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清德拍板三接環評】「搶救藻礁」時間軸總整理 爭議始末一次看懂

上報快訊/張皓 2021年03月03日 21:40:00
「珍愛藻礁」公投連署二階段已達標,至於「搶救藻礁」的始末為何,請看《上報》的深度報導。(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提供)

「珍愛藻礁」公投連署二階段已達標,至於「搶救藻礁」的始末為何,請看《上報》的深度報導。(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提供)

「珍愛藻礁」公投連署2日發布最新消息,連假後一天收到共26箱公投連署書,連署書已達36萬7864份,成功達標35萬份的安全門檻。搶救藻礁聯盟表示,目標繼續力拼3月16日第二階段連署截止日前達50萬份,經濟部對此回應表示尊重,並強調現階段已縮小開發範圍,避免影響藻礁生態。至於「搶救藻礁」的始末為何,請看《上報》的深度報導。

 

 

先了解藻礁是什麼?

 

碳定大潭藻礁已有7600年歷史,藻礁是以無節或殼狀珊瑚藻為主要的造礁生物,經由其體內鈣化作用沉積碳酸鈣所建造形成之生物礁體。而大潭區域的殼狀珊瑚藻是比例最高,藻礁礁體有70–90%的組成是珊瑚藻。與珊瑚礁不同的是,珊瑚礁1年可成長1公分,但藻礁生長速度依學者估計為一年0.1cm,十年僅長1cm,生長速度較珊瑚礁慢。

 

桃園藻礁是全世界在淺灘上最大的一個藻礁生態系統,查閱外文文獻後發現,藻礁目前只有在地中海、挪威、以及巴西一些區域很小塊環礁,但桃園就擁有27公里藻礁海岸,其中,桃園觀音大潭藻礁是全球少數僅存的現生淺海藻礁,豐富生態養育近百種生物,包括保育類的柴山多杯孔珊瑚、綠蠵龜、台灣白海豚等,獲國際保育組織Mission Blue列為東亞第一個生態希望熱點,因此藻礁也有「生物的育嬰房」的美稱。

 

 

「生物育嬰房」的浩劫

 

1983年12月23日,桃園觀音大潭新村的鎘米事件爆發,高銀化工主要生產塑膠安定劑,以進口鎘條為原料,但在反應不完全時,會有含鎘廢水排出。這些廢水汙染附近灌溉水源,鎘再從灌溉水進入稻米中。鎘毒無色無味無臭難以覺察,雖然1983年雖被視為台灣鎘米的初始年,事實上在這之前「鎘」早已遍布桃園田土。

 

1998年,戴昌鳳、柯金源發現大潭海岸礁體為藻類造礁,全國最壯麗的藻礁群第一次被發現,但因政府認為大潭地區在土地污染下,只能用於成立工業區,1992年設立大潭濱海工業區、1999年設立觀塘工業區,並在2000年通過專用港的開發,過去的工程都在藻礁上進行,讓27公里的藻礁,75%範圍被嚴重破壞。

 

 

1999年:中油建三接開端

 

為推動使用天然氣替代核能,中油預計在桃園觀塘工業區興建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增設天然氣輸送管線就近供電。觀塘第三接收站自1999年通過環評後,中油便開始著手於填海造陸規畫。根據中油所提出之方案,原開發方案是預計將232公頃的觀塘海岸線全面填平,其中包含大潭電廠與第三接收站設立九個儲氣槽,但因環保團體的抗爭,而暫時妥協。

 

中油三接就在藻礁生態區的旁邊,將對生態造成破壞。(陳妍蒨提供)

 

 

2014~2016年:政府護藻礁

 

2014年7月7日:桃園縣政府針對觀新藻礁約4公里區域,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劃定野生動物保護區及重要棲息環境,稱為桃園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

 

2015年4月:桃園市長鄭文燦承諾藻礁進入教材,爭取3億設藻礁及海洋生態保育管。

 

2016年7月:桃園市長鄭文燦承諾要把觀新藻礁畫為自然地景,興建藻礁生態教室。

 

 

2017~2018年:中油三接重啟 環評強渡關山

 

2017年:中油買下東鼎公司取得觀塘工業區的開發權,重新開啟延後近20年的開發計畫。中油預計在觀塘工業區新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預估2025年完工,2022年10月起供應台電大潭電廠新增燃氣機組所需天然氣,確保北部電力供應穩定、減少空汙。

