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文化志工隊提供)
回看人類文明進展,呼嘯而過的火車及綿延彷彿無盡頭的鐵路,幾乎就是將舊世界和新世界一分為二的利刃。有了鐵路之後,世界就變了。在臺灣,鐵路是經濟的起點,也是串連工業的重要基礎建設,逾百年的臺鐵鐵道歷史,見證了這片土地的現代化發展。
鐵路很重要,然而,最初引進臺灣時,卻被視為是來自西方,想要破壞臺灣土地蘊藏靈氣的龐然怪物。清末至日本時期的臺灣古典詩重要詩人洪棄生所著的〈鐵車路〉一詩,有著如此的詩句:「……西人逞巧亦良危……混沌鑿死山靈顫……」,表達了當時人們對火車的懼怕。
恐懼無法阻擋現代化的進程,百餘年後,爬梳臺鐵的發展歷史,身為臺灣人民,我們會慶幸當初開始了鐵路建設。
西元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清廷重新啟用劉銘傳派駐臺灣;1885年,劉銘傳擔任臺灣省首任巡撫至1891年。劉銘傳深知鐵路對國防軍事及政治經濟發展的重要,就任後數次上奏朝廷,終於在兩年之後獲准在臺興建鐵路,為臺灣建立近代化的基礎。
從鋪設軌道、砌造月台、架設涵橋、開鑿隧道到各種設備保養,鐵路建設需要各種專業工程技術支援,而當時臺灣並無此類人才,因此劉銘傳即派員分赴英、德兩國,聘請工程人才來臺擔任技術顧問。
首先建設臺北—基隆線,全長20.6公里,其中工程最艱巨處為鑿通獅球嶺隧道。由於當時機械設備並不普遍,施工以原始人力為主,歷時五十二個月竣工;之後臺北—新竹線亦開始動工,全長78公里,其中以淡水河架橋施工最為艱巨,因河水湍急、河床不穩,橋墩數次被河水沖走,不斷研究改進後,歷時五年半完成。
1888年2月,劉銘傳引進德國霍亨索機車製造廠兩部蒸汽火車,分別命名為「御風號」及「騰雲號」,兩個名稱都是取「極快速」之意,時速20公里;1891年基隆—臺北間鐵路完工後,騰雲號與御風號行駛於該線路。通車這一天,圍觀民眾驚恐萬分,深怕破壞風水而避之,皆稱火車頭是「妖馬」或「火輪車」。當時的車票是以郵票代替,地名用毛筆繕寫。
之後,又自英國購入「掣電」、「超慶」、「攝景」等機車,使得機車頭數增至八部,臺灣的鐵路運輸自此邁向機械動力新領域。
1895年5月,日本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上任,8月成立臨時臺灣鐵道隊,改築基隆—臺北間的鐵道,並廢止獅球嶺線;1899年,臨時臺灣鐵道隊改制為鐵道部,制定鐵道規則,正式辦理客貨運業務。
回顧當年,樺山資紀從基隆登陸時,臺北火車站僅剩一部車頭。經日本技師徹夜修理,臨時鋪好枕木鐵軌,才恢復二地交通的運輸,但是因為路線太過陡急彎繞,車行危險度高,且機車經常發生故障,為顧及行車安全,日本人特別在列車後加掛一輛機車,以備不時之需。
甲午戰爭後,日本治理臺灣五十餘年,許多重要路線先後完成,諸如新竹到竹南、再由竹南興建山線到彰化,接著彰化到高雄港。
當時基隆到臺北間,雖然只有短短二十多公里,運費還是相當昂貴。然而,日本總督府深知鋪設鐵路對於南北運輸的重要性,於是決定開闢縱貫線。1914年,基隆至高雄間的鐵道運輸全線開通,拉近臺灣南、北間的距離,臺灣鐵路也從此邁入另一個紀元。
1945年11月1日,國民政府接收臺灣鐵路,成立臺灣鐵路管理委員會,設立主任委員,此時的臺灣鐵路飽受二次大戰戰火洗禮,滿目瘡痍,大部分的機車及車輛由於零件缺乏而無法運行,「臺灣鐵路維持不了三個月」的質疑聲四起……
沒想到,三個月後,鋼軌上的鐵輪愈滾愈越順。1948年3月1日,臺灣鐵路管理局正式成立。
太平洋戰事爆發,臺灣島遭到猛烈空襲,光復之初,臺鐵的蒸汽火車毀損頗多。之後,臺灣經濟復甦,開始進入發展階段,對於交通運輸的需求激增,臺鐵再向日本購買了載客用火車,使得蒸汽火車總數不斷增加。運輸便捷加速臺灣經濟發展,經濟快速發展又驅動交通發達,在這個階段的經濟建設中,蒸汽火車身負重任。
1960年代,臺鐵為追求更高效率,改用柴電車。隨著柴電車不斷增加,老蒸汽火車逐漸淘汰,而鐵路電氣化全面完成之後,縱貫線上就少見它冒著煙奔馳的身影。
日前,臺鐵安排DT668國王蒸汽火車及CT273蒸汽女王復出舞台,兩列蒸汽火車從花蓮站行駛到光復站,鐵軌行經處吸引眾多鐵道迷圍觀,一睹久違的蒸汽火車風采。
臺灣鐵道研究者,是目前華人鐵道領域著作最多的學者。1997年起發表鐵道畫作與鐵道圖書,2001年創辦鐵道旅行雜誌,2004年該雜誌結束(期間總共出版12期),繼續製作中文的鐵道工具書,範圍包含臺灣鐵道與國際鐵道的領域。其個人部落格與圖書序中宣示其著書理念:知識的效用在於助人,以建立中文鐵道工具書為終身職志,讓鐵道知識普及化,落實到「科普教育」。至2020年10月為止,圖書著作共有49冊。
漫畫家、作家,發願用十年的時間將臺灣文明和飲食文化畫出來。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曾任電視台專題報導記者、《天下》雜誌集團《Cheers》雜誌資深記者,現為自由撰稿人,主編過十餘本企業、公益基金會、研究或教育機構刊物,並為各大新聞媒體集團特約記者。
南北奔波的文字工作者。從小熱愛聽故事,寫故事,讀故事,而人物採訪與寫作串連三者,令人沉迷其中,樂此不疲。自由接案超過10年,人物寫作超越百篇,一篇一則生命故事,篇篇都是故事迷的療癒處方。
20年採訪編輯經驗,經手完成數十本刊物。曾任直播節目製作人,曾出版過日翻中生活實用書籍7本與個人著作,目前是獨立接案的文字工作者。
國立清華大學外語系畢業,資深文字工作者,曾任職於媒體。合著著作包括《創新x淬鍊:38件成功個案》、《成大事:改變世界的88個微行動》、《浪漫臺三線款款行系列叢書》、《關鍵影響力:金牌企業成功學》等。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