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民把目光焦點放在執政者之餘,其實也有責任關心一旁的在野政黨,若把國民黨放在台灣社會整體民主發展的脈絡下檢視,我們將發現它確實一樣責任重大。(攝影:葉信菉)
川普上台,儘管仍有不少美國人不願意接受這位「離經叛道」、「口不擇言」的狂人出任他們國家最偉大的職務—總統,甚而無以自拔地持續緬懷已經離開白宮的歐巴馬,尤對他優雅的下台身影流連忘返。但於此同時,關於歐巴馬到底犯了甚麼錯,才讓民主黨8年執政結果政權易手的討論和分析,也一一浮現。
包括歐巴馬任內基礎建設成績其實乏善可陳;且是以修改統計方法的招式,對「GDP」灌水;同時用「臨時工」淡化失業率的問題;貧富差距日益拉大,中產階級萎縮;疏遠白人工人階級;以及在黑人總統主政下,黑人社區依舊貧困混亂,黑人和警察的衝突竟還越演越烈。
延伸閱讀:民主黨應該給川普總統一個機會
歐巴馬或許真的是近代難能可貴的政治人物,在全球各地都有他的「鐵粉」,可是,一旦深入理解他過往的施政表現,將發現去年美國這場政權輪替,原來並非全無道理。遂有建言,民主黨欲圖東山再起,應該要建立在這些事實面的檢討上,就算真相總是殘忍的也要面對。
回推國民黨承接敗選,已是一年多前的事情。自民進黨上台近九個多月來,我們看到的則是國民黨在諸多議題上的「忽然左派」,又或者忙不迭地以「衝組」之姿現身各大抗議場合,包括反年金改革、爭取勞權、反南鐵東移、反核災食品,為黨產爭議衝入行政院。姑且不論這種或許屬於在野黨專利的「神風特攻隊」式反抗,亦或仿效太陽花運動的熱血手段,到底存不存在深層理念的激越宣洩,卻見一個政黨的價值前後錯亂。其行徑似乎更傾向是受到「對付民進黨,就是要這樣幹!」這道指令所引導而持續發酵。
2015年的敗選,對國民黨人或其支持者來說,除卻痛失政權的沮喪和驚愕,換個角度,反而是讓自己終於抓到一個可以高分貝、大動作向民進黨出拳的機會,儘管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位居「在野黨」的位置,加上國會裡又是絕對少數,卻毋寧有了絕佳的正當性向政治世仇翻桌、拆台,很輕易就能說服自己頂多就只是像民進黨當初對待國民黨一樣,以為自己不過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而已。但這正是政黨對立最粗劣的哲學基礎。
民主社會雖是以執政者為監督對象,但任誰都不該誤以為「在野黨」就必然擁有免責之權,以為對他的批評,就是為執政者護航。這個社會過往對在野時期民進黨的批判,看來只有國民黨自己看不到,又或者覺得那是民進黨自找的、媒體太客氣了,又或者不由自主地極大化對手的優勢,好以此開脫自己替自己製造出來的劣勢,如此一來,將很難從中看清楚自我政黨真實的地位,還會誤以為自己的挫敗,純粹是輸在「手段」。一年前的「潰敗」,只是益發強化了和民進黨之間長年的政治恩怨,從而渲染成虛實交雜的恨意,並有意識地被推演成國民黨年輕一輩同仇敵愾、熱血沸騰的凝聚力。
國民黨主席之爭正如火如荼開展,未來無論是保守反動的洪秀柱繼續領導,或是幾可為政治人物表演藝術開班授課的吳敦義取而代之,還是基隆立委敗選的郝龍斌扶正;亂局有餘的韓國瑜異軍突起;或是與洪、吳同樣年屆70的詹啟賢勝出,國民黨的調性,恐怕很難會有甚麼提升。
日前國民黨黨工自救會成員衝入行政院時,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曾對此表示:年輕人可能有年輕人的想法。令人好奇的是,這些「國民黨內的年輕人」對國民黨上層結構持續醬在古老而狹隘的鬥爭中,又存在著甚麼樣的想法?或者,我們終將預見,扮演「衝組」的那股高昂鬥志,只是為替大老們鋪路,直到下屆縣市長選舉和總統大選。
當人民把目光焦點放在執政者之餘,其實也有責任關心一旁的在野政黨,正因為民主社會不會只是僅僅以「執政」、「在野」去衡量其輕重。就像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佑宗老師在其專欄文章所提到的,「極化的多元主義社會(polarized pluralism──頗似台灣現在的處境),各政黨採取的反而是極端立場,社會整體朝向離心趨勢。如此將出現政治不穩、政策癱瘓、不負責任的在野黨、民粹主義抬頭,甚至發生民主崩潰等惡性循環…」於是,把國民黨放在台灣社會整體民主發展的脈絡下檢視,我們將發現它確實一樣責任重大。只是,此時此刻,看來他們還沒順利走出總統敗選的情緒,而且亟欲證明眼前「遍地烽火」的在野模式,會是重返執政的最快速捷徑。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