 

中油計畫在大潭藻礁建三接的工業港,工業港的建蓋範圍達900公頃,將覆蓋大潭藻礁約230公頃的藻礁面積。所施作的工業港剛好位於桃園藻礁南邊7公里健康藻礁的中間區域,所帶來的港區突堤效應,將造成南北兩邊的藻礁區域泥沙淤積更為嚴重,進而危害白玉藻礁及觀新藻礁生態。

 

2018年1月12日:中油因環保團體長年抗爭下而妥協,自主提出「迴避替代方案」,將其開發面積限縮至23公頃,且規畫涉及G1區的氣化區及管線聯通區,移至工業港及儲槽區,為避免對生態早成嚴重衝擊。

 

然而,卻遭環團與學者質疑,「迴避替代方案」的工業區與工業港其實並沒有因此縮減,反而將原先工業港開發計畫往外推移20公尺,並設置兩座儲槽區與氣化區,整體開發面積比以往更多,質疑中油的替代方案是欺騙民眾。

 

2018年3月,在學者們的爭取之下,大潭藻礁探勘團隊成立,第一次大規模地要來了解藻礁生態與當地聚落的關係,希望可以趕上環評出來之前對該地進行了解。探勘中發現大潭地區的螃蟹種類是國家公園等級、保育類生物和一級保育類的柴山多杯孔珊瑚,並且可以幫助桃園當地生計。

 

2018年7月:在環團、探勘學者等強烈反對下,環評案專案小組以「開發案恐破壞大潭藻礁」為由退回;之後幾次會議,也都有達不到共識或出席人數不足流會等問題。

 

 

賴清德指示:三接環評盡速過關

 

2018年10月5日:時任行政院長賴清德指示,希望三接環評盡速過關,更提出「三接換深澳」,表示如果行政院環保署通過三接,天然氣發電能滿足電力需求,行政院會同意經濟部重新評估要不要興建深澳發電廠。

 

 

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立即請辭

 

2018年10月8日:環評大會上絕大多數的民間專家委員拒絕出席以示抗議,7位官派委員出席,3名民間委員中更有2位投下廢票,最後就在官派委員人數優勢下,環評案於一片質疑聲浪中強度關山,正式通過,讓外界灰心直呼是「環評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時任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接到消息後,立即請辭。

 

圖為中油公司提出的觀塘第三接收站「迴避替代方案」政策,將氣化區及管線聯通區,移至工業港及儲槽區,目的為減少天然氣對藻礁的汙染。(取自「觀塘工業區(港)開發計畫迴避替代方案」報告書)

 

 

2020~2021年:搶救藻礁 公投啟動

 

2020年3月28日:三接棧橋新建工程的工作船斷纜、擱淺,藻礁生態疑遭影響破壞,引起社會矚目,搶救藻礁再度浮上檯面。

 

2020年6月23日:月初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召集人潘忠政親自拜會蔡英文總統,一度認為「大潭藻礁的保育露出了曙光」。但中油和經濟部仍態度強硬,只願意在現址微調,不願照著環團的建議改在台北港建站。

 

搶救大潭藻礁聯盟與超過75個公民團體,決定轉而將搶救藻礁的訴求訴諸於公民權上,決定共同發起「搶救藻礁公投」並啟動聯署,希望透過人民的力量,逆轉政府錯誤的決定。

 

75個公民團體決定共同發起「搶救藻礁公投」並啟動聯署,希望透過人民的力量,逆轉政府錯誤的決定。(蔣銀珊攝)

 

2020年12月11日:第一階段連署在中選會的審議下通過,潘忠政宣布,將展開第2階段連署,第1階段連署募集到1萬多份,合格率約9成,一舉通過1932份門檻,第2階段連署難度高,需要募集到28萬9667份,目標募集到35萬份才保險,要在2021年3月16日送件給中選會。

 

2021年3月2日:已達超過35萬份安全門檻,截至目前藻礁公投小組收到的連署書已達36萬7864份。目前繼續力拼3月16日送中選會時,達40萬至50萬份。

 

2021年8月28日:若搶救藻礁公投第二階段順利通過,將與「核四商轉」、「公投綁大選」和「反萊豬」三項公投案一同登場。(藻礁公投順利達標36萬份安全門檻

 

【熱門點閱】

丁允恭桃色風波案3日開庭 丁妻揭性愛片:有些是Y女親自掌鏡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