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戰資訊通信系統強化聯合戰力

杜貞儀 2020年12月18日 00:00:00
由近期軍售案觀察,實已賦予國軍陸基水面、地面制壓能力,若要發揮聯合火力打擊最大作戰效益,則有賴指管通情系統整合。(圖為示意/資料照片)

由近期軍售案觀察,實已賦予國軍陸基水面、地面制壓能力,若要發揮聯合火力打擊最大作戰效益,則有賴指管通情系統整合。(圖為示意/資料照片)

美國防部安全合作局(Defense Security Cooperation Agency, DSCA)於台北時間12月8日表示「野戰資訊通信系統」(Fiel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System, FICS)對台軍售案已進行知會國會程序。本案為陸軍建案,預期將由資通電軍之資通支援大隊(即原各軍團資電群)接裝。從公開訊息研判,其為現役「戰術區域通信系統」(Improved Mobile Subscriber System,即「陸區」系統)之升級方案,構成作戰指揮中心至野戰部隊之機動通信骨幹,有利建立共同作戰圖像,強化聯合戰力,平時則可支援救災任務,以下就此進行分析。

 

全IP網路提升通訊效能

 

陸軍於1996年接裝之「陸區」系統,主合約商為美國通用動力公司(General Dynamic),由機動通訊車組構成,以此建構各作戰區野戰網路通聯,不僅曾於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赴災區支援,亦陸續進行升級。本次軍售案公告內容則包含154個通訊節點、24個通訊中繼、8套網管系統與相關設備、系統技術支援、人員培訓與後勤支援等。以無線資通訊技術發展趨勢而言,此「野戰資訊通信系統」核心架構應已推進至全IP網路(All-IP network),並擴大無線傳輸頻寬,整合語音、數據、圖像及視訊,以單一網路架構支援多重服務,同步傳遞,達成全數位化指管作業。

 

近年美陸軍積極進行戰術網路現代化,新通訊裝備規劃以縮短遠征佈署野戰開設時間為基本要求,精簡機動車組,單位內以更少裝備及人力達成同等甚至更佳的通信效能,不僅提高機動性,也降低後勤維保負擔,並配合進行軍士官專長轉型與編制調整。雖然此美陸軍戰術網路現代化方向,主要是基於遠征作戰情境,但在台海作戰場景下,為因應作戰形態快速轉變,亦有相近需求,故「野戰資訊通信系統」的設計、規劃與後續佈署,推測應秉持相似原則進行,以有效提高戰場通信存活率。

 

三軍整合強化聯合戰力

 

由近期軍售案觀察,包括已宣布之100座魚叉飛彈岸置防禦系統(HCDS)、11座「海馬斯」高機動砲兵火箭系統(HIMARS)等,已賦予國軍陸基水面、地面制壓能力,若要有效分配目標,發揮聯合火力打擊的最大作戰效益,則有賴指管通情系統整合。以獨立作戰為目標的聯合兵種營,亦需維持對區域內海空軍以及陸航等單位通信。不過頻譜資源有限,新設地面部隊、各項武器裝備籌獲所增加之通信需求,除凸顯建立全軍即時動態頻譜管理系統的必要性外,更重要的是互聯(interconnectivity)與互通(interoperability)。因此「野戰資訊通信系統」構成機動通信骨幹後,與其接續之作戰區下各級野戰部隊通信裝備,相同需求若能以三軍整合、結合建案方向進行,應能就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益,進而強化聯合戰力。

 

※作者為國防安全研究院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博士後研究。本文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