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6艘「康定級」拉法葉巡防艦,將從2022年起編列預算300億餘元,將中科院「迅聯」防空系統納入戰鬥系統並進行性能提升。(國防部提供)
海軍6艘「康定級」的拉法葉巡防艦將從2022年起,編列預算300億餘元進行中科院「迅聯」防空系統納入戰鬥系統並進行性能提升。據指出,該項性能提升案雖是系統整合與MK41垂直發射系統裝入的艦體結構工程,但是全案另個關鍵,採用中科院的PESA被動式相列雷達系統,亦將面臨與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同樣的問題,或是將防空系統與原有雷達系統整合並進行效能提升,則有待海劍二防空飛彈通過作戰測試後,再就相關技術進行規劃。
據指出,海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在相列雷達部分,海軍訂出的規格是系統總重量不得超過150噸,為了讓相列雷達能安裝於雷達塔內,每面的相列雷達不能超過1.8噸,且總電力負荷不超過1,162KW,雖然海軍規劃拉法葉巡防艦性能提升後,MK41垂直發射系統規劃也能發射海弓三與海劍二兩款的艦載防空飛彈,但是這兩款防空飛彈都是以「迅聯」系統結合相列雷達進行各項作戰測試,因此如何將全套系統放入拉法葉軍艦內,就是關鍵所在。
據了解,中科院研製的相列雷達,以天弓三型防空飛彈系統的相列雷達為例,要偵測到500公里以上的距離並不是問題,但是要很強的電力才能達成,相對的這些搭配設備的體積與重量就很重;再者,海劍二防空飛彈2014年7月首次安裝於濟陽級的淮陽號(FFG-937),出海進行海上測試時,當時相列雷達安裝在直昇機庫上方位置,但相列雷達所需的相關設備與電力系統,把兩個直升機庫塞的滿滿。
雖然隨著「迅聯專案」的進行,中科院也結合國內六家廠商技術將相列雷達系統減重與體積縮小而不影響其各項偵蒐與射控功能,但是與海軍所訂出的規格還是有一段距離。
據指出,海劍二防空飛彈去年在今年上半年要以自製的垂直發射系統,在海上進行作戰測試,若無意外應可通過作戰測試。雖海弓三與海劍二兩款防空飛彈都陸續通過作戰測評,但是相列雷達的規格是否能達到海軍的作戰需求,海軍規劃在今年內選擇出解決方案。
因拉法葉軍艦性能提升案,在2022年要啟動,若相列雷達系統無法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海軍只能先選擇用現有系統與迅聯防空系統先進行整合後,再作下階段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