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級濱海戰鬥艦是一種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發的三千噸級戰艦,最高航速高達47節,卻僅需40名船員即可運作。(圖片取自洛克希德原廠網頁)
2020年七月份的《防衛新聞》(Defense News)報導指出,美國海軍將領已做出決定將在2021年3月底,將現役首批4艘濱海戰鬥艦(LCS)退役封存以節省經費,這4艘船分別是自由號(USS Freedom)、獨立號(USS Independence)、沃斯堡號(USS Fort Worth)和科羅納多號(USS Coronado),此舉無異是承認濱海戰鬥艦(LCS)計畫忙了20年也燒了3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兆元)終究是一場空。
上個世紀90年代設定為低價、快速、靈活容易建造的濱海戰艦完全無法符合現實需求,慘的是是到現在2020年12月份獨立級已有11艘下水服役,而自由級也有10艘下水服役,這批船未來何去何從將會是美軍非常頭痛的問題,因為美國海軍已宣布與義大利造船廠芬坎蒂尼(Fincantieri)簽訂約8億美元的合約,開始建造新一代首批10艘飛彈巡防艦FFG(X)的計畫,總價值約為55.8億美元。
更有報導指出海軍作戰司令部司令邁克爾·吉爾迪(Michael Gilday)上將與即將離任的海軍部長肯尼思·J·布雷思韋特(Kenneth J. Braithwaite)建議將10艘已經下水的「自由級」濱海戰鬥艦全部立即退役,而正在建造中的6艘同級艦「全部停工」不再續建,如此激進的建議並非空穴來風。
因為自由級首艦(LCS 1)甫服役便在2010年因設計缺陷導致海水倒灌,艦上的大型燃氣輪機因此燒毀,2016年自由級二號艦沃思堡號(LCS 3)因齒輪箱故障躺在新加坡港口當了6個月的碼頭王,2015年,自由級三號艦密爾瓦基號(LCS 5)才剛從馬林內特(Marinette)造船廠出發試航時,就故障失去動力慘被拖回母港待修,四號艦底特律號(LCS 7)於2020年齒輪故障後失去了所有動力,無法自行返回佛羅里達母港,五號艦小石城號(LCS 9)在2018亦因不明原因滯留蒙特利爾港整整4個月無法出任務,八號艦比林斯號(LCS-15)則是在2019動力控制系統失靈,直接在蒙特利爾港內撞船,真要找形容詞大概只能用罄竹難書來當註腳了。(下方影片說明:美國海軍的濱海戰鬥艦(LCS)計畫從55艘砍成35艘後,另擇定義大利造船廠芬坎蒂尼(Fincantieri)作為飛彈巡防艦FFG(X)承包商。)
令人驚訝的是,在2020年11月份的富比世雜誌(Forbes)竟然出現一篇專題文章,建議美國海軍或可將「自由級」濱海戰鬥艦輸出予亞洲的忠實盟友「台灣」,作者資深國防評論員克雷格(Craig Hooper)先是盛讚台灣擁有讓破銅爛鐵般的老舊船艦維持正常服役的超凡技能,非常適合接收「Taiwan, a nation that has already demonstrated real skill in keeping balky ships operational, might be another prime recipient for surplus Freedom class vessels.」,又表示美國若是真能甩掉這一批自由級濱海戰鬥艦,整個海軍都會為此歡呼不已,實在是個兩全其美的辦法,當然,美國如果願意將艦齡平均只有5年的戰艦輸出予台灣,在政治層面上意義非凡可謂空前,問題是台灣是否真的適合接收如此問題重重的檸檬船?實在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好問題。
※作者任職國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