共領導角色,就從你自己的社區開始。 我們賦予你膽量,我們相信你。你可以贏得世界。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 How Women Can Break the Bia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