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煌雄:讓台北政經學院成為台灣最美的人文風景

黃煌雄 2020年12月22日 07:00:00
清華大學是國內唯一曾經培育三名諾貝爾獎得主的大學。(圖片由清華大學提供)

清華大學是國內唯一曾經培育三名諾貝爾獎得主的大學。(圖片由清華大學提供)

審議 TSE 的籌備階段,歷時大約兩個月;而審議階段,歷時大約三個月。

 

依 TSE 籌備會議的決議,2019年10月24日籌委會第5次會議之後,同日召開財團法人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捐助人會議,通過捐助章程,確認第一屆董事 名單:包括黃煌雄、林家宏、朱雲漢、單驥、曾志朗、黃榮村、吳清基、蔣偉寧、 廖英智,共9位;接著於同日召開財團法人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董事會籌備會議,推舉黃煌雄為基金會第一屆董事長,並經黃董事長提名,聘任前教育部次長陳德華為基金會執行長。當天連續三場的會議,都進行得很順利,其情形正如單驥教授在清晨2:57分發出的e-mail 所說:「十分感動」。我的感想,則如吳清基部長在電話中所說:「結果比預期還圓滿」。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董事會成立之後7天,即 2019年10月31日,以 TSEF 籌備處的名義正式向教育部遞件,申請設立基金會。半個月之後,即 2019 年 11月14日,教育部以台教社(三)字第 108060196 號函,同意許可設立。2019年11月21日,TSEF 向台北地方法院申請法人設立登記,2019年11月 29日,領取台北地方法院法人登記證書。

 

當 TSEF 向教育部申請設立基金會,而尚未獲得許可之前,TSEF 以籌備委會的名義,於2019年11月5日,依籌備會議的決議,正式發函給台灣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中央大學、陽明大學5位校長,敬邀參與籌備台北政經學 院。

 

其間,陽明大學校長和交通大學校長於 11 月上旬和中旬先後函覆 TSEF 表 示,「正在推動兩校合併之組織重大改革」,「盱衡全局與諸多考量下,誠摯推薦 由清華大學或中央大學申請籌設」。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也在 12 月致函 TSEF 籌備委員會表示:「清華大學是國內唯一曾經培育三名諾貝爾獎得主的大學。其核心教育理念,豐沛的學術能量以及不斷創新的校務發展傳統,足當肩負『台北政經學院』使命。」「中央研究院在人才培育與知識創新兩方面,與清華大學有長期的密切合作,盼未來推動『台北政經學院』發展,做更深遠的協力合作,成為國際一流的學術機構。」台大則由兩位副校長邀請陳德華執行長與朱雲漢院士見面,說明不參與籌設TSE的理由;清華大學的「台北政經學院構想書」於2019年12月25日收到;中央大學的「台北政經學院設院構想書」於2019年12月30日收到。

 

TSE設立最重要的流程之一,合作學校的審查會議,於2020年2月10日,在台大校友會館三樓舉行,清華與中央均由校長賀陳弘與周景揚親自帶領其團隊 (包括副校長、主秘、教務長、研發長、院長等)參與,清華有7人與會,中央有8人與會,態度均極為認真誠懇。上午由清華先出場,下午輪到中央,每場時間約兩小時。 參與的董事會成員對兩校簡報作了比較,蔣偉寧做了一個生動比喻:「清華重在見林,中央重在見樹」,比較理想的方案,應是「見林又能見樹」,所以幾位部長很快達成共識:由清華主辦、中央合辦。這個共識可說「水到渠成」,也是「圓滿結果」,事後,經連絡兩校校長,他們原則也都接受。幾位部長表示,TSE 的設立,至此可說已完成 90%。此一審查會議也決議:

 

(一)對於合作學校選定的共識:

 

1. 基金會全體董事對於二校所提的構想書及簡報內容,都給予高度的肯定。更感謝二位校長及所帶領的團隊對於本計畫的積極投入與支持。

 

2. 清華大學在院核心的校務治理及國際連結與聲望評價,中央大學在永續發展的學術成就與國際合作所具備的優勢基礎,都將有利台北政經學院的設立與發展。基於整合優勢條件之考量,台北政經學院之設立,決定採取部分合作的模式,由清華大學主辦,中央大學合辦。

