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私下愛樂成痴,另一個「斜槓」身分是資深愛樂者,國內古典音樂領域專業樂評人。(蕭旭岑提供)
「非如此不可嗎?非如此不可!」前總統府副秘書長、現任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政治圈對他的認知及印象,大抵不外乎是資深政治記者、藍營核心幕僚代表人物之一等,而外界則可能只有在馬王政爭、太陽花學運及「馬習會」等近年來台灣幾件政治大事中,才聽到他的名字出現。但其實私底下的蕭旭岑平時鮮少談論政治,愛樂成癡的他還有另一個斜槓身分-「資深愛樂者」,國內古典音樂領域專業樂評人。
身處在諱莫如深、爾虞我詐的複雜政治環境中,過去蕭旭岑是站在第一線現場提筆採訪的「觀察者」,踏入政壇轉換身份後,他是身歷其境進入權力堡壘及風暴核心的「親身參與者」。不管職業角色如何變化,唯一不變的,是他一直所深愛的古典音樂。
聆聽古典樂不僅僅是蕭旭岑的心靈寄託,更是他之所以能夠在既熱鬧又寂靜的政治喧囂聲中,依舊可以保有一顆純粹初心,堅定信念、堅持作對的事,如同歷經百年孤寂反覆洗鍊、沉澱,再流傳至今的一首首偉大樂曲樂章,成為人生自我惕勵的一股重要精神力量。
談到與古典音樂結緣,要從蕭旭岑小學2年級開始說起,他的母親雖是小學教師,卻不要求小孩要參加國英數學等課業輔導,而是堅信孩子從小接觸及學習音樂、藝術等,對未來成長很有幫助。只不過,國中叛逆時期,啟發蕭旭岑的不是古典樂,而是聽《槍與玫瑰》(Guns N' Roses )、《U2樂團》等西方搖滾樂。
直到上了大學後,某次聽到室友在播放「樂聖」貝多芬的《第5號命運交響曲》,暗示著「向命運挑戰永不妥協」對比強烈的旋律,就像是一道電流貫穿全身,頓時讓才剛成年,仍對未來充滿徬徨未知及侷促不安的蕭旭岑,找到心靈寄託,自此深深地踏進古典音樂聖堂而不可自拔,在眾多偉大作曲名家中,充滿激烈力量及熱情等獨特風格的貝多芬,更是他至今仍最喜愛的作曲家。過去撰寫樂評時,蕭曾以「甚至我們可以說,古往今來,世界上有許多音樂家,以及,貝多芬」,來總結貝多芬之於他所存在的地位及意義。
回憶這段「愛上」貝多芬的過程,蕭旭岑曾在文章中寫道:「在人生轉折處,貝多芬給我力量。年少時,無以應對家庭牽扯羈絆,無法抬頭直視前方,彼時靈魂是孱弱的;若非遇到搖滾樂,可能早已被摧毀殆盡,搖滾樂撐起我的身心靈,讓我以勉強的勇敢,一次又一次躲回軀殼,那是一段苦撐待變的時期,直到19歲,真正點燃我的燭光的,正是貝多芬。」
非音樂科班出身,小時候只學過6年鋼琴的蕭旭岑,憑藉著對古典樂的愛好及鑽研,如今已是國內古典音樂領域頗負名氣的專業樂評人。2007年開始,他每月固定為目前台灣碩果僅存的專業古典音樂雜誌《Muzik》撰寫樂評,以「資深愛樂者」身分,向讀者們介紹大大小小的音樂會、評論唱片等。
2019年底,受到《台灣醒報》邀請,他另開設《蕭旭岑談音樂》專欄,評論音樂的類型更加廣泛,從古典樂、爵士樂寫到搖滾樂,從介紹巴哈、舒伯特、布拉姆斯,一路談到現代的美國民歌搖滾教父Bob Dylan、日本動畫音樂大師宮崎駿、台灣創作歌手陳綺貞等,不談晦澀難懂的樂理或解析樂句,而是分享自己最真切的心得感想。
「貝多芬不只是音樂,更是人類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蕭旭岑說,貝多芬在創作最後幾首鋼琴奏鳴曲時,雙耳已完全聽不到音樂,但他腦海中的音符及感官卻更為深刻,遠遠地超越了他的時代。這些音樂都是貝多芬腦海與內心激盪的聲音,「最偉大的音樂源自寂靜無聲,當貝多芬被迫阻絕了外在的聲音,他內在湧現的聲音,沛然莫之能禦。」
