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科技視角:機器人搶走許多飯碗  這個世界值得期待嗎

史吉戴斯基(Robert Skidelsky) 2017年12月30日 07:00:00

史吉戴斯基

●英國上議院議員

●英國華威大學政治經濟系榮譽教授

●英國國家學術院歷史與經濟成員

 

減輕機器人焦慮已經成為當前產業辯論的主要焦點。一般認為,越多工作自動化,越少的人有工作–這樣的看法絕非愚蠢。最顯著的例子是自動駕駛汽車。如果汽車自己駕駛,司機、計程車司機等職業會怎麼樣?

 

2030年30%的工作將自動化

 

經濟理論告訴我們,這是杞人憂天。給工人配屬機器能增加他們每小時的產出。然後便是不可避免的選擇:工資不變,工作減少,或工作時間不變,工資增加。隨著現有商品價格的下降,消費者將有更多的錢用於買更多商品或不同的東西。無論如何,都沒有理由認為會出現人類工作機會的損失—或發生除了生活標準改善之外的任何情況。

 

歷史經驗亦然。過去200年來,生產率穩步提升,特別西方國家。西方人因此有更多的閒暇、更高的收入。1870年以來,富裕國家的工作時間減少一半,而真實人均收入上升5倍。

 

有多少現有人類工作機會真的因為機器人而「面臨風險」?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一份重磅報告,當前全球經濟中,大約50%的人類工作活動時間理論上都可以自動化,但照目前的趨勢,到2030年最多實現30%的自動化,主要的影響因素是採用新技術的速度。

 

報告中點預測是:德國24%;日本26%;美國23%;中國16%;印度9%;墨西哥13%。到2030年,有4億到8億個人需要尋找新工作,其中一些工作現在還不知道在哪裡。

 

恐懼人類工作將被機器人搶走

 

工作機會流失速率和此前時代相比並不離譜。今天的自動化之所以如此可怕,一個原因是未來在過去更為不可知:我們缺乏資料做出預警。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當前的自動化前景預示著,對許多此前被認為專屬於人類的工作機會,未來也極有可能被機器人取代。

 

經濟學家一直相信,以前的工作革命潮會形成一個勞動市場的新供需平衡。在這個平衡點上,就業和收入都會比以前更高。但如果機器人真的能夠取代人類(replace humans)—不僅僅是讓人失去工作機會—那麼在人類本身變過多前,很難看到平衡點。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報告認為不會出現如此悲觀的情況。在長期,經濟能夠作出調整,為所有想要的人提供滿意的工作。「作為一個整體的社會,機器可以從事常規、危險或骯髒的工作,並有望讓我們更加充分地運用人類固有才能,享受更多閒暇。」

 

已開發國家2030年將充分就業

 

這和商業經濟學的看法一樣好。但其論點存在一些重大缺陷。

 

第一個問題是從人力經濟轉型至自動化經濟的時間和規模。對此,我們無法從以往找到具參考依據的,因為過去技術變遷速度較慢,這代表工作機會取代能跟得上工作機會的變換。

 

不過,當前工作的變化—即干擾—速度要快的多,因為技術的發明和擴散都比以前更迅速。麥肯錫提到,所有的假想情況下,已開發國家於2030年將實現充分就業,失業率拉高、工資下滑都可能在轉型調整階段中見到,適應速度將是轉型階段的關鍵。

 

這讓決策者面臨一個困境。新技術引入得越快,被取代的就業機會就越多,但其收益憧憬實現得也越迅速。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GI)的報告認為,不應該限制自動化的規模和速度,否則將削弱這些技術給商業活力,以及經濟成長做出的貢獻。

 

根據這一輕重緩急的順序,主要政策回應手段便自動浮出了水面:以馬歇爾計畫的規模大量投資於教育和勞動力訓練,以確保人們獲得關鍵技能的培訓,從而能夠應對這一轉型。

 

與機器競賽的世界值得期待?

 

報告還提到,需要確保工資與生產率提高掛鉤,所有人才會共享繁榮。但這忽視了一個事實:近期生產率增加,基本上,只讓極少數群體受益。因此,對於如何讓所有人有效達到經濟學家承諾的工作、閒暇間選擇的問題,很少有人關注。

 

最後,報告全文貫穿著一個假設,即自動化不僅值得可求,並且不可逆轉。一旦我們學會如何(以更低的成本)更有效率地做事,便不可能回到效率更低的做事方式。剩下的唯一的問題是,人類如何最好地適應更高的效率標準。

 

從哲學層面看,這令人困惑,因為這結合了更有效地做事、好好地做事。它混合了技術問題和道德問題。對於新技術給予我們的新世界,有可能、也有必要問一問:這是個好世界嗎?

 

一個註定人類要與機器競賽生產更多數量的消費品世界,真的是值得期待的嗎?如果我們無望控制這個世界,人類還有什麼價值?這些問題,麥肯錫的報告都沒有回答,但不該不被公開討論。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Racing the Machine,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