 

3. 中央大學參與合辦的模式,可採分設研究中心或學程,亦可派代表參與「院務發展與規劃委員會」,但必須不影響以清華大學為主體的運作權責。基本原則由基金會先與清華大學溝通確認後,合辦的內容與細節再由清華大學與中央大學商討確認。

 

(二)附帶決議:

 

1. 訂於2月13日(星期四)上午 11:00 於本基金會會議室邀請清華大學就本次會議決議之後續執行(包含推動之時程)進行討論。

 

2. 「院務發展與規劃委員會」是本計畫推動的重要核心,負責審議學院興革事宜、年度預算、院長之遴選等,其組成由清華大學與基金會共同商定。

 

3. 為避免未來院務推動造成困擾,請清華大學研議不設院務會議的可能性。

 

4. 既以台北政經學院為名,應優先考量在台北市設立據點。請清華大學針對月涵堂的整建重新提出規劃,基金會全力協助促成。

 

5. 學校在師資員額的配合是原構想方案所設定的條件,請清華大學 對此提出具體之承諾。 6. 期望在一個月內與清華大學完成具體合作內容的協商後,……拜會教育部部長尋求支持。

 

確立

 

TSEF從合作學校的選定,到與合作學校正式簽約,歷時也大約三個月。

 

依2020年2月10日審查會「附帶決議」的要求,希望 TSEF 和清大能在 「一個月內」完成合作內容的協商;3天之後,即 2020年2月13日,雙方便開始第一次會商,到2020年3月19日,比預定的「一個月內」多6天,完成第 4 次會商。這 4 次會商涉及三大課題:

 

第一:TSE 未來組織運作

第二:TSE 未來經費需求

第三:TSE 未來空間規劃

 

由於 TSEF 在“call for proposal”時,曾在「構想方案」表明將提供 30 億基金 作為 TSE 永續經營之用;而 30 億基金每年孳息收益的一定比例(本來定為每年 1 億),也將提供 TSE 作經常運作之用。TSEF 這兩個保證,代表雙方合作辦學的新模式,目的是希望TSE一旦成立,可確保TSE在「財政、人事、行政」上的自主性與獨立性,並可確保 TSE 較能靈活地面對國際的競爭,這也是「校中院」、 「以院為核心」的基本精神所在。此一目標是 TSEF 與清大雙方所共同理解與追求的,儘管如此,由於此為我國高等教育史上一個先例,雙方免不了有一個磨合的過程。

 

單驥教授因為出國關係,未能參加2月10日的審查會,他回國後,我請他草擬重中之重的「合作設立台北政經學院合約書」,我們 3 人(包括執行長)在 2 月27日上午,就單教授草擬的「合約書」草案,進行廣泛討論,後來執行長有 事先行離開,我們兩人繼續逐條修正,文字修正好之後,再就「草案」結構略加調整,前後共費 4 個小時,歷經6次修改。

 

黃煌雄認為,讓 TSE 的誕生,在此疫情期間,能溫暖人心,也成為台灣最美的人文風景之一。(本報資料照片)

 

這份「合約書」草案,依「構想方案」的精神,規定得具體而詳盡,但3月5 日TSEF 與清大第2次會商,卻做了一個大調整,雙方同意:「合約書」應為原 則性、概括性規定,「計畫書」則應詳盡而具體。朱雲漢院士說:「依 TSEF 與清 大第2次會商共識,雙方合作以『合約書』為主,『計畫書』為輔;『合約書』係原則性、概括性規定;『計畫書』係詳盡而具體規定;兩者應配合,前後要一致, 理應由清大負責提出,並要有『對照表』方式,列出與『構想方案』、『構想書』 相同與不同及增減調整之處,供雙方審議,並經 TSEF 董事會通過。」黃榮村部長也說:「在商業界,『合約書』一般都是詳細而具體;但在學術界,『合約書』 通常是原則性、概括性;具體而詳盡的,則有附件『計畫書』。以清大與 TSEF 合 作案為例,應是『合約書』為主,附件才是『計畫書』;而在『計畫書』之內,如 須『對照表』,可附在『計畫書』之後。如此便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合約 書』(為主);第二層次為『計畫書』(附件);第三層次為『對照表』(附在『計 畫書』之內的『附表』)。」 由於經過這樣的溝通,雙方在3月12日的第3次會商,便以很快的速度,通過「財團法人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與國立清華大學合作設立台北政經學院合約書」(簡稱「合約書」),這是一大突破,全文僅 8 條:

