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妨試著體貼那個拋車棄子跑去逛超市的媽媽

Yuming 2020年11月24日 00:02:00
體貼那些因為教養孩子而身心俱疲的父母,甚至自營店家塑造更友善母嬰的環境,就是所有人對這個面臨少子化危機的國家,能夠盡的基本心力。(湯森路透)

體貼那些因為教養孩子而身心俱疲的父母,甚至自營店家塑造更友善母嬰的環境,就是所有人對這個面臨少子化危機的國家,能夠盡的基本心力。(湯森路透)

近日有則新聞報導,一位媽媽因為嬰兒車無法帶進超市,因此將嬰兒連人帶車放在超市門口,火速採買離開超市時,看到有民眾主動幫忙照看。這本是件溫馨的生活小事,但當新聞露出後,就有社會局發言指出可能觸法,乃至各種社會輿論開始指責這位「拋車棄子」跑去逛超市的媽媽,「溫馨小事」因此變成了「社會事件」。

 

在英國和北歐的多個城市,我看到過很多類似的狀況。

 

可能是冬天,下午五點左右,一群上完課的大學生或研究生,走進校門旁的酒吧,準備用啤酒洗盡一身疲憊、澆灌乾枯的身心時,放眼望去,整間酒吧可能已經客滿。但看到的,通常不是早一步翹課的學生,或嗜酒成性,從早餐時間一邊搭配難吃的黑布丁,一邊就在喝黑啤酒,一路坐到下午五點的中年男子。

 

而是一大群的家庭主婦。

 

她們有人喝香檳、有人喝紅白酒,也有人在喝帶著佛手柑驅蟲香氣的伯爵茶,好不自在的圍著圓桌閒話家常。通常主婦們的標配,除了採買完成而鼓脹的購物袋外,就是一台台巨型的歐系嬰兒車。

 

有育兒經驗或相關工具知識的人就知道,相較於台灣流行的輕盈窄小易攜型日系嬰兒車,只有這種歐系巨輪車種,才能應付歐洲顛簸不平的中世紀路面。但酒吧門通常是窄小的、酒吧內的桌距通常是擁擠的。所以車子通常也只能停在酒吧門口。(注意:封城一定要關酒吧,不然酒酣耳熱時,喝下去的就是口水混著酒水)

 

所以,當我們這種萬惡的吸煙人士,走出酒吧「奪取天地日月精華」時,最常看到的風景就是,酒吧大門在中間,門的右邊,擠滿了冬日婆娑相互取暖的菸友,正在張嘴寒暄或是互噴白煙;門的左邊,則掛著禁止吸菸的牌子,牌子下方,是一排停車場般整齊的嬰兒車。

 

然後,裡面不是空的,是睡著一個個防寒衣物包緊緊的嬰兒。

 

先不要急著指責旁邊的二手菸或是同樣「拋車棄子」跑去喝酒的媽媽們。因為廣義北歐文化圈裡普遍相信,為了讓小朋友能更快適應寒冷的天氣,也讓小朋友在尚未正式進入同儕團體前,能夠有更多社會化經驗,那排酒吧門外左手邊的娃娃車,各種沉沉睡去的、眼珠轉轉的、臉頰通紅的娃娃,就是這些媽媽身體力行的成果。

 

當一個文明社會知道下一代的繁衍與人類的延續,不僅只是個人乃至各別家庭的責任,而是整個社群乃至國家的責任時,政府會在有限的稅收裡分配足夠的份額,從托嬰開始降低育兒的負擔;個人則會在媽媽們旋轉在柴米油鹽的艱辛與半夜哭嚎的嬰孩間時,體諒她們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時刻,擠在狹小的吸菸區,眼睛盯緊嬰兒車裡的娃娃們,生怕他們餓了、哭了或急著找媽媽。

 

或許這樣的例子對於現在東方小島上的我們過於遙遠。在一個「母豬教」橫行(形容女性為生育工具的母豬)的地方頌揚烏托邦,可能真的有點不切實際。但是,當整個社會認為「少子化」是國安問題、政府不停地寄出各種生育津貼、減稅與獎勵時,我們不妨想些個人的體貼,就能有所幫助的事情。

 

當很多人選擇不婚不生的時候,妳的子宮就是妳的子宮、你的選擇就是你的選擇。這是一個多元社會,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自由意志;但當有人鼓起勇氣,準備繁衍下一代,讓自己與孩子接受這個社會未知的萬千惡意時,在各種公眾場合照看嬰兒車裡的娃娃、忍耐哭鬧的孩子,體貼那些因為教養孩子而身心俱疲的父母,甚至自營店家塑造更友善母嬰的環境,就是所有人對這個面臨少子化危機的國家,能夠盡的基本心力。

 

※作者為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政治社會與國際研究學院博士候選人

 

關鍵字: 母豬教 教養 養育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