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公民科學揭露藻礁議題的「資訊不對等」

王守誠 2021年03月27日 00:02:00
細看「珍愛藻礁公投」,其主張近乎鼓吹極端生態主義。(攝影:張哲偉攝)

細看「珍愛藻礁公投」,其主張近乎鼓吹極端生態主義。(攝影:張哲偉攝)

藻礁,在10年前是民眾接觸不到的生態學/地質學名詞,2021年卻成為公投熱門議題,對於生態環境保育而言是正面的意義,然而其科學論述卻在公投宣傳過程中呈現資訊不對等,直到科學家公民在社群媒體上揭露公投方抹黑的科學調查成果,「藻礁女神」小於7歲的真相才終於被看穿,值得我們重新思考。

 

當我簽下公投連署書,我相信「珍愛藻礁公投」所宣傳的資訊是基於科學事實,但細看其主張近乎鼓吹極端生態主義,可行性不明確的替代方案對「能源轉型」的電力供應造成難以評估的風險。另一方面,有眾多生態學家背書之「大潭藻礁神話」:擁有超過7500多年歷史的特殊生物生態系統,卻與地質學/環境變遷的見解相左,幾位公民科學家也同時發現這個問題,透過更多資訊的揭露反映出許多主張欠缺科學事實根據。

 

藻礁並非「稀有的」自然景觀

 

台灣現生藻礁除桃園海岸外,在三芝、石門、三仙台、墾丁及澎湖都有生長,藻礁體在石灰岩地層也是相當豐富的化石,世界各亞熱帶及熱帶地區也都有,只要離大河口夠遠及海水清澈的海岸淺水區,珊瑚長得不夠好的地方都會有,例如2012年明新科大團隊在新豐海邊新發現綿延1.5公里、分布面積達5公頃之多的藻礁,因欠缺關注而未進行過生態調查。

 

環境變遷的演化

 

在地質學上的研究,新屋溪口藻礁底部的形成年代為距今7,530 年前(戴昌鳳等,2009),這是由於當時古海平面經歷7000多年快速抬升後達到平緩,接近現代海平面,於是海岸及淺水處形成礁岩環境,在礁石底質上,石珊瑚、珊瑚藻、海綿、苔癬蟲、貝類、多毛類等造礁生物是一起競爭這一塊地方,在不同的水質環境,會出現不同的優勢種;初期營養鹽豐富而砂源不多(古大漢溪的泥砂還在台北湖沉積松山層),以珊瑚蟲為造礁生物的優勢種;4000多年前,台北湖被淤滿後,淡水河沖刷出的大量泥沙,被沿岸流帶往桃園海岸,堆積在離河口區較遠的岩岸或礫石岸,鈣藻(珊瑚藻)在這環境有優勢的競爭力,所以開始形成以珊瑚藻為主的藻礁地質;2000多年前,海岸漂沙增多,珊瑚礁及藻礁上堆積灘沙及沙丘,兩者皆停止生長,陸地也向外延伸,有名的草漯沙丘也在此時開始慢慢形成。

 

由上述藻礁及珊瑚礁發育及變遷的年代亦可推論,本段海岸全新世(末次冰期結束至今)生物礁的生長形態可稱為追上型 (keep-up) (Neumann & Macintyre, 1985),即珊瑚礁貼近海平面生長,其垂直方向生長速度可以趕上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透過許民陽老師《臺灣西北海岸藻礁的前世今生》一文認識此區域環境變遷的全貌。

 

許民陽老師在1993年調查桃園縣地形與地質景觀時,沿海漂沙尚未大量減少,藻礁大部分被淤沙及灘礫所覆蓋,僅在退潮時,在潮間帶的外緣露出。1921年、1985年、1992年、1999年的地形圖均顯示桃園一帶都是沙岸,未露出藻礁。實際上,1961年起因石門水庫完工導致出海口砂源變少,翡翠水庫完工後砂源進一步減少;二十餘年前大潭電廠相關排水道的凸堤效應,又阻攔了北來的漂砂,大潭藻礁2000多年前的礁體才逐漸露出。但在「藻礁公投」的文宣中,顯然遺忘了藻礁再現的原因,斷然指控中油三接工程將帶來凸堤效應,恐導致現存的藻礁海岸全面受害。

 

劃設保護區的調查依據

 

