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新舟是台灣翻轉教育推手,除「均一教育平台」外,他也創立台灣最大的公辦民營教育組織「誠致教育基金會」。(蔣銀珊攝)
第一次聽說「均一教育平台」,是在一場記者會上,當天的新聞內容裡面有許多與化學相關的專業內容,研究員見到記者們搔頭困擾著,好心地建議大家:「去看均一教育平台吧!」
我告訴方新舟這個小故事,他眼睛發亮地說:「喔,我要告訴我們高中化學的作者……。」
接著,他開始滔滔不絕說起作者生平:他們是一對夫妻,都是高中老師,知道我們要做免費教育平台後,他們主動聯絡我們,一起製作教材上傳,自己製圖……。
均一教育平台是全台灣最大的免費線上教學平台,上面有逾1萬4千支線上免費學習影片,5萬4千個學習影片搭配練習題,涵蓋國小至高中數學、自然、語文到電腦科學等科目。
海量內容,不過創辦人方新舟對每個作者都如數家珍。
方新舟是台灣「翻轉教育」的推手,除了「均一教育平台」外,他創立台灣最大的公辦民營教育組織「誠致教育基金會」,以個人力量投入教育改革,實踐自己「幫助弱勢、科學救國」的理念。
我們約在基金會見面,方新舟提早到了,工作人員在辦公室裡忙著,他一個人默默地坐在會議室裡。方新舟一生創辦事業無數,應該是個呼風喚雨的人物,本人卻是客客氣氣,微笑坐在角落,像是公園裡坐在盪鞦韆旁看著孩子們奔跑的爸爸。
他也是台灣網通產業的關鍵角色,在美國創立驛馬車網通公司,在台灣創立亞洲最大的有線ADSL晶片供應商誠致科技。並曾任數據機大廠合勤科技總經理、無線網路通訊晶片大廠雷凌科技執行長。
2010年方新舟將自己創辦的誠致科技與大學同學高榮智創辦的無線網路晶片大廠雷凌合併,他出任雷凌的執行長,隔年,雷凌被聯發科以逾182億購併,是當時國內IC設計業史上最大的購併案。
「我的願望是60歲退休,結果老天爺幫忙,我59歲就退下來了。」
59歲那一年,方新舟「如願退休」,不過,他沒料到的是自己的個性,「其實我是閒不住的人。」他承認。
他成立誠致教育基金會,開始從事社會公益工作,關懷新住民、進行「外婆橋計畫」(全額贊助台灣老師、新移民媽媽與新移民之子)。
他深深感受到,只有教育,才能真正改變弱勢的處境。一次參訪花東偏鄉學校的活動中,嚴長壽向方新舟分享了美國非營利線上教育平台「可汗學院」,可汗學院「翻轉教室」的成功故事感動了方新舟。
「翻轉教室」要求學生先在家中閱讀課程內容,再到學校與老師一同完成作業進行討論,學生與老師角色對調,在家線上學習,在學校寫作業。這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法,既可因材施教,又能彌補偏鄉學習資源的缺乏。
這不是與方新舟一直以來的夢想一樣嗎?於是,他轉身投入翻轉教育。
2012年,方新舟創立了「均一教育平台」,如今,它有超過160萬名老師與學生註冊,是台灣最大的學校。2014年,基金會辦理「翻轉教育」工作坊,巡迴全台舉辦6場大型分享;2017年開始,基金會承接辦理公辦民營學校,目前全台共經營6所偏鄉小校,翻轉教育從線上一腳跨進教育現場。
「我從年輕時就一直對公益有感情。」他說,念交大時就創辦了交大幼幼社。
方新舟喜歡和小朋友相處,想要付出感情,這樣的基因應該是與生俱來,「我的父親曾在大陸當過校長。」他告訴我。
父親逃難來台後擔任高中老師,與擔任家政老師的母親相識相戀。
「爸爸脾氣很好,對小孩很有耐心。」他笑著說。
「外公當時生意做得很大,母親是第三高女畢業的,那是台籍女性的最高學府。」方新舟的母親與前總統李登輝的夫人曾文惠是同班同學。
