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海巡署組織機隊的挑戰

宋磊 2021年03月17日 00:00:00
海巡署評估規劃「航空分署」下轄12架定翼機,含4架洛馬C-130J型運輸機(圖為Super Hercules)及8架畢琪King Air 350ER飛機。(取自洛馬官網)

海巡署評估規劃「航空分署」下轄12架定翼機,含4架洛馬C-130J型運輸機(圖為Super Hercules)及8架畢琪King Air 350ER飛機。(取自洛馬官網)

隨著大陸軍機/軍艦頻繁擾台,軍方不分軍種均疲於奔命的應付,為此隸屬於行政院海洋委員會的海巡署,年初時提及海巡署有意成立「航空分署」的計畫,該計畫預計購買十二架定翼機、八架旋翼機,相關機種包括C-130J型運輸機、畢琪(Beechcraft)King Air 350ER飛機與直升機皆在考慮採購的範圍,預計將花費約二百五十億台幣,但因目前交通部、空勤總隊與行政院持反對意見,至少海巡未來是否建置機隊仍屬未知。

 

嚴格來說,未來海巡若成功建置機隊,可能將以遠距任務為主,尤其是協助海上船隻執法最為重要,當然因目前共軍時常擾台,空軍相關單位已疲於奔命應付,這時海巡機隊能發揮慢速機飛行時間長的優勢進行驅離,達到節省空軍主戰兵力的目的。

 

從區域的角度來論,無論是大陸海警局(China Coast Guard)、日本海上保安廳(Japan Coast Guard)、菲律賓海巡署(Philippine Coast Guard)等,均有配備數量不等的旋翼機或定翼機,其主要的任務在於協助海上船隻執法,順勢延長任務的偵巡範圍,這時台灣的海巡署若能比照辦理成立航空機隊,對於海上執法以及偵搜範圍/效率確實有提升的效果。

 

以實務面而言,海巡署若能成立機隊,無論是定翼機或旋翼機,對於應付「灰色地帶衝突」與「準軍事行為」確實較為合適,特別是在當前兩岸情勢仍未明朗的情況下,雙方仍有擦槍走火的可能,這時若能派遣海巡署的機隊應付,遠比派遣軍機更來得有彈性,至少在第一時間能緩和可能的衝突事件。

 

然而,從現實面而言,海巡署若有意組建「航空分署」,任務上相對容易與現有的機隊與軍種進行區分,尤其是海巡署若能具備長時間空中巡邏的能力,對於台灣在面對南海、西南海空監偵等任務較能適應,但相關的組成經費,仍為當前需要雙方努力達成共識的目標。

 

※作者為國家安全青年智庫研究員/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所碩士

 

關鍵字: 海巡署 機隊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

上報 Up Media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