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法學研究交流協會 召開「養老長照與危老都更法律論壇」

樂活地方 2021年01月13日 10:30:00
論壇上午場產官學講師群,左4為前法務部長施茂林代表主辦單位致開幕詞。(台灣法學研究交流協會提供)

論壇上午場產官學講師群,左4為前法務部長施茂林代表主辦單位致開幕詞。(台灣法學研究交流協會提供)

台灣正面臨「人口老化」及「建築老化」的「雙老問題」,很多社區建築必需危老重建、都市更新,而這些社區居住者大都是銀髪族群;如何就地安養,在地老化,打造社區公益空間結合長照服務,亦即營造「二合一」共生環境連動的法律規範問題,為台灣法學研究交流協會在1月9日,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行政大樓10樓國際會議廳,召開「養老長照與危老都更法律論壇」探討的重點。該日出席人員非常踴躍,近180位座無虛席。

 

前法務部部長施茂林應邀致詞表示,早上討論老人,下午討論老宅,乃有鑑於「雙老」是台灣目前很嚴重問題,政府亟須審慎面對解決,所以兩個原本無關的議題就變成關係密切,以法律問題連動在同一天討論。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則表示,預估2025年台灣會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超過20%,而去年人口出生率負成長,人口少子化、高齡化趨勢嚴峻,政府福國利民政策,包括儘速提出「高齡化社會白皮書」,藉以照顧年長者。

 

論壇出席來賓非常踴躍,會場座無虛席。(台灣法學研究交流協會提供)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副校長王政彥指出,高師大創校已66年,深耕大高雄地區師範教育,關注老年人的身心靈發展,以及年青人的人格學識養成,所以很樂意配合舉辦此次論壇。協辦單位代表之中華慕恩福林慈善協會理事長、前立法院長王金平機要參事王耀德表示,高雄地區建築老化程度嚴重,有的甚至接近建市百年的歷史,面對地震的危險威脅不低,而住在老舊社區的老年人居多,論壇結合銀髪安養宅的規劃探討立意良善,實在值得深入重視的課題。

 

在實務界首例的「共生宅」,邀請到台灣樂齡建築發展協會秘書長李柏憲,就去年12月19日開幕的「合勤健康共生宅烏日館」案例,詳細解析地產開發搭配合作金庫銀行信託機制,而以「共學、共創、共遊、共好、共食」為主軸的社區養老規劃,如何實踐都更與長照二合一「共生宅」理念。李柏憲表示,由高齡走向超高齡,台灣的老化速度將是世界第一,而屋老人老如何讓我們養老?烏日共生宅交通、生活便利及所處商圈發展成熟,周遭醫療養護資源完備,非常適合退休樂齡族群樂活養生。眾所週知,日本步入高齡社會的時間最快,而日本在銀髮照護不論政策制度或老人住宅、安養機構,其多樣性及社區參與度的成就,都是各國所肯定與師法;日本在2011年修訂「長者居住法」,放寬經營長者住宅的申請,甚至還能取得政府的資助修建老舊建物,為老人建立「無障礙居住空間」,同時給予租稅優惠,吸引更多的企業投入經營長者住宅,迄2020年就有60多萬戶。

 

危老都更法律論壇,由前高雄大學法學院院長廖義銘主持(中站立者)。(台灣法學研究交流協會提供)

 

高雄市衛生局黄志中局長、廖哲宏視察,則就「多重社會法律身份下的長照身份識別:長照服務法、身心障礙權利保護法、老人福利、精神衛生法、病主法等多法交織脈絡中的長照個體處境」發表看法;廖哲宏視察在結語時強調,涉及「社會國重構」,需要高度的社會共識來進行改變,而在探索共識的過程中,促使人民理解整合「身份識別」具有根本的重要性。我們現在的世界正同時走向彼此對立的超中心化烏托邦,和不計其數的碎片。該是把碎片凝固為原形的時候了。

 

高師大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陳竹上的講題,為「老人安置費用追償,如何順時鐘?-老人福利法2020年修正評論」;陳竹上指出,我國扶老比(每百名工作年齡人口扶養之老年人口數)持續上升,扶幼比(每百名工作年齡人口扶養之幼年人口數)持續下降。同時舉例,年邁的王婆婆因病被社會局依職權安置,歷經五年多產生的費用,向其直系血親三名子女求償,卻遭其子女向法院提出「請求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聲請,最後法院「三名子女免除扶養義務」之裁定確定。曲折過程的適法問題,逐一提出分析解說。

 

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于俊明,談及「不動產業如何看都更危老法制」。(台灣法學研究交流協會提供)

 

群展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洪慧中的講題,為「長期照顧服務法分析與展望」,她從長照服務之定義及服務對象、體系糸統之整合、機構之種類、基金之來源、服務人員之管理;長照法之其他規定、體系架構總覽、長照法之子法。在短時間內周詳又概略解說,讓人對長照法有完整輪廓式理解。洪慧中在結語與展望中強調,國人一生中長照需求時間約7.3年,所以應重視年長者之心理健康、保健及獨立生活培養,減短卧床時間,而可預見將來台灣長照機構將以大型連鎖式為主。

 

