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屆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的國安團隊逐漸成形,未來美中及台美關係如何變化備受矚目。(湯森路透)
下一屆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的國安團隊逐漸成形,未來美中及台美關係如何變化備受矚目。美國維吉尼亞大學訪問教授林夏如(Syaru Shirley Lin)認為,拜登及其團隊在外交路線上側重多邊合作,尤其在他力倡的氣候變遷等全球性議題希望尋求與中國合作,對台美關係的經營可能轉向「少說話、少挑釁」,短期來看檯面上的台美關係進展可能「有些倒退」。
而目前在政治大學擔任「玉山學者」的國際關係學者何漢理(Harry Harding)認為,相對於川普時期的圍堵政策,拜登應該認為與中國的關係是高度競爭;至於美中合作,中國的「合作」通常是「照我說的做」,要想修復關係,中國需要採取更具體的行動,例如停止騷擾台海等。
何漢理與林夏如二人目前擔任政大社科院及創新學院訪問學者,近來先後在政大台灣研究中心及台北論壇就未來美中台關係發表看法。
針對美選之後的台美情勢,林夏如在政大台灣研究中心的演說中指出,過去幾任美國民主黨總統的台灣政策,例如卡特的中美關係正常化、柯林頓的對台三不、歐巴馬訪中等,導致台灣民眾對民主黨執政較不信任;但川普任內接連提高台美接觸層級、接連通過軍售,派出軍艦在週邊巡航等,直接而友善的政策贏得台灣民眾好感。
比起回顧過去民主黨的作為,林夏如認為,未來拜登政府的政策走向才是觀察重點,拜登一向主張國際多邊合作,甚至因此台灣應該努力推動與美國及相關國家的多邊經貿合作,例如加強新南向政策,及展開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洽商等。
而拜登主張的多邊合作路線,卻可能令近3年來快速突破的台美關係趨緩甚至倒退。林夏如在台北論壇的演說中提到,拜登在氣候變遷等全球性議題上主張與中國合作,與全力圍堵中國的川普政府相比,短期內台灣議題可能被忽視,在台美關係經營上採取「少說話、少挑釁」的作法,對台灣而言,檯面上的美台關係在短中期可能會「有些倒退」。
何漢理則認為,不同於川普政府的圍堵政策,拜登認為美中關係為高度競爭,美國已出現不少聲音,希望拜登政府能在美中競爭態勢中,有效強化美國的競爭力。
曾將近年美中關係定義為「冷戰2.0」的何漢理指出,觀察美中關係走向不僅要看拜登政策,重點更在於北京如何因應;儘管中國經常強調「合作」、「雙贏」,但中國的「合作」通常是「「照我說的做」之意,「雙贏」則是「中國要贏得比美國多」。
他認為,若要有效修復美中關係,甚至緩和台海緊張,中國首先要做的就是「停止傷害行為」,至少不要讓情勢更糟,才有可能走向下一步,例如停止派機艦騷擾台海或跨越中線,不再宣傳「一國兩制」適用於台灣等等。
林夏如更直言,隨著近年來中國日益強大,「戰狼外交」的作為,解釋新疆、香港政策的失敗藉口,以及相當失敗的大外宣,都使中國在國際間失去不同領域、不同世代政治人物,甚至不同背景利益團體的朋友。
相較於川普信任下屬的企業家風格,林夏如認為,身為外交專家的拜登,未來可能對外交政策事必躬親,甚至變成一名過度要求細節的領導者(micromanager);然而他延攬的外交團隊均是民主黨內的一時之選,未來如何與這些「聰明人」合作,也值得外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