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挺巴視角:拒絕面對社會絕望情緒 導向恐慌地鎮壓抗議

齊澤克(Slavoj Žižek) 2024年05月22日 07:00:00

 

齊澤克(Slavoj Žižek)
●歐洲高等學院哲學教授
●倫敦大學伯貝克人文學院國際主任

 

現在是瘋狂的時刻。大規模的天災亂象,例如杜拜反覆降下暴雨,越南水庫過熱導致魚群大量暴斃,似乎跟我們的政治和社會環境過熱如出一轍。

 

在這種時刻,重點是要保持冷靜,並且盡可能近距離客觀而冷靜地分析種種怪異現象。如今,怪異現象中的翹楚,莫過於因以色列回擊哈瑪斯去年10月恐攻而轟炸、入侵加薩所引發的抗議活動。

 

我們應該承認某些穆斯林發出了政治化言論,例如最近德國漢堡示威的穆斯林口中高呼「解決方案就是哈里發國 (Caliphate,指伊斯蘭政教合一國家)」。 我們也應該承認,儘管抗議者中有大量猶太人,但其中至少也有些是真正的反猶太分子(正如以色列人當中也有一些種族滅絕狂人)。

 

儘管許多評論家指出如今親巴勒斯坦示威活動與1968年反越戰學潮的相似之處,但義大利哲學家貝拉迪(Franco Berardi)指出一個重要區別。至少在言辭上,1968年抗議者明確認同反帝國主義的越共立場,以及更廣泛、積極的社會主義計劃,而今日抗議者卻鮮少認同哈瑪斯,而是「認同絕望情緒」。

 

正如貝拉迪所說:「絕望是一種心理和文化特徵,可以解釋年輕人對巴勒斯坦人的廣泛認同。我認為,今日大多數青年學子都自覺或不自覺地預期生活條件只會越來越差、氣候變遷不可逆轉、戰爭長期延續,以及正在許多地緣政治熱點上演的衝突恐釀出核戰的危險逼近。

 

我們很難對現況提出更好的解釋。當局駭人聽聞地鎮壓抗議活動,正好支持貝拉迪的假設。嚴厲鎮壓並不是出於擔心抗議活動會引發新政治浪潮;相反的,這是出於恐慌,當局徒勞地拒絕面對社會中瀰漫的絕望情緒。

 

這種恐慌跡象比比皆是,我只舉兩個例子。首先,上個月底,12名美國參議員致函國際刑事法院,威脅該法院若膽敢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發出逮捕令,將遭到制裁。

 

儘管嚴格來說,這是共和黨所為,但民主黨的拜登政府也施壓國際刑事法院,要求勿起訴以色列官員在加薩犯下戰爭罪。這類威脅無異於標誌著全球共同價值的消亡。儘管國際刑事法院的理想總是有些虛偽(例如美國就拒絕加入),但各國政府至少在精神上都給予支持。

 

近期另一個例子也是殊途同歸。5月4日,法國(遵守德國頒布的簽證禁令)拒絕英籍巴勒斯坦外科醫生阿布西塔 (Ghassan Abu-Sitta) 入境,他原計劃在法國參議院作證,描述自己治療加薩戰爭受害者時的所見所聞。當此等粗暴的審查、邊緣化行徑發生在我們眼前,要說民主制度正在分崩離析也毫不誇張。

 

大家都知道加薩的局勢是不可接受的,但卻有大量精力投入,以拖延干預這場危機所需的措施。

 

打破僵局的一種方法,是以公眾力量支持學生的抗議活動。正如美國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在4月28日所說,「納坦雅胡的右翼、極端主義和種族主義政府的所做所為,在現代戰爭史上前所未見……現在,我們正在擔心加薩可能發生大規模飢荒。當你做出上述指控,並不是反猶太言論,而是現實。」

 

10月7日襲擊事件發生後,以色列凸顯哈瑪斯行徑的赤裸現實。以色列當局稱,影像畫面足以說明一切,兇手記錄下殘酷的殺戮和性侵,大家有目共睹,不需要複雜的情境脈絡才能理解。

 

難道我們現在不能把同樣的話,套用在加薩巴勒斯坦人的遭遇上嗎?讓畫面來說話。隨著以色列飛彈和無人機攻擊,持續將建築物化為廢墟、瓦礫堆,然後是灰燼,臨時帳篷中擠滿飢餓的人們,孩童慢慢死去。

 

這讓我想起伊格納季耶夫(Michael Ignatieff,當時是記者)在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時所寫的:「對我來說,關鍵問題是對伊拉克人民而言,最好的結果是什麼?對於伊拉克2600萬人口而言,最可能改善人權的什麼?我最受不了的是,反對(戰爭)觀點從來與伊拉克無關,而是對美國實力的公投。」

 

同樣觀點卻不適用於今日的反戰示威。如今主要驅動力不是對巴勒斯坦、以色列或美國實力的公投,而只是迫切請求停止殺害加薩的巴勒斯坦人。

 

那麼,拜登政府(除了在今年選票上以流行天后泰勒絲取代副總統賀錦麗之外)應該怎麼做?首先,美國可以加入全球倡議,承認巴勒斯坦是國家。巴勒斯坦建國絕非中東和平的障礙,而是以巴進行任何認真談判的先決條件。相反的,拒絕(或永無止盡地拖延)承認,將不可避免地導向宿命論結局,即戰爭是唯一選擇。

 

這聽起來或許有些奇怪,但我們正在目睹美國失去霸權的負面影響(同樣的例子還包括美國從敘利亞北部和阿富汗撤軍)。在理想情況下,美國要做的只是從海上入侵加薩、重建和平秩序,並提供民眾人道援助即可。但這就別奢望美國了。至於錯失良機、未能為美好志業而部署剩餘的帝國力量,這一點美國永遠不會教人失望。

 

(翻譯:吳巧曦,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Protests of Despair》,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