外公也是從廈門來台做生意的,父親等於是小同鄉,父親娶了母親後便搬進外公家來住,「所以我家是個大家庭,與舅舅們的家庭住在一起。」整個家光是孩子就有十幾個,熱鬧得不得了。
這麼多家庭,這麼多孩子,也讓方新舟觀察到父母對待教育方式的不同,「兩代後就會有很大的差別。」「爸爸媽媽就是孩子們的第一個老師。」他嚴肅地說。
方新舟的爸媽都是老師,對方新舟的教育格外重視,「我小學4年級升5年級的時候,爸媽為了讓我能夠念好班,去老師家裡送禮。」家境不寬裕的父母備了好大一份禮,從重慶北路搭車又走路到三重的老師家,「我媽媽回家的時候,脫下鞋子,腳都磨破了。」
這個重視教育的台灣家族出了許多醫師,「我的表兄弟姐妹裡有十幾個醫生。」他說,「下一代也有十幾個醫生。」
原本方新舟應該也要以醫學系當第一志願的,不過,在他小學的某一天,「老師拿著幾張紙給我看,問我上面的數字是幾?」
那麼多年了,但是他仍然印象深刻,「我回答,上面沒有字啊。」原來,方新舟有色盲。
「色盲」從此決定了他一生的路,「醫學系不能念,化學系不能念……,基本上要做實驗的科系都不能念。」
即使念了交大電子系,做實驗時看不到顏色標籤,還是要不停地問隔壁同學,「所以不得不走數位化啊!」他笑著說。
「我這一生的病痛和殘缺,最後都成為我的祝福。」他說。
交大3年級時,方新舟得了肝炎,那時台灣得肝炎的人很多,他的醫師是當時台灣的肝病權威台大醫師宋瑞樓,不過,「即使是肝病權威,也沒辦法把我治好。」
當年對肝病的看法就是「富貴病」,勞累不得,所以方新舟只能請長假在家休養。
無法出門、不能上學,只能待在家裡,少年的他心情低落,擔心自己將永遠是家人的負擔。
「父母到處打聽偏方,還去買了很貴的廈門中藥,因為舅舅是西醫,不相信這些偏方,大家住在同一棟樓裡,所以媽媽不敢在廚房煮這些東西,就搬了一個小爐子去陽台上熬我的藥。」
「本來我有點文青……。」他不好意思地說,自己那一年是交大校刊社的總編輯,「可是因為在家生病,結果就沒去編校刊了。」他略顯遺憾,自己的人生與文藝就這樣擦肩而過。
「那時會想,自己會不會一輩子就這樣過了……。」方新舟回憶,那非常灰暗的時刻,他在家裡讀存在主義,各式各樣的書。
那時候他讀了一本德國小說,裡面寫一個賽車手,他的生命就是在2場賽事的中間,因為能不能活下來都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也好像就在2次抽血檢查中度過了。
越是接近死亡,越是能確定,自己想要活下去,想要接近這個世界。
家人、師長、朋友的關心與愛,「將我包裹起來。」方新舟說。
那時他不能到學校上學,2個同學幫忙他上課錄音,輪流將錄音帶送到他家來。電子學老師陳龍英上課時發現講台上有台錄音機,詢問同學後得知原委,上課時特別注意,一定將公式的全名講清楚,讓方新舟可以聽得懂。
結果,這形同函授的一年,是方新舟「功課最好的一年」他笑著說:「還拿了電子學全班最高分。」
「再也沒拿過這麼高分了。」他呵呵笑。
「抱著原文書沒辦法,就是一定要讀懂。」方新舟說,這一年讓他學會「自學」,聽錄音帶、看書,自己想方設法理解內容。
他細數自己的工作經驗:「從硬體、軟體、再到管理,都是靠自學而來。」
在美國碩士班畢業後,方新舟先做網通,做過硬體製造、半導體IC設計,他告訴我,自己甚至去大陸辦過鞋廠,然後又一腳踏進毫無淵源的教育業。
每一次的轉彎都是一場全新人生的開始,但是,卻能得到連續的成功,我問他你的成功秘訣是什麼?
「我這一生的事業,都歸功於我這一年學會的自學能力。」(續看下集)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