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京觀察站:如果我是蔡英文、習近平

范疇 2017年01月19日 00:02:00
川普上任,台灣不是唯一的焦慮方。全世界都在焦慮。(畫面合成)

川普上任,台灣不是唯一的焦慮方。全世界都在焦慮。(畫面合成)

當北京碰上紐約

 

川普上任,台灣不是唯一的焦慮方。全世界都在焦慮,因為他要以一種交易家的風格敲擊舊常態,建立新常態,美國過去的那種裝腔作勢,外交和威權互用的國際操作手法將成為過去式,取而代之的是曼哈頓、尤其是布魯克林區的直通通交道方式,濃縮為一句話,那就是「你要,還是不要」?這種生存和競爭文化,只有在布魯克林生活過、華爾街生存過、或在曼哈頓中城區猶太店裡買過東西的人,才能體會和適應。舉一個小例子,或許能更清楚的傳達這裡要傳達的訊息。在曼哈頓街頭如果行人闖紅燈,不然他會得到一個尖銳的「叭叭」聲,不然駕駛就會探出頭來吼一句:老兄,你買了保險嗎?一位紐約作家曾經總結過:紐約人天天都在憤怒狀態中,但紐約人直接,誰也不願意把今天的憤怒帶回家,他一定會找個方式把怒氣移交到另一人的身上,變成那個人的怒氣,誰接到最後一棒誰倒楣。各位,川普的特質就像是一位典型的在商場瘋狂競爭過的紐約布魯克林人。

 

歐洲政治家會覺得不習慣這種風格,中國領導人更是從跟美國打交道以來,沒見過這種味道的對手。從毛澤東、周恩來見尼克森、季辛吉,一直到鄧小平和雷根總統談判,以及後來所有的中國領導人和美國領袖打交道,總結的經驗都是美國作為世界領袖,雖然政治上一定也是說一套做一套,雖然笑臉背後總一定有刀,但至少過程中是有端倪可尋的,外交上那一套做作是不會少的。但習近平還不知道的是,中國那一套外柔內剛和外剛內柔並用的套路,用在川普白宮新團隊身上是無效的。川普在美國對外政治上是個新物種,老一代的毛鄧由於有過白手起家的豐富經驗,或許還能知其一二,但繼承江山而來的二代,除非當下重組認知結構,否則是會誤判連連的。打個不甚恰當的比方,這就像台灣繼承家業的富二代,如果碰上和郭台銘做生意,其挫折感是可想而知的。

 

急切和保守之間,時機才是一切

 

形勢逼人而來,台灣此刻不得走錯一步,因此這裡就直話直說了,希望被得罪者不要介意,我們為的都是台灣的前途。小英總統的國安團隊,如果還有這個團隊的話,若還處在「剪刀石頭布」的美中台關係的算計思維下,極有可能在過於急切或者過於保守的反覆中,導致台灣被置於非常不利的位置上,甚至導致擦槍走火。請注意,這兒說的包含了「過於急切」和「過於保守」兩種狀況; 急切和保守之間,時機才是一切(Timing Is Everything)。而要切實的掌握Timing, 有幾件功課必須做好做足:(一)真正去體會創業家看世界的格局;(二)徹底了解交易家的心態和技能;(三)徹底深入體會甚至體諒習近平作為紅二代的心境以及他在中共十九大前後的困難處境;(四)中國經濟的真實壓力;(五)川普團隊對舊常態(現有的美國秩序)的憎惡程度和理由;(六)川普團隊對於新常態(新的以美國為首的世界秩序)的圖像。

 

台灣必須徹底深入體會甚至體諒習近平作為紅二代的心境以及他在中共十九大前後的困難處境。(湯森路透)

 

溫吞吞的國際政治理論,得先放到一邊

 

話再說白一點:那種溫吞吞的國際政治理論,即使不拋棄,至少也得先放到一邊,以2017年的現實為起點,來思考未來八年的「川普世界觀」和「川普走向」;若還是拿著過去三十年的「美中台關係」或「兩岸關係」為基礎來做分析,台灣人可能某天早上突然發現,台灣這條船的錨已經被別人釘死了,或者船上那本來就很小的引擎被拆掉了,而只能別無選擇的隨波逐流。換句話說,小英政府得跳出盒子思考,不要拿過去國民黨在美中台關係上的經驗為對比,也不要參照民進黨過去和美國政界打交道的經驗,而要把今天作為起點,由5年、10年後的未來世界,倒推回來評估現在。如果學者們一定要拿某種「歷史感」作為參照座標,坦白說,與其拿過去三十年的國際關係為參照座標,還不如拿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的重商主義作為座標,這樣事態可能還看得更明晰一些。

