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人權會獨立定位特殊,除了立院民進黨團搞不清,監院高層也被混淆。圖為陳菊出席國際人權日主題特展。(資料照片/蔣銀珊攝)
「國家人權委員會」的成立,蔡英文總統在揭牌當天清楚定位為「獨立人權機構」,但如今不僅立法院民進黨團搞不清楚,把人權會矮化為「特種委員會」,連監察院高層自己也自失立場。
上周一(21日)監察院內部討論監院年度人權報告如何撰寫時,監院秘書長朱富美直接建議由「最懂人權」的國家人權委員會來寫,連兼任人權會主委的監察院長陳菊也說,「對啊,國家人權委員會為什麼不能寫?」最後有人權會委員出面解釋說,因為人權會是要審核五院提出的年度人權報告,並正式提出國家人權委員會的國內人權狀況報告,所以「不能幫監察院寫人權報告」,否則就是「球員兼裁判」!
實際上,蔡英文總統在今年8月1日出席國家人權委員會揭牌典禮時,對掛牌在監察院的「國家人權委員會」定位和職權表達的非常清楚,她在致詞時表示,政府從成立諮詢性質的委員會、將國際人權公約「國內法化」、建立國家人權報告審查機制,直至現在,設立符合聯合國「巴黎原則」的獨立人權機構。她並當場細數未來人權會的肩負的任務,包括調查人權侵害事件、研究和檢討人權政策、提出各類人權報告、倡導人權理念及推動國內外合作等。而這些任務共通的精神,就是「在監察院『監督』的傳統上,進一步達到『人權促進與保障』的層次」。
長期催生國家人權委員會的民團要角指出,蔡英文對國家人權委員會的定位和職掌論述,確實符合「巴黎原則」,以及國際上對普遍對設立國家級「人權機構」的主張,除了調查監督外,還要「促進和保障人權」,甚至促進政府擬定相關政策,但這也顯示,總統其實很清楚知道,國家人權委員會的職權,已超過監察院的「事後監督權」,所以國家人權委員會當然不是監察院的「特種委員會」,也正是需要獨立訂定人權會職權行使法的用意所在,但顯然現在不僅執政的立法院民進黨團搞不清楚,「連身為人權會主委的陳菊,也對人權會的定位出現混淆了!」
監院知情人士透露,上周一(21日)監察院內針對監院的年度人權報告應該由那個單位來撰寫,當日曾有二度討論,先是中午因院長陳菊、秘書長朱富美和各委員會召集人及人權會副主委高涌誠一起與會討論。
會中,秘書長朱富美直接主張,監察院的年度人權報告應該由國家人權委員會來撰寫,她表示,「國家人權委員會最懂人權,當然是由人權會來寫!」此時高涌誠代表人權會表達「期期以為不可」的立場,他強調,國家人權委員會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審核5院提出的年度人權報告,如果監察院的年度人權報告由人權會來寫,之後人權會還要如何審查?這時連兼任主委的陳菊也跳出來,附和朱富美的主張,也表示,「國家人權委員會為什麼不能寫監察院的人權報告?」
由於當日正值立法院民進黨團強力要監察院撤回國家人權委員會職權行使法草案,而人權會也將在下午討論該案的敏感時刻,陳菊和朱富美針對人權報告由誰撰寫的說法一出,監院內部多敏感覺察到,監察院高層顯然都接受了立院所謂「國家人權委員會是監察院特種委員會」的說法,才會對人權會委員表達拒寫監察院年度人權報告的主張提出質疑,最後21日中午會議做出糊模結論,由院長陳菊指派監院幕僚撰寫人權報告,亦即授權監察院長自行指派院本部或人權會幕僚配合撰寫監院的人權報告,保全了陳菊的面子。
不料,當天下午人權會召開會議,會中除針對職權行使法草案討論,委員們為免監察院和立法院的衝突擴大,再加上他們擔心,若再堅持恐影響監察院的預算通過;以及陳菊在會中勸慰眾人,國家人權委員會現在放在監察院,「沒有修憲,先求有再求好吧!」最後決議撤回;但針對監察院年度人權報告是否由國家人權委員會來撰寫,委員們就明顯態度堅定了。
人權會委員們均認為,國家人權委員會確實不宜「幫監察院」寫年度人權報告,因為人權會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了解並評估國內人權保障之情況」,並提出年度國家人權狀況報告,所以人權會要審核五院提出的人權報告,當然不能「幫監院」寫院的人權報告,因為不能「球員兼裁判」!
最後21日的人權會推翻了中午監院各委員會召集人討論出的「由院長自行指派幕僚撰寫人權報告」的結論,而是要將該案提到明年1月的談話會討論。
監院內部人士指出,過去監院的人權報告是由監院的任務編組的「人權保障委員會」成員來撰寫,但如今第6屆監院的「人權保障委員會」已經退場,才會出現監院自己無人寫人權報告的窘境,顯然監院院長和秘書長也把國家人權委員會當成了「特種委員會」,才會理所當然認為應由人權會接下任務來寫監院人權報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