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夷山觀中國》失落的武夷山閩越文化

岳瑞麒 2017年01月11日 09:00:00
閩越王城遺址。(攝影:岳瑞麒,後製:李明維)

閩越王城遺址。(攝影:岳瑞麒,後製:李明維)

(編按:《武夷山觀中國》專欄隔周推出,由目前服務於中國福建省武夷學院玉山健康管理學院的國際關係博士岳瑞麒執筆,他在當地記錄中國文化轉型的第一手觀察,供台灣讀者參考與反思。)

 

 

 

1999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摩洛哥召開的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宣布武夷山通過了「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之「複合遺產」的殊榮,此「複合遺產」除了著名的丹霞地形自然景觀之外,更重要的,該地區是閩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1958年在武夷山市興田鎮城村西南1公里所發掘的漢城遺址即是閩越文化的最佳證明,也是「複合世界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武夷山城村漢城遺址的發掘及相關古物的出土,以及武夷山九曲溪兩岸的峭壁上所發現的「架壑船棺」與「虹橋板」之懸棺葬等,開啟了揭謎閩越文化之大門。

 

武夷山城村漢城遺址。(攝影:岳瑞麒)

 

 

武夷山王城宮殿遺址。(攝影:岳瑞麒)

 

 

略知閩越文化一、二事

 

閩越文化是福建地區(簡稱閩)上古時代的居民創造的地方文化。福建當時的居民是閩越人,因此這個時期的文化亦稱為閩越文化。閩越文化是以閩越族人分佈範圍或活動區域為依託,主要以閩江流域為中心,擴及浙、粵、贛等地的部分地區。此文化意涵區分為廣義與狹義兩部分:

 

從廣義來說,是指自舊石器時代閩越族先民所創造的上古土著文化至漢唐時期閩越土著文化與中原漢族文化相互融合、互動產生的混合型文化,大致分為三大歷史時期:一是「前閩越文化」為閩越文化之萌芽階段,時間上包括舊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

 

二是「閩越文化」為閩越文化之形成與發展階段,時間上包括商周時期至閩越國亡;三是「後閩越文化」為閩越文化之與中原文化融合及其轉型階段,時間上包括漢代中葉以後至唐末。

 

而在狹義方面,是指在文獻中所記載的秦漢時期之閩越族文化。換言之,就是閩越國的文化。根據《史記》記載,秦統一後,廢閩越王為郡長,設閩中郡。而《漢書》中寫到,漢高祖五年(西元前202年),劉邦即帝位,念無諸有功,「復立無諸為閩越王,王閩中故地,都東冶」。

 

閩越王城宮廟遺址。(攝影:岳瑞麒)

 

因此,無諸就成為西漢王朝首封的閩越國國王。

 

由於,無諸與漢王朝的關係和睦,積極吸收中原先進文化技術,其中以冶鐵技術水準最為著稱。但是,因為閩越國國力不斷發展壯大、對外擴張,讓漢朝備受威脅,於西元前110年被漢武帝所滅,同年此地居民全部遷到江淮一帶,閩越王城從此結束了92年的建都史,淪為廢墟,即是現今位於武夷山城村漢代閩越王城遺址。

 

值得關注的是,在綿延兩千多年武夷山豐富的閩越歷史文化遺存中,我們發現了相當多有別於中原文化的風俗習慣,如「斷髮」、「紋身」、「拔齒」與「架壑船棺(即懸棺)」等,突顯出閩越族文化的獨特性。

   

 

閩越文化中風俗習慣的獨特性

 

(一)斷髮

 

斷發是閩越人對不斷生長的頭髮採取的剪裁處理行為,本來是平常事,卻在中原漢人的眼裡視為奇風異俗。中原人認為身體髮膚等受之於父母,不能毀傷,否則就是不孝,所以只能蓄髮而不敢剪斷。這是在儒家思想確立地位以後中原人才有的習俗,閩越國人顯然沒有受到這個影響。

 

(二)紋身

 

古代越族的紋身,是一種以龍蛇一類水族為圖騰的遺俗。上古時代各圖騰部落所屬的人們在成年時必舉行一種保證永遠不失信於圖騰的榮譽儀式,而紋身就是這個儀式中的一個程序。

 

中國學者羅香村《古代越族文化考》進一步指出:「古代越族之紋身,殆為一種以龍蛇一類水族為圖騰之遺俗。蓋太古各圖騰社會,其所屬民人,於成年時必舉行一種永遠失信於圖騰榮譽儀式,而紋身殆其儀式之一。」此道出了紋身起源的真諦。

 

 

