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足文化提供)
這張圖的地點在上野的山上,時間是櫻花將要綻放時,一名男子「將漆黑的頭髮剪短,穿著絹織的二層小袖,套上斜子三紋羽織,搭配nomeri(請見〈蒙面女〉)的木屐與西式柺杖,並將呼吸器套在嘴上,看起來是一位抱病的人。」(雖然看起來很健康……)。各位讀者應該發現了,套在嘴上的黑色口罩便是「呼吸器」。
根據明治十三年十一月《東京繪入新聞》的廣告,這個「呼吸器」是東京日本橋馬喰町「平尾贊平」的店售商品。附上「レスピラートル」(resupiratoru)的標音,可能是來自歐美的進口品。這是什麼樣的東西呢?它宣稱對以下這些人是「一日也不可或缺的良器」:
①肺病
②咽喉疾病
③容易感冒的人
④氣喘
⑤痰咳
⑥寒冷時風雨無阻前往旅行的人
⑦在船內及各種工廠會吸入藥氣的人
⑦在沙塵中工作的人
根據《明治事物起原》的描述,明治十二年由日本橋本町的「いわし屋」(iwasi屋)販售這種「レスピラートル」(resupiratoru),另有以下的說明:「「レスピラートル」(呼吸器)已經問世很久了,它以金屬板、金線或木炭等製成,種類繁多。」看來相當專業。
另外,這篇〈保證無病〉其實是滋養劑「Health」全版廣告裡的單篇小說。
順帶一提,這張插畫裡戴著呼吸器的男子,其實出現在這個廣告的前一年,明治二十五年二月《大和新聞》的〈憂愁之笠〉第四十一回,插畫中有位同樣風格的男子。(可能是)「Health」的相關人士看到這張圖,強烈希望採用這個形象,而將他當作「呼吸器代言人」吧。雖然意涵有點不同,但他的某種個性受到青睞。這兩張圖都出自畫工水野年方之手。
一般來說,口罩應該是以「白色」為基調,但不知為何這個呼吸器看起來是黑色的(因為報紙是黑白的,所以無法確定實際的顏色)。然而,從明治十四年二月十三日《東京繪入新聞》的投書可以判斷,它確實是黑色的。投書的內容是一則很沒營養的笑話,內容如下:
「最近有些人用黑布蓋住口鼻在路上行走,那是為了什麼啊?」
「那個叫做呼吸器,據說走在路上時,一些不好的氣味和各種塵埃會隨著呼吸進入體內,這些東西很毒,於是購買在馬喰町賣小町水的平尾氏所發明的呼吸器,並將它戴在臉上行走。」
「夏天也會戴嗎?」
「當然啊!」
「別鬧了,天氣那麼熱,哪能戴上那種東西啊?」
「那還是得戴啊。」
「不對啦,夏天不會戴。」
這個討論沒完沒了,於是他們詢問檀那寺的和尚,結果他說:
「看來夏天也會使用,為什麼呢?前陣子我看到路人悄悄拿下呼吸器的臉……」
「結果呢?」
「發現他鼻子的拉門大開。」
這個對話的笑點好像只是那個人的鼻孔很大。
黑色具有某種難以捉摸、深不可測的「黑暗」意象,如「黑眼鏡」、「黑頭巾」等,另外也有「強大」的形象。
「怪傑黑頭巾」很強。雖然他是正派人物,但這裡的「黑」意味著「以毒攻毒」,征服「黑暗世界」的反派。
以下的例子是刊登於明治三十一年二月《大阪每日新聞》的〈假面力士〉,黑色假面力士是反派角色,對手緒方大藏在如鐵般的腿上穿著「黑色緊身褲」,也就是「黑」對「黑」。
當時已經有黑色假面的力士,真是令人驚訝。總之,那個時代如「黑帶」的象徵一樣,不是「黑」的就不強。
文字工作者、隨筆家、明治文化研究者、路上觀察學家。
1947年生於東京,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他從小學開始便已流露出調查迷的特質,大學時注意到水溝蓋,從日本為起點觀察全世界的水溝蓋,後來集結為《水溝蓋(日本篇)》、《水溝蓋(歐洲篇)》等書。
他是「路上觀察學會」的發起人之一,近年與「青年文京建築會」合作舉辦街頭散步和展示等活動。著有《走在義大利》、《走在法國》、《型錄.有點陳舊的生活雜貨》、《明治破銅爛鐵博覽會》、《騷動東京的動物們》等。此外,他與林節子一同負責一些著作的註解插畫,包括:筑摩書房的《明治的文學》(共二十五卷)、あすなろ書房的《希望小學時期就讀過的文學》(共六卷)、《希望中學時期就讀過的日本文學》(共十卷)、《希望中學時期就讀過的哲學》(共八卷)。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