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向愷專欄:RCEP只能為低階的區域經濟整合 不具發展遠景

林向愷 2020年12月13日 07:00:00
RCEP各會員國核心價值理念不會因RCEP運作而趨同,政經體制差異就不可能縮小,因此,RCEP只能視為低階的區域經濟整合,不具發展遠景。(湯森路透)

RCEP各會員國核心價值理念不會因RCEP運作而趨同,政經體制差異就不可能縮小,因此,RCEP只能視為低階的區域經濟整合,不具發展遠景。(湯森路透)

由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計有15個亞洲國家參與,涵蓋全球三分之一人口與產出,透過東協自由貿易協定亦納入日、韓、紐、澳等民主先進國家,中國成為亞洲經濟與外交主要力量。RCEP對台灣經濟的衝擊朝野看法分歧,官方認為受到衝擊的產業只有石化、鋼鐵以及紡織等少數產業且衝擊不大;中國國民黨則認為台灣不參加RCEP會被邊緣化,不利經濟發展,但又提不出有力數字,攻防之間顯示朝野仍停留在計算RCEP關稅調降對我國貿易的影響,忽略武漢肺炎疫情過後轉型的關鍵時刻,台灣需要何種改造﹖

 

RCEP屬於區域經濟整合的一種,透過協定形成一個可以進行國際經濟合作的架構,移除貿易與市場進入障礙,引進跨國政策協調整合機制,讓參與的經濟體更有效率的運作。世界貿易組織(WTO)正因會員國間經濟發展差距過大,政治體制與社會組織型態又大不相同,導致無法運作;遂有一些經濟發展差距不大與政治體制類似的國家,基於共同的價值理念,形成區域經濟整合,追求更公平的貿易。然而RCEP會員國間政經體制差異不比WTO小,未來RCEP能否順利運作,有待觀察。

 

RCEP結合中國軍事擴張與一帶一路

 

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毛額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09年金融海嘯後,美國失業問題及財政赤字惡化,給予中國崛起的機會。在日益複雜的國際政經環境下,中國亟需解決以下對外經貿問題:擴大並保障其海外投資版圖與利益;拓展中國商品的國際市場;建構符合中國利益的國際經濟合作架構,以保證中國企業生產所需的原物料供應無虞;發展自主技術,建立獨立的供應鏈。因此,中國主導的RCEP並非只是單純的推動多邊貿易自由化,而是結合軍事擴張與一帶一路,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全球化來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追求科技創新維持技術優勢,採取貿易保護政策發展進口替代產業,維持必要的經貿自主;另一方面,藉貿易自由化讓其他國家在關鍵商品貿易上繼續依賴中國,累積未來中國勒索的籌碼。

 

RCEP將美國排除在外,顯示中國欲藉RCEP形成一個能與美國抗衡的經濟霸權。從歷史發展來看,任何試圖建立經濟霸權的國家,除了要有足夠的軍事力量外,必須以核心價值理念,建構符合自身利益的國際經濟運作規則與秩序。舉例說,九O年代美國為建構後冷戰時期的單極世界秩序,除了推動全球民主化,又主張開發中國家應採取以下發展策略:預算平衡、避免財政赤字而增稅,推動民營化減少政府對公營事業補貼,解除政府管制,貿易自由化,資本國際化,開放外人投資以及確保私人財產權。上述政策指導原則即一般所稱的「華盛頓共識」,美國更透過國際貨幣基金(IMF)與世界銀行要求開發中國家一體適用。

 

看看澳洲的處境

 

相對於「華盛頓共識」,中國提出「北京共識」做為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策略的核心價值,包括:彈性、實用主義;尊重國家自主性,反對外國勢力以任何理由介入他國內政;兼顧所得分配與生活品質的發展目標。「北京共識」下,RCEP跨國政策協調機制,大概只能處理量化政策(quantitative policy)層面問題,例如:關稅以及貿易配額。中國推動經濟整合過程中,對於不按中國規則行事者或不符合中國利益的政策,不會放棄拿這些政策作為制裁的武器。舉例說,澳洲今年春天呼籲對武漢肺炎起源展開調查後,中國就對澳洲的煤炭、葡萄酒、麥類以及棉花等產品採取一連串報復措施,迫使澳洲屈服,根本無視於中澳同屬RCEP。

 

澳洲小麥出口遭中國管制。(湯森路透)

 

至於質化政策(qualitative policy) 層面,係指涉及經濟體系或會影響到經濟體系運作的政治體制或社會組織的改變,例如:建立新的稅制或政府補貼制度,允許工會參與勞資協商,成立或解散具有獨占力量的產業組織,以及財產權保障的改變等,由於違反「北京共識」中,國家自主原則而無法碰觸。RCEP各會員國核心價值理念不會因RCEP運作而趨同,政經體制差異就不可能縮小,因此,RCEP只能視為低階的區域經濟整合,不具發展遠景。

 

只要中國堅持「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當然不能參加RCEP,未來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方向應放在相互投資與科技共享,藉參與全球產業鏈重組達到經濟轉型的目標。更重要的是:歷經武漢肺炎疫情,主要國家均體認到關鍵技術以及經貿自主決定了國家生存與發展的能力。台灣仍過分依賴「出口導向」做為經濟成長的動力。既有產業比較利益消失後,政府應領頭發展原需由國外進口的機器設備與原物料在國內生產,技術成熟後,還可轉換成新的出口產業。忽略此種「進口替代」策略的重要性,極易造成後續經濟成長動能不足。不要忘了:七O年代台灣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在於「出口導向」與「進口替代」策略的交互使用。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前悠遊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關鍵字: RCEP 區域經濟整合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