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 Daniel Silliman , The start of a long date @ Flickr, CC BY-SA 2.0.)
英國第四頻道播出的《初次約會》〈First Dates〉中,有一集是關於餐點帳單送來的那一刻,我簡直不敢看。這是一位消防員和長得像瑪麗蓮夢露的人約會。
在約會時,他發表了一些對於金錢的評論,說到也許他們不應該點龍舌蘭酒和正在喝的紅酒,因為「錢不會從樹上長出來」。當他說出這些話時,瑪麗蓮很明顯的感到震驚,她皺鼻發出一聲「噗」;我猜她認為,談錢很粗俗低劣〈我先略過這一點不批判〉。
帳單送來了,金額是 136 英鎊,而她不打算採取任何行動。他建議兩人平分,然後她賣弄風情的拒絕:「我又性感又風趣,拜託別這樣。」幾乎好像是他不懂規則,而她好意的解釋給他聽一樣。她後來拿現金支付其中的 30 英鎊。
她很明確的認為提到錢不酷。她不想考慮錢,因為她相信自己不需要這麼做。她已經拿出她認為自己擁有的籌碼,也就是「看來很性感」,因此想要對 136 英鎊的帳單繼續裝死。
一位推特使用者問:「她是活在哪一世紀?」網路上用酸言酸語轟炸瑪麗蓮,認定她享特權、性別歧視和遲鈍。然而,在 2017 年一項針對愛情與財務的調查中,有 78% 的匿名參與者表示,他們認為男人應該在異性戀第一次約會時付錢。
而且 2018 年由約會應用程式「哈朋」〈Happn〉進行的研究顯示,儘管在第一次約會時所花的平均金額是 70 英鎊,但男性花費的平均金額卻是 92 英鎊,女性則是 47 英鎊。
很明顯的,由於性別二元論變得模糊、平等之戰加劇和性向混亂的現狀,甚至在異性戀的關係中,性別也不再是決定誰出錢的唯一標記。如今,已沒有標準規定。
所以,關於約會時誰該付什麼費用的問題,究竟意味著什麼?是否總是應該分攤帳單?挑選場地的人應該付錢嗎?或是賺最多的人該付?這不像是你和朋友平均分攤帳單那麼簡單,因為約會不像和朋友聚會,約會的目的通常比敘舊更宏大。除去性別的角色,也有其他力量正在影響現代的約會──性、兩性平權與策略。
我們運用金錢和態度,作為工具以換取一夜情。異性戀者麥特 28 歲、在倫敦工作,當我問他在最近大多數的約會中,是誰出錢的,他回答:「看約會對象,這是策略。如果我認為她喜歡被呵護、想要別人為她付錢,那麼我就會抓起帳單。如果我認為這樣會冒犯她,我就會建議平分。」
麥特很自負、也很健談,健壯的肩膀、拉鍊衫和說笑能力,可以讓他輕鬆的滑向實境秀節目《愛之島》〈Love Island〉。我聽著他回想成功的約會,但我記得的是他的評論與策略;他約會時付費的方式,通常不是由多少錢或如何分攤帳單來決定。
因為:「如果我堅持付錢,就會變得很怪。和我約會的大部分女性會認為這很掃興。她們會認為我想試圖證明什麼,這對男子氣概來說會有奇怪的含意。」
約會是高風險的時刻。即使是隨意的見面,它仍然使你在一小時面對面的時光裡,將自己置於受人評論的立場。終究,大多數人都想要被評為具有吸引力。即使你感受不到對方的魅力,我打賭你仍然想要讓對方覺得你很性感、聰明與正常。我們天生就想要獲得他人認同,它讓我們想在約會時表現得很好。
我逼問麥特的「策略」,他享受約會,他很高興約會發展成性愛和更多的約會,但是他不尋求感情。他會扮演好每個女孩冀求的角色,達成他所認為的「成功的約會」〈依女孩而定,這可能代表「性」或二次約會〉,這也意味著他的行為有可塑性。就像他的外貌和談話內容,他知道他所選擇的餐廳和他是否付錢買單,全都會打造出他的形象。
「我會在約會時付一切的費用。」沃克〈Walker〉是一位 32 歲的帥氣男性。我問,這是你魅力的一部分嗎?「這是更具有魅力的簡單方式,」他回答:「很有效。」
沃克帶我體驗一場典型的約會:「永遠是我熟知的餐廳,而且如果是我不熟的餐廳,我會先自行前往確認。她到達時,我會點兩杯香檳。我會預先計畫好她可能會喜歡的調酒,點來當開胃酒。」
「然後等到晚餐的時刻來臨,我喜歡點很多共享的餐點,因為這樣更具社交性質,所以我總是點所有的前菜當成晚餐,除了邋遢的義大利麵,而且我會點一瓶酒來搭配。所以,所有的選擇都經過考量,這讓約會進行得很順利,而且她不用想到任何事。當帳單送來時,我會確保約會對象不會看到金額,因為這樣太粗俗了。」
沃克描述的完美約會令我窒息。我發現,「她不需要想到任何事」的說法大有問題。如果你主動移除約會對象的所有選擇──她們無從選擇去哪裡用餐,甚至是擺在她們眼前的飲食—而且還不讓你的約會對象看到帳單,不用否認,金錢成了控制的工具。很明顯的,我不是沃克策略的目標受眾。而且我之後心想,他是格外喜歡掌控,還是真的有魅力?我猜這依當事者的個性來決定。
「對於在倫敦生活與工作的人來說,平均分攤才公平。如果只有一方付費,會改變一段情感的權力關係。」現年 24 歲的格瑪〈Gemma〉告訴我,她總是在約會時平均分攤費用。
