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雯華研究員團隊,近期發現並證實了一項乳癌惡化的機制。(中研院提供)
隨著醫學進步,癌症已不再是世紀絕症,尤其是乳癌,目前患者五年存活率已有90%。然而,一旦發生癌症轉移,存活率便會直降到30%以下。因此,如何避免癌細胞的擴散,是現今乳癌治療的重點之一。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黃雯華研究員團隊,近期證實了一項乳癌惡化的機制。蛋白質DSG2會隨著微環境的氧氣含量而增減,促使乳癌的增生與移轉。此研究首次觀察到癌症的蛋白質動態變化,且影響癌症病程,未來可望幫助臨床診斷及治療。
蛋白質DSG2原本常見於表皮細胞,負責細胞之間的黏附。黃雯華團隊在分析乳癌轉移的基因數據時,發現癌細胞有DSG2的病患,存活率明顯偏低,並有較高的復發機率。
同樣的現象,不受限於乳癌的種類。團隊進一步觀察發現,DSG2並非一直大量表現,而是會在特定階段中減少表現。此一改變,將使其成為癌症轉移的推手。
黃雯華解釋,癌細胞首先在乳房大量生長,並會藉由DSG2的黏附能力使腫瘤不斷增大。而當腫瘤核心的微環境開始出現缺氧的狀態時,另一種蛋白質便會啟動反應:抑制DSG2。少了DSG2,癌細胞失去黏附力,開始脫離原生腫瘤,形成癌轉移。
掌握DSG2的促癌機制,有助於將其作為癌症診斷的生物標記。黃雯華舉例,未來在臨床診斷上,可分析腫瘤中與血液中癌細胞的DSG2含量,以追蹤預後的表現,或檢視治療方法是否奏效。此外,也可以將DSG2作為治療標靶。然而,研究團隊也強調,仍須考量DSG2在癌症不同階段中的表現量及功能,有待進行進一步探討。
事實上,不只有乳癌,許多數據也顯示子宮頸癌、頭頸癌和肺癌等也都有大量DSG2,且會影響預後情形,DSG2將有機會成為未來癌症研究關注的新焦點之一。(彰化草湖國中女校長遭爆酒後失態)
【熱門點閱】
●綠營質疑動機 趙少康:若我當選總統「會叫華視退出52台,把52台還給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