財政部部長蘇建榮前曾提及,危老都更與養老長照兩大政策,結合金融信託多種業務模式,讓公股行庫在金流方面扮演「領頭羊」角色,將發揮更大功能,不只改善市容兼而落實長照政策。有鑑於此,論壇下午場特別邀請高雄市政府都發局住宅發展處處長翁浩建致詞,另針對高雄市都更、危老重建現況與未來展望,由高雄市都市更新學會理事長林資雄深度解說。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于俊明,談及「不動產業如何看都更危老法制」,前雲林縣副縣長、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營建系教授蘇南,發表「危老/都更的法律制度、政策獎勵與市場展望」。臺灣金融聯合都市更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也是公股行庫籌組的台灣金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郭文進,則就「淺談高雄都更危老重建之商機」,長照與都更、金融政策面切入各抒已見。

 

下午場主持人廖義銘教授久居高雄,為高雄大學法學院前院長;他指出論壇將探討建商如結合安養業者打造「銀髮安養宅」,營造「共生環境」導入「長照基金」目標「小規模、多機能」運用,實現居住安全、社會福利、老人安養之樂齡友善城市,並因「夕陽工程、朝陽產業」,由龍頭建築產業帶動相關行業蓬勃發展。

 

翁浩建處長表示,為推動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都發局從去年底在鐵路地下化沿線,辦理「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政策法令講習」,與會學者專家分別說明相關政策法令,稅捐及重建貸款、實務案例分享等。四場次講習及每周三下午的「危老重建專業諮詢窗口」,就是要讓民眾了解都市更新整建維護或是自主重建的權利義務,市府將與市民共同努力,逐步營造安全且舒適的城市環境。

 

林資雄理事長指出,如何操作才能加速高雄市的危老都更?可以採用代理實施來解決。所謂的代理實施,是地主自己負擔建築經費,但重建後的房地以及車位全部歸地主所有,代理實施者不分配任何的房地及車位,只收取固定金額的服務費,大約是營造費用的8%至12%;如果有都更或危老重建的房子,最好是找建設公司來幫忙,但問題是有些社區居民不相信建設公司,甚至不希望建設公司來分一杯羹,有的地區則是因為地段不佳,建設公司無利可圖不願意進來推動都更。代理實施的都更重建方式,可以提供地主另外一個不同的選擇。

 

林資雄強調,他在政治大學地政碩士專班讀了八年才畢業,深知都更作業實在不容易,依去年第三季針對全國30年以上老屋數量統計,高雄有54萬6774戶,與新北市、台北市以整體住宅比例50.8%位居第三,但六都辦理都更案件數792件,迄去年11月30日止才完成4件,排在六都中第五名,現行法令危老重建沒有實施者的規定,更沒有代理實施者的概念,他建議可將都更中「地主推動之代理實施」的觀念,一併運用在危老重建。

 

在高雄出生長大的于俊明秘書長說,居住安全不一定能藉由拉皮解決,台灣大學研究顯示「老舊房舍水管鉛污染風險高」,所以危老重建與都更對高雄市民而言非常重要。那麼就開發商投資立場,首先要能生存,依序為市場潛力夠不夠?財務可行性分析至少NPV不能負太多,風險控管的程度與可能性。另,也要符合土地開發各項公益要求,所以危老都更引入民間資源,要有建商、景氣、市場三要素。建商要整合都更居民事屬不易,台北市的「正義國宅都更案」歷經30多年,「永春案」延宕16年才盼來春天。

 

有三個博士學位,人稱「蘇三博」的蘇南教授表示,都更修法修正條文第57條、65條很重要,給予足夠的奬助誘因、協助整合。他對危老重建可行性評估提出五點事項1.前期作業2.產權整合問題3.資金問題4.危老專業團隊5.新屋及土地分配原則;另就都更成功關鍵也是五大要素1.建立共識2.執行團隊3.專業協助4.溝通再遘通5.風險管理評估。對於市場展望看法,北台灣危老重建已公開案量447.6億元,而在政策灑幣下,全年將爆量至500億元,受限危老案多為迷你基地,超過65%以上單戶坪數都不到30坪,未來紙片屋、小宅成為趨勢。

 

資深銀行背景的郭文進總經理指出,2021年起疫後時代住宅新觀念,在於1.自住優先,投資為輔2.自我加值、資產保值3.制菌抗污、防災耐震4.居家好宅、街美巷寬5.環境綠化、智能空間,而高雄逾30年老屋數量,居全國第三,加上高雄地區存有三個地震斷層帶,高雄火警原因以老舊電線走火比率最高,因此危老重建與都市更新的宣導非常重要,台灣金聯可提供服務項目,包括輔導續建、投資興建、免費諮詢、零星房地(出資購入零戶、促進整合成功)。最後呼籲,人的一生如果條件允許,要爭取住個好宅;好宅並非豪宅,而是安全住宅,白天可以安心住內,晚上安睡整晚,頤養天年,所以大家要儘快轉念,一起投入危老都更,不論地主家人,產業社會期能共創雙贏。

 

二十多年來推動法學交流與研究的台灣法學研究交流協會,在名譽理事長施茂林前法務部長與現任理事長、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領導下,去年初起,不畏疫情困擾創設「台灣法網頻道」網路論壇十二集,北、中部主、協辦實體研討會二十多場。今一元復始即在高雄與高師大、中華法律風險管理學會、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合辦此次「二合一」政策的實體與網路法律論壇。

 

由於議題符合潮流趨勢,受到相關社會福利團體的重視,因此熱烈表達參與協辦意願,台灣法學研究交流協會也基於免費公益活動,歡迎協辦單位共襄盛舉。計有高雄市都市更新學會、台灣社福精英協進會、高雄市健康管理產業協會、台灣樂齡建築發展協會、中華談判管理學會、台灣長照産業聯合協會、中華慕恩福林慈善協會、台灣長期照顧服務產業工會。

關鍵字: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