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自 2019 © Marco Verch 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 Homemade Roll with Poppy seed on the plate @ Flickr, CC BY-SA 2.0.)
第一章談及腸道與大腦相互影響的緊密關係,因此有「腦腸軸」一說。現在的醫學展開了一連串「從腸道治療大腦」的應用,小兒治療也不例外。筆者從診療孩童的經驗發現,幾乎所有的病童都有輕重不等的胃腸問題。
腹瀉、便祕、脹氣(經常放屁)等症狀,都是腎上腺疲勞容易引發的腸道問題。當腎上腺疲勞使得可體松分泌不足,身體便無法有效修復胃腸的黏膜組織。不但如此,消化酵素也不能有效運作,因此容易出現便祕、腹瀉、胃炎等症狀。
所有的身心失調,背後必定都有腸道問題。腎上腺的保養也要從「腸道」開始。
第一章談到,白色念珠菌(Candida)之類的真菌和細菌等,會引發腸道問題。實際上說是腸道問題稍嫌籠統,具體的病名就是「小腸炎」。小腸黏膜發炎會造成組織損傷,連結細胞與細胞的「接著劑」Tight Junction 變得鬆散,腸黏膜細胞之間產生空隙,形成「腸漏」,醫學上稱之為「腸漏(Leaky Gut)症候群」。
健康的腸黏膜會將有害物阻隔在外,只吸收身體必要的養分。但是受損、變薄的腸黏膜防禦功能低下,黏膜的網眼變得疏鬆。就像篩網的網眼變鬆以後,本不該通過的大物質也能暢行無阻,疏鬆的黏膜網眼失去應有的篩選功能,不分好壞通通放行。細菌、有害物質、未消化的蛋白質等,三兩下就混入血液中。
腸道的免疫防禦出現缺口,功能崩壞,不只是腸道健康抱恙,諸如食物過敏、異位性皮膚炎、感染症等各種免疫系統相關疾病也會跟著出現。為了抑制發炎,腎上腺加班趕工,拚命分泌可體松,陷入過勞的無間地獄。腎上腺疲勞的孩子會出現腹部(腸道)問題,想來也是理所當然。
腸道是直接接觸食物的臟器,食物經口進入體內,通過食道和胃,來到大小腸。食物從進入口腔到排出肛門,猶如經過一條水管。從水龍頭注入的水,一定會接觸水管內壁,進入腸道的食物也是如此。雖然消化、吸收的過程都在體內運作,本質上卻如同在體外發生,因為是直接接觸食物,所以腸胃道也可視為外部器官。
正因為如此,把那些會直接傷害腸黏膜的食物「拒於門外」,就變得非常重要。那麼,哪些是守護腸道健康所不能容忍的有害物呢?大家只要記住這三樣就好。
1. 避免食用「麩質蛋白」(小麥製品所含蛋白質)
2. 避免食用「酪蛋白」(乳製品所含蛋白質)
3. 減少醣類(碳水化合物)和甜食的攝取
你或許聽說過「無麩質蛋白飲食」、「無酪蛋白飲食」、「減醣飲食」,用意其實和上方列出的三種「拒於門外」的食物是同樣的。這三類食物都是引起小腸黏膜發炎的元兇,腎上腺為了抑制發炎而卯足了勁分泌可體松,所以它們也是無端浪費可體松的禍首。
首先針對「無麩質蛋白飲食」、「無酪蛋白飲食」加以說明。含「麩質蛋白」的食物包括麵包、義大利麵、披薩、烏龍麵、拉麵等麵食類,還有即食穀物麥片(Cereal)、咖哩的醬料塊、餃子皮、大阪燒、天婦羅等油炸物的麵衣、餅乾和蛋糕、甜甜圈...等;含「酪蛋白」的食物有牛奶、起司、優格、鮮奶油等乳製品。
以上每一種都是孩子們喜愛的食物,所以我經常會面對家長的質疑:「這樣孩子豈不是沒東西吃了嗎」、「我們家孩子最愛麵包、義大利麵,他能受得了嗎?」
有些父母認為,「我家孩子天天吃也沒事」、「不給孩子吃最愛的食物,孩子好可憐。」然而,檢驗結果發現,越是愛吃麵包、麵食,而且幾乎餐餐都吃的孩子,或是最喜歡吃牛奶、起司、優格的孩子,體內問題越多。讓他們試著停止攝取麵粉類食物二至三週,症狀即獲得改善,專注力有所提升。
