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推動漁電共生。(邱家琳攝)
在推廣漁電共生的過程,農委會水產試驗所面臨許多挑戰,不僅要消除生態疑慮、顧及養殖漁民的工作權,同時案場也要符合農委會的規範,太陽能板建蔽率只能在40%以下、漁獲量則要維持70%以上,技術門檻相當高。不過,水試所從2019年起陸續完成文蛤、虱目魚、吳郭魚、泰國蝦、金目鱸、白蝦等6種試驗,發現多數魚蝦產量不受太陽光電設施影響。
水試所今年預計還會完成石斑、七星鱸的試驗,明年則完成午仔魚與烏魚,希望可累積台灣10大養殖物種的試驗成果,持續推動漁電共生發展。針對目前6種試驗結果,水試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主任葉信利指出,除了文蛤產量稍受影響外,其他魚蝦都沒有很大差異,文蛤產量仍符合70%規範,但法規是低標,他們還是希望文蛤產量未來可以超過90%或達到100%。
葉信利也提到,水溫超過32度,對所有養殖生物的成長都不好,台灣夏天的養殖池水溫常超過32度,裝設太陽能板反而有遮陽效果,可以讓水溫穩定,冬天還能擋風保暖。文蛤產量受影響,與文蛤餌料是微細藻類有關,微細藻類需要光合作用,夏天雖成長得好,但冬天成長較緩,整體下來,文蛤產量便無法達到90%以上。
對水試所來說,漁電共生的試驗重點不只是維持漁獲量,也要降低對曬池、整池與收成作業的影響。根據檢測結果顯示,養殖池裝設太陽能板後,若透過新的曬池與整池方法,氧化還原電位、電導度、酸鹼值、溶氧量等水質與土壤參數,跟原本沒有裝設太陽能板的曬池、整池效果無太大差異,至於成本的部分,也沒有增加多少費用,僅作業時間拉長4天左右。
在設計漁電共生的養殖池前,需要先考量日後的捕撈作業。若是浮動式太陽光電設施,需採用固定在堤岸上的形式,便不會影響捕撈;立柱式太陽光電設施目前建議養文蛤,只要柱子之間的距離相隔6公尺以上,捕撈機械就能進行操作;另個方式是將養殖池設計為高低池,當水排放出去,讓魚蝦進入深處,就能捕撈。
漁電共生的發展,並不是一路順遂,經歷很多嘗試與挑戰。對此,葉信利感性說道,水產養殖與綠能原本是八輩子湊不上一塊的產業,因國家能源政策,有機會搭在一塊,這對雙方而言,都是很大的挑戰,但他認為,無論是從養殖或能源的角度來看,漁電共生都是很好的模式,養殖管理技術可以藉此升級,邁向自動化、智慧化發展,發電的利潤也能回饋給養殖業者。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延伸閱讀】
● 電動車迷崩潰!台北市、彰化、屏東「2020 新購補助」一毛不給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