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的確應該考慮接受在野黨主席的辯論挑戰,這代表她願意站到第一線面對民意的質疑與挑戰,也願意承擔政策成敗的責任。(攝影:蔣銀珊)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向蔡英文下「戰書」,要求辯論萊豬進口問題。蔡英文說,江啟臣是立法委員,她建議江先做他做立委的責任,到立法院去做想做的質詢。蔡英文給了一個軟釘子,她婉拒的背後理由可能有以下三點:
一、這是紊亂憲政體制的作秀,如果總統動輒跳到第一線,那將置閣揆於何地?
二、這是在野黨聚焦萊豬,設定議題。總統如果奉陪,不就幫在野黨炒高聲量?
三、江啟臣是弱勢黨主席,總統與他辯論,是上駟對中駟,甚至是下駟,就算辯贏他又何所得?
但我們必須說,以上三種想法都是錯的。
一、在野黨因為種種原因不願質詢蘇揆,這代表憲政體制已經出現僵局。總統出手,不是在紊亂體制,而是在為陷入僵局的體制解套。更何況,十年前在野的蔡英文就曾為ECFA問題向執政的馬英九叫陣,馬也從善如流,因而有一場「雙英辯論」;既有前例可循,何來破壞體制之說?
二、蔡英文在今年8月28日於總統府敞廳慎重其事地宣布將開放萊克多巴安豬肉進口時,當知道這本是她第二任期的重大執政挑戰;從現在開始到明年元月美國萊豬正式進口台灣,都將是全民關注的重大議題,毋須在野黨設定聚焦。
三、以國民黨現在的處境,任誰坐上黨主席職位都是個「弱勢黨主席」,此與江啟臣無關。更何況,江啟臣宣布要帶領國民黨支持者上街抗議萊豬進口,還一呼百諾,黨內並無人挑戰江的領導權威,他可以充分代表現階段的國民黨。
萊豬進口在台灣延宕了十數年,它不是一件科學問題,而是件極其複雜的政治議題;尤其近日公布的民調顯示仍有六成左右的台灣民眾反對進口,顯示反對意向的確相當堅實。在眾聲喧嘩的民主時代,作為一個政治工作者,千萬別以為「道理都已經說清楚了」,宣示政策後,只要開幾場記者會,做幾張梗圖,就是所謂的政治溝通。多數民眾並沒有時間、也沒有義務去瞭解政府政策,他們對萊豬的印象可能就停留在在野黨日前釋放在屠宰場裡不斷發抖癱腳的豬隻,他們也不理解本來禁止的為何現在要進口?對他們而言,所謂的台美BTA實在遠如天邊彩虹,卻不解為何市場上好吃的台灣豬腳變成美國豬腳?
面對這種政策與實際政情的落差,從政者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且坦然地溝通。政策講一次不夠就講兩次,兩次不夠就講三次,三次不夠就講四次、五次;行政院與衛福部的記者會講得不夠,就找政務官與執政黨立委議員到地方去宣講;總統在總統府、黨中央講得不夠,那就去找在野黨來講,不管是親自拜會或是政策辯論(對談),既然閣揆與在野黨立委因為要不要道歉的問題已經陷入僵局,總統代為致意或道歉又何妨?道歉會少一塊肉嗎?
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因為在野黨連續杯葛蘇貞昌12次的總質詢,已經造成700多件議案同時被擱置在立法院會裡,朝野關係糜爛至此,更遑論蔡英文往後三年任何重大政務的推動。民進黨政府盡可引經據典地指責這一切都來自於在野黨無理杯葛,但一般民眾而言,這又是朝野互相杯葛的戲碼,他們不在乎也不想瞭解箇中原因。只是,有權力的是民進黨,無法推動政務的也是民進黨,最後,多數的責任與後果也必須由民進黨承擔。
蔡英文應該考慮接受在野黨主席的辯論挑戰,這代表她身為總統,願意站到第一線面對民意的質疑與挑戰,也願意承擔政策成敗的責任。在台灣,總統的話語權與議題設定能力是無人可比的,她必須站出來領導民意,而不是被民意所領導。不回應在野黨的訴求不會淡化議題,反而可能被動地讓在野黨設定的抗爭牽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