孩子對麩質蛋白與酪蛋白欲罷不能,其實是有原因的。麩質蛋白內含有「麥醇溶蛋白」(Gliadin)成分,這是一種致癮性的蛋白質,具有強烈成癮作用,會令人越吃越想吃。同樣的,酪蛋白裡的嗎啡素(Casomorphin),是一種鴉片樣,化學結構與嗎啡類似,成癮性高。
事實上,實行「無麩質蛋白飲食」、「無酪蛋白飲食」對日本人來說並不困難。只不過是不吃麵包,盡量吃米食罷了(但米飯是碳水化合物,適量攝取即可)。
比方說,早餐原本吃吐司配牛奶或優格,改吃米飯配味噌湯;晚餐不吃麵食,改吃飯糰;以豆製品取代乳製品;三餐以日本傳統和食為主。
比起以麵包、義大利麵、披薩為主食的歐美人,我們實行「無麩質蛋白飲食」、「無酪蛋白飲食」,是不是容易多了呢?雖然學齡兒童上小學以後,中午得吃學校的供餐。但只要早餐和晚餐把關得宜,一樣可以見到孩子的進步。
醣類也和麩質蛋白、酪蛋白一樣,會餵養腸道裡的黴菌,損害腸黏膜。這裡的醣類是指碳水化合物和甜食。過量攝取醣類,將擾亂腸道菌叢生態,助長腸道裡的「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白色念珠菌是人體的常在菌,當腸道裡的菌叢生態平衡時,它只是安分的待著,一旦甜食(醣類)吃多,它們就壯大起來,開始作亂。
白色念珠菌最愛甜食,醣類一多,它們就大肆繁殖。三餐未吃到十足飯量的情況下,肚子卻飽脹難消,通常就是白色念珠菌在腸道裡發酵,產生大量氣體。在肚子裡養了很多白色念珠菌的人,放屁特別臭,這也是白色念珠菌助長了腸內其他惡菌發酵的緣故。腸道健康以後,胃腸不再鬧情緒,排便和排氣就不會散發惡臭。
大量的白色念珠菌會導致腸道吸收力變差,所以當白色念珠菌得到控制以後,小腸吸收力提升,身體也會強壯起來。
現在,各位應該已經知道如何擊退白色念珠菌了吧!沒錯,就是盡量不吃甜食、減少攝取碳水化合物,不讓白色念珠菌有大餐可吃。尤其小朋友最愛花式麵包、巧克力、含糖飲料,三餐又喜歡吃白米飯、烏龍麵、拉麵、炒麵等。每天吃著吃著,在不自覺間餵養腸道裡的黴菌,侵蝕腸黏膜。
第一章談到,腸道裡的黴菌孳生,會波及一個人的精神狀態。這些黴菌助長了體內草酸鹽增多,容易引發情緒不安。要求一般人三餐飲食完全不攝取醣類,未免不切實際,但少碰甜食、減少攝取次數,是值得努力的目標。正餐的米飯等主食,則留待最後適量攝取即可,不必求多。
天下父母心,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更專注學習、更有活力衝勁、能文能武,而且自主學習。我說這一切的起點,還是要回歸到孩子的日常飲食。
上補習班苦讀的孩子遠比我們想像中更普遍,為了趕補習,正餐往往草草了事。即便幫孩子帶了便當,讓他們可以在補習班熬到深夜,但是便當的內容如果盡是一些冷凍調理食品,總是渾身疲憊的孩子也無法把書讀進腦袋裡。就像汽油耗盡的汽車,油門催得再緊也動不了。
日本抗老化醫學會專科醫師、美國抗老化醫學會研究醫師、美國發展遲緩兒生物治療學會研究員、日本醫師會認定產業醫師、日本內科學會會員。
自聖瑪麗安娜醫科大學醫學院畢業後,服務於該大學附設醫院綜合診療內科,擔任內科醫師。為協助其罹患腎上腺疲勞的夫婿早日康復,累積豐富的研究與臨床經驗,並且運用於美國所學之抗老化醫學新知,為病患進行營養指導。
共同著作有《善用「腎上腺」終止老化》、《不癡呆的人消除腦部斑塊的生活習慣》等。
醫學博士。日本抗老化醫學會專科醫師暨評議委員、美國抗老化醫學會研究醫師、美國發展遲緩兒生物治療學會研究員、日本醫師會認定產業醫師、日本內科學會會員。
自聖瑪麗安娜醫科大學醫學院畢業後,進入該大學醫學研究所修得博士學位。為原因不明之重度疲勞感所苦,開始跟隨腎上腺疲勞治療權威詹姆斯.L.威爾森博士(James L. Wilson)學習。隨後開設了日本首創的「腎上腺疲勞門診」,致力於普及腎上腺疲勞的衛教與診療。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