 

別把過程誤會為目的

 

毫無疑問的,川普團隊的共同核心信念如下:美國國力已經因為舊常態而下降,若要保持霸權,必須打破舊常態,建立新常態;打破舊常態的槓桿點在改變美中關係,而改變美中關係的槓桿點在台灣議題。這裡要懂得的一點是,槓桿點只在撬動現狀的過程中有用,一旦達到目的後(或交易完成、新常態穩固後),槓桿就不再是槓桿。槓桿點自己必須清楚的一點是,你不是目的,而是過程;這道理,對中國和台灣一體適用。從川普的世界新常態的尺度來看,中國就是槓桿點;從美中新常態的尺度來看,台灣就是槓桿點。

 

川普要打破舊常態,建立新常態,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過美中關係,最大的槓桿點就是台灣。(湯森路透)

 

當下,對川普團隊的世界觀的想定,細數起來恐怕不下幾十種,全球各個國家的各個政派,都在以自己對「美國」的理解還有二戰以來的國際政治經驗,猜想川普究竟「想做什麼」。有時,極端的想定才可以讓人們面對現實,逼出一些自己過去「想都不敢想」的看事情角度。「極端」二字用於川普,大概沒人會反對,因此,以下提出一個極端的想定,作為供大家跳出盒子思考的基礎。請繫好安全帶,因為,那真的很極端。

 

極端的想定 -關鍵時刻絕不手軟的美國

 

先回顧一下前文所提出的三點假設:(一)川普要打破舊常態,建立新常態,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過美中關係,最大的槓桿點就是台灣。(二)川普的新常態就是美國在經濟上、軍事上重返世界第一,越快越好,順我者昌、逆我者辱。(三)重整世界秩序的最好方式不是文攻武嚇,而是大家坐到我的談判桌上來做交易;只要接受我美國的老大地位,沒有不可交易之事。

 

得再提醒一次的是,中國,只是川普「美國第一」的槓桿點,他是個生意人,我不覺得他對中國有特別大的惡感,或對中國的民主自由有任何的使命感,當然更不會對台灣的前途有任何的使命感。在特定的形勢下,搞不好某一天他對德國領袖的惡感會更超乎他對中國領袖的惡感。例如,當有一天德國的歐盟政策妨礙到他的「美國第一」的目標的時候。

 

在「美國第一」的霸權思維下,美國在關鍵時刻從來不手軟。例如,當美國的經濟進入二戰後最大蕭條期的時候,1985年雷根總統強迫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簽下廣場協議(Plaza Accord),日圓迅速在兩年之內升值51%,德、法、英的幣值雖然也升,但沒有日本那麼慘。究竟西方國家之間比較親,美國又在1987年簽下「羅浮協議」(Louvre Accord),協助法德英幣值脫離困境,而日本卻因此進入了「失落的二十年」,至今無法恢復。

 

在關鍵時刻,美國沒有那些外交上文謅謅的一套,幹了就是。再往前,1971年尼克森突然單方宣布美國退出二戰後布萊特森林協議(Bretton Woods)的金本位制,美元與黃金脫鉤,兩年內全球貨幣都被迫和金本位脫鉤,這動作帶來美國的美元霸權一直至今。

 

政治上,尼克森派季辛吉1971年秘密訪中,實施聯中制俄的全球大戰略,這是個連美國國會事前都不知道的「黑天鵝」動作,十餘年後導致蘇聯解體。台灣,也在這大背景下變成今天這樣。

 

請問,以上的「美國第一」動作中,有任何「民主自由法治」的考慮嗎?有任何人權的普世價值考慮嗎?做強迫性的快速交易,不是川普的特權,而是任何美國總統的特權。文謅謅、慢吞吞的外交,只有在美國確定自己第一的地位穩固的時刻,才會是原則。川普,不過是直通通的大嘴巴說出來罷了。

 

川普只是想重返第一,並不是想賠進美國打爛全世界。(湯森路透)

 

四招重返「美國第一」

 

好,如果假設川普團隊決定在五年之內重返「美國第一」,而在今天世界經濟整體敗壞、ISIS 當道,中國又是最大絆腳石的現實條件之下,川普會怎麼做?能怎麼做?

