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機連兩日密集擾台之評析

洪子傑 2021年01月27日 00:01:00
共機連兩日密集擾台的機型與地區與2020年擾台的數據與模式有所差異。(國防部提供)

共機連兩日密集擾台的機型與地區與2020年擾台的數據與模式有所差異。(國防部提供)

解放軍軍機於1月23日及24日連兩天大規模飛入台灣西南空域防空識別區。23日除分別派出1架次的運-8反潛機、8架次轟-6k以及4架次的殲-16以外,24日則是派出2架次運8反潛機、2架次蘇愷-30以及4架次的殲-16、6架次的殲-10及1架次的運8技偵機。由於本次解放軍大規模擾台為美國新總統拜登(Joe Biden)甫上任之初,因此在時機上受到注目。

 

擾台機型、架次及模式與先前不同

 

本次共機連兩日密集擾台的機型與地區與2020年擾台的數據與模式有所差異。首先,從擾台機型和架次來看,此前進入台灣西南空域防空識別區的共機多為慢速機,僅有幾次派出戰鬥機,如去年3月16日及4月10日中共曾派遣殲-11飛入台灣西南空域防空識別區。

 

在架次上,則多半為1至3架的慢速機。本次則是以慢速機搭配戰鬥機進行多架次的擾台,不論是機型或是架次皆有所提升。過去一年,共機以多架次與戰鬥機之機型擾台,皆發生在台美關 係升溫之相關事件,如台美高層訪問和6月美軍C-40A運輸機飛越台灣領空後。惟從進入的地區來看,此類多架次及多機種擾台的地點,都以接近或逾越海峽中線作為目標。而本次中共則以已常態化訓練的台灣西南空域防空識別區作為進入地點,與以往著重侵擾海峽中線不同(如附表1)。因此從過去擾台模式來看,本次密集擾台的軍事威嚇程度較過去低。

 

 

本次共軍擾台背後主因仍意在美中關係

 

本次共機擾台之時間點發生在拜登甫上任之際。台美相關升溫事件為我駐美代表蕭美琴參加拜登就職典禮,並受到中國外交部及國台辦反對。然而從台美關係的突破點來看,程度又不如去年台美關係升溫,因此共機在擾台的強度上選擇比海峽中線敏感性低的西南空域似乎亦符合其威嚇的程度與規模。加上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於美東時間23日發布新聞稿表示,敦促中國停止對台灣的軍事、外交和經濟的壓迫。

 

因此,中共此次擾台雖確實可以從對台的政治因素加以解釋,但恐僅為次要原因。若將美中關係的因素及美軍動態加以考慮,則本次擾台不論是在政治及軍事上都更具有其實質意義,對美中關係的意義和對解放軍實戰化訓練的意義更遠大於兩岸關係乃 至於對台威嚇。

 

首先,從國際現勢來看,拜登政府上任後對於美中關係而言是一個可能的轉機。尤其近來傳聞中共正在推動美中高層對話,儘管後來 被中國駐美大使館予以否認,但不論如何,美中關係未來若要改善,進一步的雙邊會談是必須進行的,因此適時製造美中必須坐下來談的必要性就變得十分重要。

 

從這角度來看,中共不論是對台軍事威嚇或是塑造美中軍事角力的相關事件,反而可能成為美中雙方為降低衝突 而進行談判的契機。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共選擇多架次多機種飛近敏 感性比海峽中線低的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搭配美軍航艦戰鬥群南下,或能夠製造美中關係在政治和軍事上的一個壓力點,同時也是未來進入談判的一個潛在要件。

 

共軍本次擾台亦屬美中軍事角力一環

 

若從軍事的角度來看,本次擾台亦屬美中軍事角力之一環。由於1月23日美軍「羅斯福」號(USS Theodore Roosevelt)航艦戰鬥群通過台灣南方巴士海峽前往南海,而解放軍在海南島三亞基地的船艦亦在其外海聚集,搭配共機本次擾台,亦被不少專家學者認為是在針對美軍的「羅斯福」號航艦戰鬥群(如附表2)。儘管《環球時報》否認是在針對美軍,強調共軍在台海演習是「例行演練」,但從結果來看,共軍藉美軍戰鬥群南下時進行大規模訓練,對其實戰化訓練有實質幫助,但卻也是製造出美中軍事角力之事實。

 

 

尤其,近期不論是美軍軍機或共機仍頻繁在巴士海峽或台灣西南空域進行飛行任務,凸顯出中美在區域的軍事存在。退一步來說,本次共軍擾台的原因,不論是美中關係政治上的因素、軍事上的角力、對台軍事威嚇或是解放軍的常態化訓練,對台灣防務而言都增加了挑戰。若擾台主要因素是針對美中關係或對台軍事威嚇,則中國以軍事力量做為外交上的政治籌碼,也代表未來相關軍事行動很可能仍將會依相關事件持續;反之,若擾台主要因素是常態 化訓練,則代表對台軍事實際威脅將會日益加大。

 

由於解放軍在一年內從鮮少進入台灣西南空域防空識別區到常態化的以慢速機為主進出訓練(2020年全年共軍至少有100天派軍機進入台灣西南空域防空識別區;2021年1月1日至25日,僅有4日未進入台灣西南空域防空識別區),再到本次以多架次多機種進入,實質上是對台步步進逼,不斷透過既成事實來進一步強化在區域的軍事存在,也使得解放軍的軍事勢力擴大,對我威脅性提升。但同時這對中共而言也是把雙面刃,不斷的強化區域內軍事存在,亦會增加美國售 台武器的正當性。

 

※作者為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所助理研究員。本文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