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夥伴視角:中俄關係即便惡化 兩大強權也不可能逼死對方

史諾(Philip Snow ) 2023年05月06日 07:00:00

 

史諾(Philip Snow )
●作家、深耕中俄關係史
●著有《The Fall of Hong Kong: Britain, China, and the Japanese Occupation》、《China and Russia: Four Centuries of Conflict and Concord》等書

 

等待時機

 

之後多年對峙期間,毛澤東的繼任者鄧小平對克里姆林宮依舊沒有好臉色看,但不同於毛澤東,鄧小平為中國現代化尋求「和平的國際環境」,1979年他授權與克宮就各種「懸而未決的問題」進行新一輪協商,然而很快就觸礁,新華社報導指出,「蘇聯似乎仍把自己當成中國人的導師,有權教他們如何思考、生活、選擇道路」。

 

3年後,中蘇雙方似乎都有意和解,但鄧小平堅持蘇聯得先剷除「三大障礙」:支持越南占領柬埔寨、在阿富汗駐軍,以及中蘇邊境集結軍隊。兩國緊張關係也因此持續至1980年代後期,直到戈巴契夫政府對鄧小平的條件讓步。

 

隨著戈巴契夫1989年5月訪問北京,新平衡似乎終於來臨,國與國以及黨與黨的關係據信基於確切平等而恢復,然而化解宿怨卻沒有說的那麼容易,鄧小平宣布「結束過去,開啟未來」時,仍無法拋開沙皇併吞中國領土以及蘇聯搶走外蒙古的歷史包袱,雙方意識形態差距持續惡化。

 

此外,戈巴契夫訪中正值天安門廣場大規模學生示威,許多人稱他是自由改革的象徵,不過他卻遭到鄧小平私下罵「白癡」,因為他嘗試經濟改革並未施加政治限制,顯然不受到歡迎。到了11月,中國總理李鵬示警說,國與國關係雖然已正常化,黨與黨的關係還沒。

 

如我們所知,一年後中共內部文件將戈巴契夫形容為「社會主義運動的叛徒」,1991年8月蘇聯強硬派政變前以及政變期間,中國代表都曾與蘇聯強硬派接觸。戈巴契夫在1991年12月辭職。

 

有利益的朋友

 

隨著蘇聯解體,俄中又有機會建立新平衡,如履薄冰一年後,勢必要跨出拋棄舊有意識形態衝突的一步。兩國紛爭基本上雖然都出於民族主義,但他們對馬克思主義有著共同信仰,因此雙方的爭執,都不脫家人間的拌嘴。

 

俄國新總統葉爾欽1992年底首次訪問北京時,特意昭告「意識形態障礙」已去除,此後數年雙方新關係緩步謹慎發展,從「友好國家」(1992年)到「建設性夥伴關係」(1994年),再到「戰略夥伴關係」(1996年)以及「全面戰略夥伴關係」(2016年)。

 

到此時,這種新結盟持續的時間,已是70年前中蘇「蜜月期」的3倍之久。由此可見,雙方結盟的目的不在於重大變革,而是極度保守,旨在捍衛首次在1648年《西發里亞和約》中闡明的原則,包括國境神聖不可侵犯,以及各國政府有權在境內為所欲為不受外界干預。

 

俄中都亟欲對抗西方世界弘揚的觀點,即領導人若虐待人民,將對更高級的全球機構負責。為了尋求「多極」世界來取代美國主導的「單極」世界,這兩個盟國不斷打造自己的中亞國家集團,以及包括金磚國家、巴西、印度和南非的南方世界(Global South)。

 

近年來中俄似乎對其新建立結盟的永續性越來越有把握,例如中國前外交部副部長傅瑩2015年12月在《外交事務》期刊上撰文說,這種夥伴關係「複雜、牢固且根深蒂固」,「絕非策略婚姻」。5年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電給他「最要好的朋友與同事」普丁說,兩國關係不會被任何人破壞,「禁得起各種國際危機」。

 

普丁在喬治亞(2008年)、克里米亞(2014年)及烏克蘭其他地區(2022年)展開軍事行動時,中國的態度刻意地模稜兩可,即便這些舉動顯然與其常宣稱的國境不可侵犯立場背道而馳。實務上這代表拒絕支持普丁的行動,同時以模糊口吻呼籲對話,並試圖把俄國入侵歸咎於北約擴張。當然,中國大舉購買俄國石油及天然氣,協助克宮避免西方制裁的全面影響。

 

至少就目前而言,俄中領導人似乎已讓兩國關係脫離蘇聯晚期的敵對狀態,達到「無比新高」,但長遠看來,中國實力與全球影響力提升可能讓這種新平衡再度失衡。中國的經濟及科技已遙遙領先俄國,估計中國的GDP如今是俄國10倍。中國曾向蘇聯提供食品和原物料換取機械,現在它向俄國出口精密電子設備換取能源,對俄國工業產品的興趣正在消退。

 

中國的軍武採購據信至少到1990年代扮演著維持俄國軍工業的重要角色,不過到了2000年代,兩國間的軍火貿易進入了「戰略暫停」,一直到普丁入侵烏克蘭時,變成俄國向中國採購軍事設備,項目涵蓋地對空飛彈、裝甲車和補給車,以及軍用無人偵察機。

 

龍爭虎鬥

 

有段時間俄國人對這種整體趨勢有自己一套哲理,葉爾欽自稱對「靠中國肩膀」與西方世界打交道樂在其中,不過許多觀察家懷疑俄國樂於充當崛起中國的「資源附屬物」還能多久。

 

此外,雙方共同的地緣政治範圍也潛伏著其他緊張局勢。1991年起,前蘇聯統治的中亞開始受到中國影響,是18世紀中葉以來首次,起初俄中在分工上和樂融融,俄國維持傳統上的政治及軍事優勢,中國專注於經濟擴張。

 

然而2016年中國被發現在塔吉克駐軍約3000人,訓練塔國部隊,中方表示這是為了監控並防止伊斯蘭極端主義從阿富汗經由塔吉克進入新疆,但駐軍時未諮詢或提醒俄國,據信讓克宮許多人感到「大事不妙」。

 

學到教訓

 

回顧幾世紀的中俄關係就能窺得概論,第一,中俄關係要蓬勃發展,至少需要表面平衡,一方在軍事和經濟上領先越多,雙方關係就受到越多壓力。

 

第二,擁有共同敵人多少會有幫助,例如昔日的日本和今日的美國,若這個敵人不再與雙方為敵,結盟關係肯定會減弱。但即便中俄關係惡化,這兩大強權也不太可能逼死對方(無論西方世界有些人多希望出現這種結果),誠如前蘇聯某位駐北京外交官所觀察,中俄從未打過大戰,兩國雖數度瀕臨開戰,但每每都意識到危險而讓步。

 

最後,西方對於中俄文化不相容的論述顯然是一廂情願,多年來兩國人民證明有意願也能互相欣賞彼此的文學藝術,就算政治歧見難以避免,雙方仍努力建立許多商業夥伴關係與私人情誼。共享歐亞大陸是身不由己,不過中俄做到了,即便雙方鮮少站在平等的立足點。(系列三之三)

 

(翻譯:鄭可妮,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China and Russia's Long Dance》,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