蕭旭岑舉例,當時因不滿拿破崙稱帝,貝多芬憤而將原本要獻給他所欽佩的拿破崙的作品,改為紀念一位「英雄」人物,成就流傳至今偉大不凡的《英雄交響曲》。他認為,聽貝多芬作曲的音樂,除了融合古典時期過渡到浪漫主義樂派時期的特色,更可感知感受到貝多芬即使生活備受壓迫,仍欲透過他譜寫的一首首作品,展現其強調個人主義及堅毅不拔的精神,彰顯了人類如何透過意志力來克服許多難關。
去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適逢新冠疫情蔓延全球,人心恐慌不定。蕭旭岑為此特地撰寫多篇專文,談在瘟疫肆虐下,貝多芬如何給人力量?衝撞命運後,下一步要如何走向光明?他說,貝多芬的第31號鋼琴奏鳴曲,是貝多芬所有作品中,精神力量最純粹、最激勵人心,最能呈現「從谷底走向光明」的偉大篇章,有種讓人奮起向上的驅動力,彷彿黑暗中的一盞燭光,讓人頓生信心,永世難忘。
「突如其來的瘟疫不只震撼人心,影響經濟,連同人類最珍貴的精神文明,也毫不猶豫地衝撞著。在瘟疫橫行時刻,能夠鼓舞人心,對抗病毒的,大概也就是貝多芬了!」蕭旭岑說,貝多芬最後一首弦樂四重奏(第十六號op.135),尤其是最後一個樂章,貝多芬在樂章的開頭標註了這麼幾個字:「Der schwergefasste Entschluss(莊嚴而沉重的決定/難以下的決定)」。這個樂章的動機,貝多芬寫著:「Muss es sein? (非如此不可嗎?) Es muss sein! (非如此不可!)」
而這段樂章還曾被作家米蘭‧昆德拉收錄在小說《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之中。當特麗莎離開蘇黎士、離開托馬斯,回到了布拉格。托馬斯向醫院院長提辭呈,表示自己得馬上回布拉格(和特麗莎在一起)。院長生氣了,托瑪斯聳聳肩,他對院長說的話,就是借用貝多芬最後一首四重奏op.135第四樂章的動機:「Es muss sein. Es muss sein.」(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所幸,瑞士籍醫院院長也是一位貝多芬迷,他平靜地笑著以貝多芬的旋律問托馬斯:「Muss es sein? 」(非如此不可嗎?) 托瑪斯則再說了一次:「Es muss sein! 」(非如此不可!)
蕭旭岑表示,從19歲聆聽這首偉大的作品後,每次遇到人生重大抉擇時,只要是認為自己是做了正確的事,他腦中就會響起op.135終樂章這段旋律,然後問自己:「Muss es sein? (非如此不可嗎?)」,「Es muss sein. Es muss sein.!」( 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讓他不害怕鄉愿,依然可以在喧囂中靜下心來思考問題的「本質」是什麼?
而這或許也正是為何當去年新冠疫情爆發防疫之初,蕭旭岑之所以敢屢屢跳出來「逆時中」,包括對「小明」返台的人權議題發聲、撰文呼籲國人《不要再稱武漢病毒了!》,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重要原因。對此,他說即便外面的聲音很大聲,但只要聆聽貝多芬的音樂,就能讓人心思清明更加純粹,堅定信念,繼續堅持走對的路、守護該守護的價值,而不致心生徬徨。
「貝多芬是永遠巨大的一個人!」蕭旭岑認為,從昆德拉的小說,可以窺見貝多芬的力量。人生於世,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總會有前人,透過各種形式,書本、繪畫、影像,乃至音樂,告訴後人:人的意志與持續的奮鬥,可以超越一切苦厄。即使一時困頓,仍能不屈不撓,「非如此不可!對我來說,貝多芬一直是這樣的存在」。
●【基隆走春趣】一窺和平島最老媽祖廟風華! 百元漁港嘗鮮、船廠美拍玩透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