「我以前工作的辦公室全是女性,有個女孩和一個男生在第三次約會時,他沒全付,而是打算分攤飯錢,她說:『這很沒禮貌,我不會再和他見面了。』對於女性仍然抱持這種想法,我還記得當時我有多震驚。」
在她對於約會的描述中,格瑪是一個不尋常的性別中立者──在我訪談關於約會與金錢的大多數人中,性別會引導他們的回答。沒有人會說「如果有人為我付錢,我會主動給對方錢」,或是「我約會的預算是 20 鎊」。
性別規範和角色如此深刻的根植於我們的文化中,以至於我們無法擺脫,甚至即使我們試圖這麼做,也辦不到。現年 27 歲、在曼徹斯特約會的記帳員索菲亞〈Sophia〉,當我問她在約會上花多少錢時,就像所有其他人一樣,她的回答認同了性別的角色:「我喜歡讓男生付錢。我知道有些女孩不喜歡,但是我認為這樣很好,我感覺被款待。而且約會很貴!如果我讓他付錢,我就不會破產。」
在我提到金錢以及與同志者約會的事時,性別仍然是對話的一部分。現年 35 歲的布萊特〈Brett〉告訴我,「我認為這仍然和性別大有關係。我在同志戀人之間也會看到性別關係。當較年長的男性付費時,幾乎就像是異性戀中男性替女性付費一樣。」
與另一名女性約會的26歲女子卡拉〈Carla〉有類似的經驗。「看情況,但如果我的對象年紀大很多,那麼她就會出錢。」然後她笑著做結論:「也許年齡是新的性別?」可能是,或者也許它只是一種認知,如果你比較老,你就可能賺比較多錢,這是另一種不公平。當布萊特回憶起更多事情時,他說:「從我身邊的人看來,男人與男人的情感關係比較傾向帶來公平、平等與平衡。我們有沒說破的均一,而且從第一次約會開始就有這種傾向,帳單分拆得很公平。在我異性戀朋友的情感關係中,我並非總能見到這一點。」
約會時,金錢是用來表達意圖的許多東西之一:對我而言,它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女權主義,對於女性擁有付出金錢能力的自主性;對其他人而言,則是一種脫身之道。
「如果我不想要有第二次約會,我就傾向於付錢;那樣我就不會有罪惡感。」當克里斯〈Chris〉這麼告訴我時,突然讓我對過往幾次的約會,有了新的體會。
為什麼一個男生堅持請我吃飯,而事後完全不理會我的道謝訊息?它解釋了我心中的困惑:他在用錢減少他的罪惡感。克里斯覺得,他不再虧欠他的約會對象了;他幾乎將錢當作彌補的方式。
「花在約會上的金額,由興趣和收入決定。」專精於吸引力的心理學家溫蒂.派屈克〈Wendy Patrick〉告訴我:「經濟能力好的約會者,比較不會把花費的金額與喜歡對方的程度聯結。有預算的約會者比較容易採取策略性的花費來討人喜歡,他們將額外的金錢看作是投資情感關係。」這讓我想到沃克,以及他如何有錢去規律的約會,並且將錢花在為每個女孩準備的相同約會上。
另一位剛滿30歲的男性告訴我,他是如何學到,好約會其實不用太昂貴:「在我二十歲出頭,以為約會都得花大錢。我會預訂在海德公園〈Hyde Park〉看滾石樂團〈RollingStone〉的票,或是帶一個女生去看露天電影。」
「但我很快就明白,那些昂貴約會不會讓你達成任何目的;也許它們傳遞出錯誤的訊息,也許她們是錯誤的女生。但不論是哪一項,都讓我學到我寧願在酒吧認識女生,也不願費盡心思又花一大筆錢,和一個我並未真正了解的女生約會。」
當我約會時,我在找一個伴──我不一定要找一個賺得和我一樣多的人,但是我希望這個男生進到酒吧時,心中設想的歡樂夜晚與我的相類似。如果我的對象選擇的餐廳,讓我覺得太過高級,這會令我很反感。我們和朋友相處時,很容易與相似的人產生連結,但不幸的是,這牽涉到個人的財務狀況。
所以,不要在你沒錢的時候假裝有錢。找到某個真心喜歡你的人,絕對不是藉由外在財力因素的影響。
約會金額的高低沒有所謂的對或錯,分攤費用的方式沒有正確或錯誤:重點是在對的人身上運用對的策略。現在比起以往,更可以用自己想要的方式約會。一個想要男人負擔約會費用的女性並沒有錯,但她錯在有所期待。
自由作家和顧問,經常為《她》(ELLE)雜誌、《紅秀》(Grazia)雜誌、網路媒體「精煉二九」(Re¬nery29)和《衛報》(Guardian)等撰寫文章。從英國廣播公司(BBC)到《紐約客》(New Yorker),處處可見她的特寫文筆,她提倡消除性別工資差距,幫助改變了法律的制定。她已被《全球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雜誌評選為全球30位最具創造力的女性之一,並被《倫敦標準晚報》(EveningStandard)評為現今五位啟發人心的女性領袖之一。
曾任中央社、總統府英文編譯。譯有《人生好難,到底哪裡出問題》、《亞特蘭提斯密碼》、《路西法密碼》、《親愛的某某》、《她的私密日記》等,並與葉妍伶合譯《泛工業革命》。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