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從李眉蓁、林智堅到吳淡如的「迴聲室效應」

楊承勳 2023年02月16日 00:00:00
網路時代,當某人只接觸到他們現有信念和價值觀的觀點時,迴聲室效應就會發生。(圖片取自pixabay)

網路時代,當某人只接觸到他們現有信念和價值觀的觀點時,迴聲室效應就會發生。(圖片取自pixabay)

你敢承認自己的錯誤嗎?如果敢,我猜你應該不是一名政客。

 

從李眉蓁、林智堅的碩士論文爭議,到近期吳淡如的AI繪圖風波。公眾人物在犯錯後極力否認錯誤、模糊焦點、甚至公然歪曲事實來提油救火早已是台灣人司空見慣的老戲碼。然而,傳統媒體常將這類行為歸咎於公眾人物本身的私德,若真是如此,這是否意味著台灣的社會環境容易使那些道德低下的人功成名就?

 

答案是否定的。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心理學教授達切爾·凱爾特納 (Dacher Keltner) 在長達20年的實驗與研究中發現:被賦予強大權力的人會表現出近似創傷性腦損傷的病徵:「變得更衝動、風險意識降低,而且更不善於從『他者』的角度看待事物。」由此點出問題,當人們獲得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力,使他們達到那個地位的能力與道德就會開始頹敗。凱爾特納稱之為權力的悖論 (Paradox of Power)。

 

加拿大麥馬斯特大學的神經科學家蘇克文德·歐比(Sukvinder Obhi) 再次以實驗證明,權力會帶來大腦損傷,且與受試者的私德無關。實驗中,被賦予群眾影響力的受試者會逐漸失去「鏡像思考」的能力,只能以第一人稱的角度思考,連極其簡單的問題(將字母E鏡像書寫方便他人閱讀)都無法做到。即使他們最終意識到自身的錯誤並試圖修正,大腦也會感到相當窒礙難行。令人感到訝異的是,開篇提到的三位大德也許曾都擁有非常良好的品行,甚至比我們大多數人都更好。

 

「如果權力是一種處方藥,它會帶來一長串已知的副作用。」 ──傑利·尤希姆 (Jerry Useem) 《大西洋月刊》特約撰稿人

 

不過話又說回來,酸民處處有、公審不嫌多。但為何這些滔天的反對聲無法戳破公眾人物的七彩泡泡,好把他們從權力的美夢中拉出來呢?這可能與該公眾人物周遭「群眾」有關,好比那些總愛在名人留言區阿諛奉承的應聲蟲大軍。

 

迴聲室效應(Echo Chamber Effect) 是指某個觀點透過志同道合的群體來源而無限加強和放大的現象。以迴聲室來比喻社交圈,人們時常只接觸與自己相似的想法和觀點,以致於他們的信念不太可能受到相反觀點的挑戰。白話點說,就是活在同溫層。

 

當某人只接觸到他們現有信念和價值觀的觀點時,迴聲室效應就會發生。尤其在網路的龐大信息級聯之下(Information cascade) ,公眾人物猶如古代帝王將相,受到萬千粉絲的追捧與奉承,這會賦予他們一種絕對的權利感和自負感。名人開始相信他們比其他人優越,值得被特殊對待。這也導致他們與異議者隔絕(封鎖與輿論戰),因為他們只敢與同溫層的人相處,從而形成一個自我強化的資訊循環。

 

然而,迴聲室的形成也不能完全歸咎於公眾人物的傲慢,抑或是應聲蟲的矯情。深究其原因,是因為資訊時代的人們很難從繁複的工作與遊戲的聲光效果中找到人生的意義,從而造成所謂的異化 (Alienation),即生活與目的兩者的剝離。雖然有些抽象,但獲得「認同感」成為了許多現代人的終級理想,單看抖音在全球的盛行就可略知一二。抱腿、取暖、誇獎、受到肯定成為大眾嚮往的樂園而非實現其他偉大成就的墊腳石。

 

反之,向酸民認輸的公眾人物就像在叢林廝殺中敗下陣的老虎,同溫層外的批評對名人來說宛如一把鋒利的鐵鏟,隨時要將他們短暫且可悲的一生葬入虛無。

 

仔細觀察,那些將民眾的理性建議解釋為抹黑造謠、隨時隨地都想訴諸法律、卻永遠告輸市井小民的政客是不是隨處可見呢。是因為他們天性惡劣嗎?是他們缺乏品德教育嗎?還是因為他們智商先天不足?其實都不是。

 

只因權力會造成腦損傷。

 

※作者為雪梨大學政治經濟系學生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