桃園縣政府在2012-2013年曾研擬桃園沿海藻礁該如何劃設保護,並委託生態專家調查藻礁生態,當時桃園縣農業局以整年度四季的整合研究案,全面檢視桃園沿海的藻礁生態、海岸模式分析、水文模擬、水質分析、甚至在地人文需求,來提出完整的相關數據,成為2014年7月公告「桃園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的主要依據。當時的研究顯示觀新藻礁區是相對起來最好的(綜合因素:北邊工業污染累積、大潭電廠凸堤效應等導致觀新藻礁區淤沙減少,所以珊瑚藻逐漸累積復原);大潭藻礁當時則仍有嚴重的淤沙,未有生態系存在,因此未被劃為保護區。

 

中油公司促成生態熱點

 

既然大潭藻礁在2013年仍有許多淤沙,究竟何時成為一處生態熱點? 其實主要關鍵在於2015年有蘇迪勒、杜鵑兩個颱風侵襲,將大潭藻礁的淤沙帶走,加上大潭電廠排水道的保護,使得G1G2區域在短時間內復原為豐富的藻礁生態系,證實淤沙變化是讓桃園藻礁每隔幾年就「生態丕變」的主要自然力。其實台中高美濕地也是因港口凸堤效應形成的濕地生態。因此當媒體出現受訪者說:「大潭藻礁生態是桃園27公里藻礁範圍中,生態最好的,也是藻礁覆蓋率最高的,是精華中的精華」,表示大潭藻礁「半人工復育成就」是中油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的典範,有興趣了解天然氣接收站港域對海洋生態的影響,可以google:高雄永安接收站

 

潮下帶礁體稀少的調查證據

 

白玉藻礁接臨大潭藻礁北側,距離三接碼頭僅2公里,此處曾經完成詳細的海底地質調查,可以用來評估潮間帶以下是否有生物礁體大面積分布,或是與潮間帶相連結的生態系,這個爭議是生態學者反對中油「迴避替代修正方案」的主要原因。「珍愛藻礁公投」不相信開發面積縮小至十分之一後仍可全部避開藻礁敏感區域,雖然潛水調查資料沒看到藻礁,仍質疑潮下帶可能存在大片藻礁,在工業港內會受到嚴重破壞。

 

好在我們發現經濟部曾在2006年委託全球測繪公司及京華工程顧問公司調查白玉藻礁區的淺海潮下帶,地質調查圖顯示僅小面積長形礁岩形成在水深14米左右(相當於8000年前的海平面),往海岸方向水深6-8米也有獨立礁塊,佔調查面積不到2%,由於礁塊只分佈於地形上較突出處,古地形可能是影響水下礁體分佈的關鍵,礁體難以廣泛分佈於潮下帶,大潭藻礁在地質上也具有相同情況,從這個角度來看,生態學家原先的假設可能並不存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google這份文件《桃園海水淡化廠環境調查及監測海岸海域地形及廠地-海灘地形測量報告》。

 

為何「資訊不對等」非常嚴重

 

透過社群媒體的觀察以及走訪環保聯盟,近期許多支持環境保育的朋友也轉向反對藻礁公投,事實上桃園市、經濟部、中油公司一直往恢復海岸生態的方向規劃環境治理計畫,將藻礁沿岸的汙染整治管理作為環境治理的重點,但「桃園在地聯盟」多次用偏激言論否定這些努力,打壓不同意見的研究團隊成果,甚至拿「觀新藻礁」的照片向國際海洋保育團體「Mission Blue」申請「大潭藻礁」為「希望熱點」(Hope Spots),已經涉及違反學術倫理。我懇切呼籲推動公投連署的公民團體戰友,先制止不當的語言暴力,促其對過去抹黑學者、政策的行為道歉,在民主機制下先處理好溝通層次的問題,之後由科學與工程議題上進行專家對專家的公開討論交流,以實際調查成果說話。

 

何時開始討論「能源自主」

 

不可諱言,若是「能源轉型」能早10年啟動,政府以氣候能源政策激發多元再生能源大規模商業化,例如每家每戶的廚餘、遍佈台灣的地熱、四季產出的農業廢棄物、環繞全島的海洋能、空調及馬達工業節能、智慧化虛擬電廠、可燃冰,每一項都是潛能極大、可自己掌控的能源資源或科技,大部分項目國外已有商業規模。由於過去政府忽視「能源自主」的重要性,導致現行能源政策必須將天然氣發電比例從35%拉高到50%,才能利用殘載特性對廢核後的電力供應提供安全保障,換言之,這些投資超過千億的天然氣發電廠及基礎設施,其實是我們忽視「能源轉型」而多付出的成本及碳排放,政府在投資化石能源之餘,政策上更應該重視自產的多元再生能源,在鄰國軍事威脅下加速提高能源自給率。

 

※作者為生態關懷者協會理事長、海洋大學博士候選人。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