 

從川普已經公布的政策方向中,一條極端的路線可以想定如下:

 

川普只是想重返第一,並不是想賠進美國打爛全世界。在當今世界壓力還有各自的國內問題下,美國和中國都沒能力打一場戰爭。至於代理戰爭,例如通過台灣議題、南海議題,使得代理人(日本、台灣、南海諸國)去打一場局部戰爭,引起美中直接戰爭的風險還是太大。因此,通過貿易戰、金融戰而使中國屈服乃上上之選。

 

如果中國不吃這一套,狠手就是令中國內部的經濟「內爆」(implosion)以導致其政治內爆。例如,通過半強迫半吸引國際企業投資由中國轉向美國(降稅、提高關稅、查美國企業國外稅等等),聯準會連續加息一直到人民幣崩潰為止。「正常思維」的人說,連續升息是「七傷拳」,也會打到美國自己,況且今年三月美國政府又再次達到債務上限,已沒本錢大幅連續升息,但那是正常思維。如果川普白宮拿出當年黃金脫鉤或廣場協議的狠勁,強迫其「友邦」購入聯準會資產倉庫中的爛貨(例如2008年次貸危機前後,中國還是友邦時,就強迫中國買入至少4000億美元與「房地美\房利美」,Fannie Mae/Fredie Mac有關的問題債務),以擴大美國政府財政的餘地,再加上企業降稅以緩衝升息後的利息支出,那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如此,通過快速連續升息,美國可以搜刮全球一次,並使中國內爆。

 

新興國家的幣值也必定大貶,這會嚴重威脅到中國對美國、歐盟的出口競爭力,因為中國對這些先進地區的出口多為低端的消費品,可替代性很大。加上進口原料變貴,外資大搬家,中國經濟不硬著陸也難。在中共十九大、二十大的政改壓力下,經濟硬著陸一定帶來政治硬著陸,中國發展可能倒退10年。

 

在中共十九大、二十大的政改壓力下,經濟硬著陸一定帶來政治硬著陸,中國發展可能倒退10年。(湯森路透)

 

退出(至少暫時)全球排碳條約,全面開放國內石油開採(包括頁岩油),很快成為石油輸出大國,通過影響世界油價的收放,拉攏或打擊中東國家,對俄國示好以聯俄制中,打擊ISIS的最大財源-石油收入。同時,通過某種對南海石油航道的控制,收緊中國石油的進口方便性。中國的戰略石油儲備量不超過90天,還怎麼打仗?每天穿梭在中國大陸路上運送食物、貨品的數百萬輛卡車,還開不開?運送數億人的鐵道系統,還通不通?

 

政不厭賤

 

以上的極端想定,是不是賤招?當然是賤招。但是當年的無預警美元和黃金脫鉤不是賤招?廣場協議強迫日圓瞬間升值51%不是賤招?2008年前後強迫各國購入美國壞帳不是賤招?如果孫子兵法的「兵不厭詐」你認為是對的,那麼為什麼「政不厭賤」就是不對的?

 

如果以上事件發生,台灣內討厭中國的人,先不要高興。因為,若果中國產生泥石流,不論是經濟上的還是政治上的,首當其衝的就是台灣。若是洪水般的泥石流,台灣島被淹沒都有可能。

 

如果我是蔡英文

 

台灣人有很多問題,但有一個特質我認為是最寶貴的,我稱之為「平民三精神」,那就是:誰怕誰?人不能欺負人。永遠不完全相信權威。這種平民精神,應該一體適用在國民黨、共產黨、(美國)共和黨身上;是的,也必須適用在今天執政台灣的民進黨身上。接下來,共和黨的川普會持續的以台灣(還有南海)為槓桿來解決美國和中國的世紀大關係,直至他達到目的或走不下去為止。台灣得沉得住氣,不能用膝蓋式的「善惡判斷」來對應接下來的千變萬化態勢,而應該把持住上述的「平民三精神」冷靜平衡以對。

 

