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合作重點不在議題或選舉席次,而是彼此路線、價值及目標是否能呼應,否則也淪為空談。圖為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蔣銀珊攝)
藍白合作議題逐漸加溫,儘管柯文哲本人動作積極,加上部分藍營地方要角也樂觀其成,但國民黨內仍有不少雜音,包括質疑柯的政治立場搖擺、雙方互信不足等,恐無法在未來選戰上有談整合禮讓的空間。事實上,藍白之間能否合作,重點不在議題或選舉席次上頭,而是彼此的路線、價值及目標是否一致,否則在雙方各有政治算計下,再多的合作模式,最終仍將淪為一場空。
2014年台北市長選舉,以政治素人身分崛起的柯文哲,在民進黨禮讓下,成功打破藍營首都長達16年的不敗神話,寫下「在野大聯盟」的政治合作典範。但政治倏忽變幻,如今綠白之間早已撕破臉,彼此視如寇讎,自稱「墨綠」背景的柯P,甚至還因主張「兩岸一家親」而被打為是立場親中的「中共同路人」。
除了兩岸政治立場及主張不同外,綠白關係破裂的主要關鍵,更來自於柯文哲本應扮演「政治盟友」角色,卻屢出面公開批判蔡英文總統及民進黨政府,加上他快人快語的大砲性格,不僅在政壇易於得罪人,失言爭議也不斷發生,政治聲勢跟著跌落神壇。
為了更上層樓挑戰總統大位,柯文哲成立了「台灣民眾黨」,從此與民進黨分道揚鑣,並轉進向藍營示好,像是去年大選期間,柯與藍營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合力演出「桃園三結義」整合大戲,最終在郭柯王3人互信薄弱、各懷鬼胎下,宣告以破局收場,即使柯的民眾黨拿下5席立委,提前掌握2024大選「門票」,但柯的立場搖擺不定、缺乏可用政治人才,及高雄市長補選欲「練兵」試水溫,卻又提名不力遭遇嚴重挫敗,在在重挫柯的政治能量。
如今,著眼於2022地方選戰,柯陣營一方面擺出找好六都選將的態勢,另一方面又對國民黨諸如台北市長熱門人選的立委蔣萬安、議員羅智強及台中市長盧秀燕等人頻送秋波,「兩手策略」搞得部分藍營地方政壇要角,也開始跟進喊出「藍白合」之議。
對此,有國民黨內輔選人士直言,藍白之間不是不能合作,而是彼此間的互信基礎,實在仍有所不足。更何況,就政治現實面而言,或許縣市長層級還有合作的可能性,但議員部分藍營席次早就都呈現飽和狀態,「生吃都不夠了」,還遑論有禮讓的整合空間?「藍大白小,要談合作的話,那應該是誰來整合誰?」
不僅如此,還有藍營基層民代私下直言,柯文哲持續擴大偏藍的政治光譜,雖然像是反對開放萊豬進口、中天關台事件等,民眾黨和國民黨的態度及立場一致,但真正到了要提倒閣時,民眾黨又不願支持國民黨的主張,尤其日前「秋鬥」遊行,民眾黨也刻意和國民黨保持距離。若國民黨貿然淌「藍白合」的渾水,未來會不會賠了夫人又折兵,反倒遭柯侵蝕了藍營的選票結構。
「不能為了合作而合作,不能貪心柯文哲的票而被綁架!」該位藍營民代表示,將來藍白能不能合作,除了要「因地制宜」,視每個縣市的席次狀況不同而定外,更關鍵的是雙方的政策路線、兩岸立場、核心理念及拉下民進黨執政的目標,是否趨於一致?否則就算彼此硬著頭皮整合,最後恐仍因無真心誠意而重蹈「綠白合」覆轍,短多長空。
不過,也有黨務人士樂觀認為,國民黨歷經執政及在野,迄今仍屹立不墜,還是第2大政黨,只要國民黨先把自己壯大起來,再尋求更多政治盟友支持,並無不可,包括議題、選舉提名都有合作的可能性存在,如同柯文哲以前曾說過的「抵抗力強就不怕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