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總司令部舊址審議結果25日出爐,北市將保存區擴及近3分之2園區,再爆「卡中央」論戰。(合成畫面/文化局、空總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文化部鎖定位於台北「蛋黃區」的空軍總司令部舊址,擬打造「國家當代藝術中心」,推動過程卻一波三折。北市文化局去年重啟全區文資調查,為該案投下變數,更引爆「地方卡中央」論戰。審議結果25日終出爐,北市一口氣將園區17處納入古蹟本體及附屬設施,保存區擴及近3分之2園區,令中央部會始料未及,坦言相關計畫均得重新修定。
位在台北市大安區精華地段的舊空總基地,市值超過300億元,在空總遷出後,空間歸屬於誰、作何用途,引來各方角力。在文化部的主導下,舊空總現為「當代文化實驗場」基地,正在推動文化實驗及社會創新;近期文化部更修正方向,擬在未來規畫「國家藝術與媒體中心」,聚焦科技藝術,相關計畫已送國發會審核。
未料,北市文化局去年針對園區內既有古蹟「空總舊辦公大樓」審查修復計畫時,順勢拋出重啟全區文資調查,擴大檢視27處建物。由文資保存區劃定,直接牽動後續可開發範圍,北市無預警出招,為該案投下極大變數,不僅相關部會措手不及,更掀起「地方卡中央」的質疑與論戰。
這場關鍵的文資審議會今登場,包括文化部、經濟部、國防部及促轉會等單位高度關注,均派員與會。事實上,北市府2014年就曾對舊空總部分建物進行文資審議,當時將園區正中央的舊辦公大樓指定為市定古蹟,並陸續登錄戰情大樓、防空洞等10處為歷史建築。
如今再次盤點全區27處建物,不僅指定範圍大幅擴充,既有文資身分亦「再升級」,除了舊辦公大樓,再把戰情大樓納入,同指定為古蹟本體;另外新增中正堂、美援大樓、通信處辦公室、文電中心、軍務處、碉堡(草地東南),與原有歷建共計15處,一起指定為古蹟附屬設施,整體古蹟定著範圍高達近3分之2基地,可開發利用空間大幅限縮。
審議結果一出,不少在場部會代表臉色凝重。文化部與會官員坦言,事前確實沒料到北市府會重啟調查,審議前也一直處在不確定狀態,如今終於定案,會尊重結果,但也不諱言,後續空總相關計畫內容、時程和經費等細節,都得因應新的指定範圍而調整。
原則上,在園區南側新的古蹟保存區內,建物修復及再利用,均須比照古蹟標準,可運用程度有限,較常見的是做靜態的展示、辦公空間等,不適合做高強度使用;至於文化部規畫未來設置3座新展廳,勢必也得設在基地北側,且後續保存區內的建物修復再利用,或是其他新建、開發計畫,均得經北市府點頭。
文化部代表直言,舊空總園區畢竟原為軍事用途,場地局限很大,文化部接手後,與相關單位推動過程非常辛苦,碰到較大型的展演或科技藝術相關實驗,執行難度很高,加上園區內還有危樓、海砂屋,整體硬體和軟體搭配亦是一大挑戰。
他強調,今年文化部仍會照原定計畫,展開原有古蹟舊辦公大樓設計,預計明年底開始修復;至於新的計畫方向,日前雖已送國發會審議,但現在產生新的古蹟保存範圍,空間運用上必須再調整,得重新規畫再送。
至於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目前運用文建中心、軍務處空間進行社會創新,未來也受影響。與會代表直言,納入古蹟範圍後,後續修繕、整建或運用,全得依照古蹟規格處理,經費勢必提高,用途也會受限,計畫方向雖不變,但執行難度一定較高。
亦有官員私下直言,這次空總文資保存劃定範圍之大,超乎原本預期,不僅古蹟及附屬設施動不了,未來相關修復再利用,審核權掌握在北市手中,雙方對於空間運用的想像又未必相同,地方政府若真要卡,有很多環節可以運作,儘管審議定案,後續衍生的角力戰才正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