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資料庫其實代表著華文世界的話語權,任一台灣的研究者被引用的次數越高,通常就表示其重要性與學術地位越高。(圖片截至華藝線上圖書館網頁)
華藝數位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公元兩千年,原本以藝術資料庫為經營主業,後來跨足學術領域,成立了華藝線上圖書館,陸續建構期刊、論文、電子書等資料庫產品,成為台灣唯一躋身國際資料庫的專業平台。這家公司日前成為立委范雲的質詢焦點,原來華藝資料庫裡16萬筆台灣學術論文,被中國方面引用之後遭竄改標題及簡目(只要是出現「全國」或「國家」一律自動改成「台灣」;政府機構單位會被加上引號),若干文章甚至完全消失。
范雲質疑,「華藝數位」是在配合中國政治審查、矮化台灣,而該公司在中國成立的子公司,可能已成為中資企業,相關部會應該協助台灣的研究者進行法律救濟。
這件事情有諸多面向值得進一步深究。
首先,台灣的學術單位與華藝資料庫簽約,授權華藝針對其出版的期刊進行數位化及重製後收錄於資料庫,其實是希望讓國內研究者的學術成果能夠擴大流通,共享成果。只是,當台灣的學術文章轉而在中國的「台灣學術文獻數據庫」上線時,標題與摘要欄位遭到竄改,或者整篇文章遭到刪除,這是否涉及到侵害授權機構與作者的法律權益,當要看當初雙方簽訂的契約而定。不過,華藝作為被授權方,在這些授權資料遭竄改刪除時,卻未即時通知授權方,至少已違管理人之責,華藝應明白表示歉意。
其次,若干政治人物與媒體指控華藝配合中方進行「紅色審查」,以目前揭露的資料來看,此說仍顯言過其實。
眾所皆知,中國是個嚴密出版管制的國家,台灣出版品想要在中國出版,主題不能「不正確」(例如談香港抗爭的《烈火黑潮》就絕無可能在中國出版),也不能有敏感字眼(稱台灣為國家、蔡英文為總統都屬之)。為此,若干寫作者基於擴大其作品的影響力,或在中國市場的商業利益,因而同意將自身作品進行大幅刪修的案例,所在多有。如果一般書籍出版品都有此限制,如何天真地認為台灣學術論文裡的敏感主題與字眼可能不受管制?
過去70年,兩岸既對抗,又交往,在中共不願承認中華民國台灣存在的現實下,數百萬台灣人去中國不能使用自己的護照,而必須拿對岸政府的「台胞證」;台灣不能用正式的國號在國際行走,而多以經貿文化辦事處設立外館;就連少數台灣可以參與的APEC領袖會議,台灣的總統還無法親自與會。如果要求區區一個華文資料庫的台灣廠商必須「堅持國格」,肩負對抗中共「紅色審查」的責任,那上述的台灣的總統、外交部及數百萬曾拿著台胞證前赴中國的台灣人,也是喪權辱國嗎?
中國要把「國家」變成「台灣」,把「國立台灣大學」變成「台灣大學」,那是共產黨政權在自欺欺人。但除非台灣人或台灣學術界已經打定主意不讓中國人看到台灣的學術文章,否則,要求區區一家台灣民間公司要對抗「紅色審查」,甚至在證據未明的情況下,就先指控該公司紅色資本,這豈止「相煎何太急」可以形容。
最後,可能也是最重要的,華文資料庫其實代表著華文世界的話語權,任一台灣的研究者被引用的次數越高,通常就表示其重要性與學術地位越高。只因論文重製過程的檢索詮釋資料被動手腳(論文本體並沒有改變),就要懲罰台灣的授權廠商,甚而抽回被授權的論文,那是台灣讓渡自己的話語權,最終更可能傷害台灣學術研究者的利益。
在各方政治勢力及多個研究單位的輪番質疑下,華藝公司顯然已如驚弓之鳥。不過,台灣人真的要想清楚,在這場兩岸賽局裡,台灣人要對抗的是什麼?不分青紅皂白,看到黑影就開槍,就算今天踩死華藝這家民間公司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