在「政不厭賤」的原理下,如果中共通過經濟和政治騷擾就能讓台灣內爆,中共也沒必要通過武力來收服台灣。因此,台灣社會必須懂得站穩腳步,每一分精力都要用來精實自己,而不能浪費在諸如解放軍麾下的「環球時報」的文攻或什麼「軍機繞台」的武嚇。那些都是假的,只是台灣人自己的眼障重;真實的,只有中美日的關係動態。除了把台灣用作它的民族主義執政口實之外,台灣對當前的中共真的沒有那麼重要。民進黨的存在,其實是中共持續執政合理性的最大來源之一,因此,民進黨要會收,也要會放;只有在探戈當中,台灣才有最大的揮灑空間。

 

抓好停利點和止損點

 

這場「以台灣為槓桿進行的美中爭霸賽」何時結束?沒人知道。但在上述的大局分析下,台灣必須想好自己的停利點和止損點。個人覺得停利點有二,其一就是「迫使」美國與台灣在12個月內簽下FTA, 當然台灣也必須有所回報(川普只做交易,記得嗎?),那就是以具體行動獎勵台灣大企業到美國投資、創造就業。例如,郭台銘先生對川普的投資就業承諾,被日本的孫正義「代表」了,就是台灣的損失。台塑集團已經決定進軍美國頁岩油行業,應該也要對美台FTA的成形做出貢獻。

 

第二級停利點,就是「促使」美國政府正式承認台海兩岸分治的事實。這點,其實北京也是默認的;美國的正式承諾,撇開中共的面子問題,其實是大大有助於亞洲和平,也就是有助於世界和平。正式承認分治地位的方式也有很多,台灣也必須跳出盒子思考,保持給美國的名目彈性。

 

停損點,就是台灣在必要的時刻,也要勇敢的對白宮說NO, 借你用一下可以,但是台灣不會接受最終變成美國和中國交換利益的棋子。尤其,台灣不會打代理戰爭。

 

如果我是習近平

 

17年底的中共十九大,乃未來中國百年命運的十字路口,過了這村,可能就沒這店了。雖然在16年六中全會中已經確立「習核心」的地位,但我總感覺解放軍還是最大的關鍵。這種感覺,基於一個最原始、最根本的「中國特色原理」,那就是「江山觀」-誰打下的天下誰就該至少做一次主。試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餘年來,開國元勳老一代做過主,江、胡等談不上紅色嫡系的「職業經理人派」也做過主,現在是「紅二代」作主,但這「紅二代」究竟只是政治層面的紅二代,而非解放軍內的紅二代。一輩子做軍人的紅二代,請問,他們的成就感、江山感落在哪裡?不就落在「和日本、美國幹一場」上嗎?

 

在當下「川普黑天鵝」的效應下,請問,如果你是解放軍中根正苗紅的二代,你會不會感覺 「揚眉吐氣作主」的時機終於到來了?這對解放軍是一次天賜的良機,是他們的天大誘惑,但恰恰也是習近平的大壓力。最重要的是,這個道理美國人懂,歐洲人懂,俄國也懂。大家都在看習近平頂不頂得住來自解放軍的壓力。對美、歐、日來講,A計畫是不武,但對俄國來講,A計畫(至少心理上不排除)就是美日中動武。

 

戰機頂進第二島鏈,航母開進南海,究竟是政治紅二代習近平的直接意思,還是解放軍內紅二代的意思?如果真相是前者,那,用台灣俗語來說,「事情就大條了」,如果真相是後者,那事態就還有轉圜的餘地。世人還在等待下一步的現象,看看鄧小平的遺言「韜光養晦」是否還有那麼一點作用,看看習核心究竟是在哪一種方向上存在。

 

戰機頂進第二島鏈,航母開進南海如果是習近平的意思,那事情就大調條了。(湯森路透)

 

只有演變  沒有復興

 

最後一句衷心之言,把「中國的偉大復興」這句話改為「中國的偉大演變」吧。「復興」是個向後看的概念,往後面復興到哪裡去?文革嗎?國民政府嗎?大清嗎?五代十國嗎?漢唐嗎?秦始皇帝嗎?相反的,「演變」是個往前看的概念,而且它是容錯納新的,三十年後的世界和中國,誰知道長什麼樣?只有「演變」的概念可以包容過去的錯誤、容納未來的任何創新。世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都會歡迎一個演變的中國,而會害怕一個復興的中國,這包括了對中國命運至為關鍵的中南半島、南海諸國。得失之間,應該不難判斷。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

 

關鍵字: 范疇 川普 政不厭賤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