 

一、為培育以亞洲為重心之全球與公共事務領袖人才,並為人文社會科 學領域前沿知識與理論的創新以及促進世界之永續發展,財團法人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以下簡稱甲方)與國立清華大學(以下簡稱乙方)合作於乙方設立台北政經學院。為強化雙方長期合作關係,落實台 北政經學院之設立宗旨,特定訂本合約。

 

二、 乙方應參酌台北政經學院設立構想方案提具設立計畫書,由校務會 議通過並經甲方同意,作為台北政經學院運作之依據。台北政經學院應於 110 學年度開始招生上課。

 

三、甲方負責籌募新台幣30億元,以其孳息協助台北政經學院發展軟硬 體所需。

 

四、 乙方應每年向甲方提出工作成果報告及預決算。

 

五、 乙方之校長聘為甲方之董事,以利雙方之合作。

 

六、 本合約有效期間自簽約日起至民國124年7月31日止。雙方可於合 11 約屆滿五年前,再議定長期合作新合約。

 

七、 依本合約第二條所定台北政經學院設立計畫書為本合約之一部分,未來如需變更,除完備乙方校內程序外,亦需經台北政經學院院務發展與規畫委員會審議通過並徵得甲方之同意。

 

八、 本合約若有爭議,雙方約定,以台北地方法院為一審法院。

 

3月19日是雙方第4次會商,也是擬定中的最後一次會商,我在清晨3:30左右,就起床,第二度認真閱讀清大昨天中午送到的「台北政經學院設立計畫書」, 此一「計畫書」涵括:

 

(一)清大本來向 TSEF 提出的「構想書」內容(「A」)

(二)TSEF 本來向 5 所大學所發出的「構想方案」內容(「B」)

(三)TSEF 與清大三次會商所達成的共識內容(「C」)

 

「計畫書」在「A」結構的基礎下,融入「A」、「B」及「C」的內容,並加以有機的組合,也守住學校的重大關切(特別是 85%分配比及「月涵堂」分配比), 可說是很有創意、很用心,兼顧理念與現實,且可創造雙贏的「計畫書」。 由於清大「計畫書」甚為用力,下午兩點開始的第 4 次會商,進行順暢,不到兩個小時,即將第 3 次會商所通過的「合約書」,與本次會商所附的「計畫書」, 完成修正,這是相當難得的成果。本來我們還預留晚上開會的時間,結果反而提早結束,雙方對會商結果感到滿意,我也從原本的憂慮情境轉為開朗,晚上,董事會聚餐,也邀清大校長、副校長、主秘參加,由於會商超乎預期順利,氣氛非常 high,我向校長等敬酒,並預祝清大校務會議順利。

 

3月24上午,我們一行4人,包括林陳海創辦人、賀陳校長、陳執行長和 我,一起到教育部拜會現任部長潘文忠,見面時間約一個小時,潘部長展現了誠意,也展現出他對高教創新如 TSE 事務的掌握。清華大學所準備的書面資料,全名是「高教創新計畫書—台北政經學院」。

 

4月7日下午,清大校務會議通過TSE設立案。戴念華副校長首先打電話告 訴我說「TSE 案通過了」;接著校長傳簡訊給我:「經過一個小時的討論,本案通 過」;賀陳校長在校務會議結束後,再用電話跟我簡單說明會議的經過。清大校 務會議的通過,代表TSE邁入真正的新旅程。

 

依TSEF和清大會商的共識,校長和我就第一任 TSE 院長和院務發展與規 劃委員會召集人的人選,我們可共同推舉。4月7日清大校務會議通過 TSE 立案 之後,我們兩人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在4月9日,於取得朱雲漢院士本人的同意下,敦聘他為院發會召集人。

 

5月8日下午,在蔡英文第二任總統就職前與行政院內閣總辭前,TSEF和清華大學合作設立台北政經學院的簽約儀式,在台北市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舉行,潘文忠部長親自見證賀陳弘校長和黃煌雄董事長的簽約,經此一簽約儀式,我國 的高教開始新的一頁。

