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過去自由開放的基因實已被徹底移除,拿掉港資可等同外資的規定確實有其必要性。(湯森路透)
在港版國安法通過後,各國對於香港是否仍繼續保有獨立經濟地位的討論不曾間斷過,為此,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也於今年7月14日宣布已簽署《香港自治法(Hong Kong Autonomy Act)》,並頒布一項行政命令,終止對香港的特殊貿易優惠待遇,換句話說,美國認為香港的貿易和關稅地位將與中國相同。在香港情勢與過去已有顯著不同的當下,台灣政府對於中國資金是否會透過香港洗產地成為「港資」再進入台灣市場的可能性實不容忽視。
面對香港局勢的劇變,以及包含黎智英與周庭在內多名香港意見領袖言論自由權利被剝奪,顯見香港過去自由開放的基因實已被徹底移除,此時,台灣政府對於「香港澳門關係條例」實有重新檢討的必要。近期,《上報》也報導陸委會2021年施政計畫將推動修法,修正「香港澳門關係條例」第卅一條,拿掉港資可等同外資的規定,確實有其必要性。
修正方向主要是看投資對象是否包含中國的人民、法人或團體,若主管機關審查資金來源視為中資,就不再等同外資,須依中資來台相關規定嚴審。或者,中國有主要實質影響力以及主要營收來自中國,凡涉及上述可能性的港資,可視為中資,不再等同外資,須依中資來台相關規嚴審。唯有落實嚴格審查,才可以避免中國資金透過香港洗產地進入台灣。中國企業界由第三地洗產地進入台灣投資的方式並不陌生。例如,近期退出台灣市場的淘寶台灣以及愛奇藝等中國公司。
事實上,即使資源豐富與政府工具相當多元的美國,對於中國企業的行為也常常莫可奈何,為了加強對中國企業的資訊揭露,美國眾議院在12月2日全票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The 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該法案要求在美國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外國公司,必須遵守美國的審計標凖,否則將面臨退市,此外,該法案在今年五月已在眾議院表決通過。參眾兩院通過此一法案主要受影響的公司應該是無法讓美國監管部門有效獲取審計文件的中國上市公司。
唯有透過強化監理的方式,才可以讓美國資本市場的投資人權益受到應有的保障。這也證明陸委會對於港資是否為中資的審查將重新檢討的決策不僅正確的,也是國際趨勢。換句話說,拒絕假港資是為了保護真港資,就如同嚴格查緝仿冒品是為了保護正品廠商以維持市場機制可以良好運作一樣。此外,由過去中國政府對於台灣採取不友善的強硬態度,台灣政府在政策上有相應的調整實有其必要性,且應加速修法的時程。
整體而言,若未來陸委會、經濟部與金管會可以對於中資與港資的認定可以更符合實際現狀,對於台灣的本國廠商、投資人權益或消費者資料的保護都會有很大的助益。KY康友公司董事長欺騙投資大眾卻只能問責台灣會計師的殷鑑不遠,政府相關部會除了要避免中資洗產地的可能性外,美國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的內容對於台灣政府保護投資人也應該會有極高的參考價值。若我國政府對於中國資金或來台上市的許多KY公司資訊無法有效揭露,則應禁止這些公司進入台灣市場,以維護市場秩序。
※作者為淡江大學產業經濟與經濟學系合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