另外,陶維英《越南古代史》指出:「最初,閩越人紋身,使自己與蛟龍相似,以求避免蚊龍的侵害。漸漸地,由於儘量將自己裝成像蛟龍的樣子,他們逐漸相信蛟龍就是自己的保護神,是自己的祖先,這樣就產生了圖騰觀念,承認蛟龍是自己的圖騰。」

 

從此紋身帶上了神秘的意味,人們沿襲這種習俗已不再是為了蒙蔽蚊龍,而主要是藉助這種圖騰威靈的保佑庇護。直到最後,圖騰的意義就漸漸地淡薄了,但紋身的習俗卻保留了下來。相類似的特殊風俗,如台灣原住民中的泰雅族、布農族、排灣族,以及魯凱族等對蛇的崇拜習俗仍然延續至今,尤其以排灣族與魯凱族為甚。

 

閩越族蛇圖騰。(攝影:岳瑞麒)

 

(三)拔齒

 

閩越拔齒的習俗在史書中皆有記載,但其真實性目前仍沒有一致的說法。如:《博物志》說:「既長,拔去上齒牙各一,以其身飾。」意思是說,閩越人把拔齒作為成年儀式中的一道程式。《黔書》說:「女子將嫁,必折其二齒,恐防害夫家也。」也就是說,閩越女子出嫁之前,必須拔掉兩顆牙(大約是犬齒),以免妨害夫家。

 

《雲南志略》則說:「男子十四、五,則左右擊青兩齒,然後婚娶。」這顯然屬於婚姻拔牙。《炎繳紀聞》又說:「父母之死,則子婦各折二齒投棺中,以贈水決。」父母死了,兒子兒媳必須各折兩顆牙放進棺中陪葬。上述說法如果都是正確的,則每個閩越國人要拔掉5~7顆牙齒。如此一來將嚴重影響進食、說話,似乎不可能,其真實性仍有待探尋。

 

(四)懸棺葬

 

武夷山懸棺葬同天葬、水葬一樣,是一種古老的喪葬形式,武夷山千年懸棺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時代,遠自我國商周時代便已出現。

 

葬址一般選擇在臨江面水的高崖絕壁上,棺木被放置在距離水面數十至數百米的天然或人工開鑿的洞穴中,有些則是直接放在懸空的木樁上面。但是古代人為何要將棺材懸置高山絕壁上呢?

 

 

目前,對古人實行懸棺也有數種解釋:一說是借音「高棺(官)」,以使子孫後代顯貴;一說是保護先人屍體,不讓人獸侵犯;另一說是實行懸棺的民族過著遊獵生活,隨山而居,沿山而葬。總之,有關懸棺歷史之謎仍有待揭開。

 

目前,在武夷山九曲溪兩岸的峭壁上,仍存有懸棺遺跡十餘處。如小藏峰、大藏峰、白雲岩、大王峰、觀音岩等處,迄今尚遺存有「架壑船棺」與「虹橋板」等古物是古先民喪葬遺存。

 

武夷山懸棺葬。(攝影:岳瑞麒)

 

所謂「架壑船棺」是古時候聚居在武夷山一帶古越族入葬俗的遺物,一種形制奇特的棺柩。船棺外形分兩類:一類為兩頭翹起如船形;一類方形其狀如盒,俗稱「函」。所謂「虹橋板」,也就是用來支架船棺或架設棧道的木板

 

1973年9月,在武夷山觀音岩崖洞取下船棺一具,稱「一號船棺」現存武夷山市博物館。經碳14測定,這具船棺已歷時3800多年。

 

1978年9月,在白雲岩取下另一具船棺,棺內屍骸上下蓋墊人字紋竹席,竹席下用木棒和竹片作「冊」字形墊托,頭部兩側填塞細棕,身穿大麻、苧麻、絲絹棉布衣。這具船棺距今逾3400年。兩具船棺的棺木都是用武夷山生長的楠木製成。

 

武夷山架壑船棺是現今中國境內發現年代最久遠的懸棺。部分考古學家認為武夷山是懸棺葬俗的發祥地,亦使該地成為研究先秦歷史和已消逝的古閩族文化的活歷史資料。

 

武夷山懸棺葬。(攝影:岳瑞麒)

 

 

後語

 

歲月的流逝帶走了閩越文明的輝煌,千年後,它們已經淹沒在歲月塵埃中,被人們遺忘。本文希望將介紹武夷山閩越文化作為起點,探尋中國更多被遺忘與塵封的歷史文明,挖掘文化中的奇風異俗,讓刻畫在人類歷史中的重要文明逐步植入於今日世人的記憶中,同時,讓世界上珍貴的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得到人們的關注和付諸行動的保護。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世界帶到你眼前!】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

 

下載「上報App」讀好新聞拿獎品,超多好康任你「拼」!點此下載 http://bit.ly/2iWnHb0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