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白宮談話。(湯森路透)
當我們積極忙於生活時,或者當我們企畫並管理各種實際事務時,我們就是在解決現實(reality)(這所謂現實的一部分是我們自己創造的,但大部分不是)。我們努力的結果—以及那些結果對我們而言的價值—至少有一部分要看我們正在處理的「實際對象與事件」的特性。不僅要看那些實際對象和事件的模樣、瞭解它們多符合我們的利益,同時,有鑑於它們的因果關係,結果也要看它們怎麼回應我們的作為。
真實若擁有工具價值,那麼理由就是因為捕捉並傳達了這些現實的本質。真實會有實際效用,是因為我們行動時必須處理實際對象和事件,而真實就包含了(也因包含而能提供) 針對實際對象與事件之特性(特別是包括因果力和因果可能性)所做的準確紀錄。
我們得擁有足夠的相關資訊,才能抱著對成功的合理期待來充滿自信地行動。我們需要充分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需要知道沿途可能會浮現什麼難題和轉機。「充分瞭解」在此指的是,充分瞭解那些與我們眼前的計畫和考量有重大關聯的事實—也就是現實。換句話說, 是指「盡可能知道關於那些現實的真實,好讓我們睿智地做出規畫並達成目標」。
當我們領略了這些真實—即認清了它們是真實的時候—我們也就因此領會到,目前對我們而言特別重大的世界那些面向實際上長什麼樣子。這讓我們能夠評估自己真正擁有什麼機會,評估自己面對的是怎樣的危機和風險,並評估什麼才是我們該有的合理期望。換句話說,它讓我們得以(至少在某種程度以內)知道解決辦法。
在此,適切的事實是「它們是什麼」,無關乎我們相信它們的什麼,也無關乎我們希望它們是什麼。的確,這就是事實性,也就是「為真」的本質和關鍵特質:「現實的特性」就是其本身,因此而來的「這種特性的真實」也是其本身,都獨立於我們意志所為任何直接或立即的控制。我們光靠進行評價或者欲望衝動都不能改動事實,也不能影響事實的真相。
我們瞭解真實的程度,讓我們處在行為會被現實本身的特質以權威方式引導的位置上。事實—現實的真正性質—是「探究」一事最終且無可爭辯的源頭。事實支配並支持一個最終決定性的解答,並反駁所有不確定性和懷疑。
當我年紀還小時,(在我的感覺中)許多大人強迫我接受亂七八糟一大堆不合理的概念與信仰,常常使我備感壓迫。就記憶所及,我自己對於真實的專心致志,起於一種令人感到自由的信念:一旦領會了真實,我就不會再因任何人(包括我自己)的猜測、預感或期待而錯亂煩擾。
若我們能夠領會我們所需知道的真實,我們便可以針對我們所希望發生的結果,以及各種行動進程可能導致的結果,發展出合情合理的判斷。這是因為我們那時多少已能察覺自己在處理什麼,也因為我們知道,當我們遵循了這條或那條行動路線時,涉及其中的對象和事件將會怎麼回應我們的行動。
在世界的某些地方,我們會因此能比較放鬆自在地任意行動。我們知道什麼是我們環境中的重要成分,知道去哪裡找到它們,而且我們可以自由地調動位置而不會撞上東西。在世界的那個區域裡,我們可以開始—可以說是—像在自己家裡一樣自在。
不用說,我們發現自己的這個「家」,可能不是個非常吸引人的場所。地面上可能到處都是恐怖的圈套和陷阱,它要我們去面對的現實可能既危險又醜陋。我們實在無法全然自信地面對等待我們的這一切,反而會對自己能否成功度過這一切感到信心全無,甚至沒信心能活過這一切。
有些人會勸告我們,可能會有非常恐怖的現實,或者太令人沮喪洩氣的現實,我們最好什麼都別知道。然而在我的判斷中,去面對我們要處理的事實,一定比維持無知狀態來得有利。畢竟,蒙上眼不看現實一點也不會降低事實的危險和威脅;而且,如果我們可以逼自己直視事物,就保證更有機會能成功解決現實存在的災禍。
我相信,這不僅適用於外部世界的現實,也同樣適用於我們內在的真實傾向與性格。我們需要認清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什麼最能徹底讓自己滿意,以及怎樣的焦慮最會頑強阻擋我們表達自我。要達到自知之明的境界無疑相當困難,而關於「我們是什麼」的真相也必定會讓我們感到痛苦。然而,在我們成功經營自身生命的努力中,準備好面對自身的煩擾現況,可能會是比「僅僅充分瞭解我們在外部世界正面臨什麼」還要更關鍵的資產。
沒有真實,我們要不對事物毫無看法,要不就有著錯誤的看法。不論前者後者,我們都不知道自己處在哪種情況。不論是周遭世界還是自己身上,我們都不曉得發生了什麼事。就算我們對這些問題有什麼相關的信念,那也都會是錯的;而假的信念自然無助於我們有效處理問題。
或許在短時間內,我們可能會幸福地無知或欣然地受騙,在那樣的情況下,儘管周圍仍然有那一切的困難在危及我們安全,我們還能暫時避開特別煩亂或困擾的處境。然而到了最後,我們的無知和假信念只會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
當然,無知和錯誤的問題在於它將我們拋棄在黑暗中。缺少了我們需要的真實,能夠引領我們的,就只剩下我們無用的疑心或幻想, 還有別人沒完沒了又不可靠的意見。因此,當我們計畫行動時,我們頂多只能拮据地使用各種資訊匱乏的猜想,然後害怕地指望結果是好的。我們不知自己身在何處。我們在盲目飛行。我們只能在極度不確定中前行,一路瞎子摸象。
這種不動腦的瞎摸或許可以管用一陣子。然而,最終它不可免地會讓我們一路跌撞到麻煩裡去。我們瞭解得不夠多,就無法避開或跨越我們必然要面對的障礙和危險。的確,我們注定會對它們渾然不覺,等發現時已經太遲。當然,屆時我們只能靠著承認自己已經落敗, 來知曉它們的存在。
作者簡介
哈里.法蘭克福 (Harry G. Frankfurt)
美國哲學家,普林斯頓大學道德哲學榮譽教授。著作包括《愛的理由》、《必要性,意志和愛》以及《我們關心什麼至關重要》。住在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法蘭克福2005年撰寫了一本小書《放屁》(On Bullshit),意外成為暢銷書。正如書名所示,該書關注屁話為何在我們的文化中如此盛行且頑強持久,並認為屁話比說謊對於文明生活更有傷害,因為講屁話的人只「試圖用他們所說的話來操縱與他們交談的人的觀點與態度」,只要能說服人,根本不在意所言真假。作者接續上本書未完成的部分,寫下《論真實》,同樣言簡意賅,探討為什麼在乎真假如此重要。
譯者簡介
唐澄暐
政治大學新聞系、台南藝術大學紀錄所畢業。曾任《台灣立報》國際版版主及編譯。喜愛怪獸及幻想作品,目前同時從事翻譯及怪獸小說寫作。譯有《世界觀:現代年輕人必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五十億年的孤寂》、《地球之後》、《數字公民:如何打造你的識數世界觀,輕鬆成為現代公民!》等書。
本文節錄自《論真實》第四章(英文版本於2006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