 

回顧這段 TSEF 立案申請、以及 TSE 從審議到確立到誕生的過程,特別要感 謝兩個人:一個是 TSEF 執行長陳德華,一個是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 陳執行長在教育部從基層做起,歷經高教司長、常次與政次,他是幾位部長 董事共同推薦的人,由於他的背景、經驗,加上人和,TSEF 的核准立案格外順利;他在去年(2019 年)10 月同意擔任執行長後,即一再預估:「可能合作的大學,最順利可在明年(2020年)6月底前通過校務會議流程,如此TSE最順利可在 後年(2021)秋天參加招生,正式開學」;他也提醒:「TSE 的立案申請,最慢應在明年(2020)5月20日前獲得教育部的確認,一定要有教育部長主持的會議的明確確認,如果再有「備忘錄」或「確認書」之類的文件,將是更好的效果。」就 TSE後來的發展而言,陳執行長的「提醒」和「預估」,都是相當務實並有現實感。

 

在2020年2月10日審查會之前,我和賀陳校長只見過一次面,2019年10月中,賀陳校長和兩位副校長約我第一次見面。他向我說明在清大校園內,他正 推動「院本位」政策,有意將現行「三級三審」改為「二級二審」;有關 TSE 一事,他已跟清大人文、管理兩學院院長談過,獲得支持;最近,又與上述兩學院的有關教授交談,也獲得支持。他說,清大一年舉行四次校務會議(每學期兩次), 如果TSE發展順利,預估可在第一學期的校務會議通過(明年上半年),最快甚 至可在明年4月前通過。就 TSE 後來的發展而言,確實如所預估,TSE 在 2020年4月7日的校務會議通過,可見賀陳校長相當有執行力。不僅如此,在 TSEF 和清大四次會商的過程上,也見證到這位具有執行力的校長所展現堅持與力爭的一面。

 

簽約

 

5月8日簽約儀式當天,風和日麗,我以高興又嚴肅的心情這樣說道:今天的簽約時間,可說是台北政經學院時刻,英文簡稱為 TSE 的台北政經學院時刻,代表著一個化不可能為可能的故事。

 

一百多年前,倫敦政經學院(LSE)在費邊社人力與財力的支持下,逐步成長茁壯;20 世紀50到80年代,LSE 成為全球社會主義、自由主義、保守主義三大世界思潮的主要論述發源地,因而與牛津、劍橋大學一樣,成為一所享有世界性聲望的學府。

 

費邊社與 LSE 的故事,深獲我心,也啟發著我;面對21世紀的世局,三百多年來一直以西方為中心的世界已在逐步改變之中,且正由量變轉向質變,因此如何為因應 2030 年以後的世界做好準備,並在我們生長的這塊土地上,為台灣、亞洲與人類來創辦一所引領世界與歷史思潮的學術殿堂,便成為我多年來的夢 想與追求。

 

「讓 TSE 能成為2030年以後的 LSE」,是一項值得跨世代全力以赴的志業,這項志業絕無法僥倖達成,而是需要實踐,特別需要人才與資金的結合。兩年來,我遇到兩個幸運、兩個福氣, 使這個夢想有機會踏出關鍵的一步…… TSE 推動迄今,一路走來,始終伴隨著不少質疑,即使在 簽約前,包括我的老朋友在內,都還困惑地問:TSE 有可能嗎?你這把年紀了,人才在哪裡?資金需要那麼多,想要辦起來的時 間需要更長,你來得及嗎?看得到嗎?…諸如此類,TSE 是在這一連串持著懷疑、「不可能」的問號下,走到今天這個簽約的場 景,並寫下一個「化不可能為可能」的故事。

 

這個故事也代表一個新生命的啟動。過去 TSE 越過許多「不可能」,變成「可能」;在未來的旅程上,仍會遇到很多挑戰,很多「不可能」。我很高興,當此時刻,能與人才輩出並蘊育諾貝爾獎得主的清華大學同行,希望我們能共同譜寫下一個「化不可能為可能」的故事,讓 TSE 的誕生,在此疫情期間,能溫暖人心,並成為台灣最美的人文風景之一。

 

※作者為台北政經學院籌辦人

 

【延伸閱讀】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