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迷思(上)】創投熱愛風險? 創新必然來自於研發?

由創新帶動的經濟成長,外界存在眾多迷思。(pixabay)

由創新帶動的經濟成長,外界存在眾多迷思。(pixabay)

編按:「政府部門只會阻撓市場發展,私營企業等於創新、高效率又能賺錢。」二○○八年的金融風暴之後,普遍認為恢復經濟成長,就是削減公共支出來減少財政赤字。但是金融危機的成因很大來自私人企業所致。創新帶來的經濟成長又常有哪些迷思?

 

關於由創新帶動的經濟成長,外界存在眾多迷思。這些迷思常是基於從研發、中小企業,到創投業者與專利權等創新重要推手的錯誤推定。以下我們會對針對這些迷思進行簡要的探討,我稱呼它們「迷思」,但其實更貼切的說法或許是造成無效創新政策的錯誤假設。

 

迷思一:創新必然來自於研發

 

來自各陣營關於創新經濟學的文獻,往往假設在研發與創新間存在直接的因果關聯,而創新與經濟成長間又存在著直接的因果關聯。雖然上述的創新體系與演化經濟學的文獻都堅決反對線性的研發模式(Nelson and Winter 1977; Kline and Rosenberg 1986; Freeman 1996),但多數創新政策仍鎖定企業、產業與國家層級的研發支出。惟極少研究能證明大小企業的創新能真正增加其成長的表現──換句話說,創新與成長的宏觀模型(不論是「新成長」理論模型還是「熊彼得派」的模型)都看不出具備強勁的實證「微觀基礎」(Geroski and Mazzucato 2002a)。某些公司層級的研究發現研發對成長有正面的影響(Geroski, Machin and Toker 1992, 1996; Yasuda 2005),但也有其他的研究顯示這種影響並不顯著(Almus and Nerlinger 1999; Bottazzi et al. 2001; Lööf and Heshmati 2006)。甚至某些研究還發現這當中的影響屬於負向,但這一點並不值得驚訝:若一家公司不具備必要的互補性資產,那研發支出就只會是一筆單純的成本而已(Brouwer, Kleinknecht and Reijnen 1993; Freel and Robson 2004)。

 

由此一項很基本的工作,就變成了我們必須要確認有哪些企業專屬的條件必須存在,才能讓研發支出對成長產生正面的影響。這些條件無疑會隨產業變動。如裴琳.丹米瑞(Pelin Demirel)與瑪里亞娜.馬祖卡托(Demirel and Mazzucato; 2012)就發現在藥業裡頭,只有那些連五年拿到專利(穩定專利者)與對外結盟者能通過研發支出達成大小不等的成長。藥業中的創新政策因此不能光是悶著頭投入研發,而是還必須要考量到不同公司的不同特質。艾力克斯.考德(Alex Coad)與瑞卡.勞–尼可森(Rekha Rao-Nicholson)(Coad and Rao; 2008)發現只有成長最速的企業可以從研發支出中受益(這指的是英國國家科學技術藝術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he Arts,NESTA]在其二○○九年報告中所指認出的前百分之六企業,即所謂「關鍵百分之六」[The Vital 6%])。

 

馬祖卡托與史都華.派瑞斯(Stuart Parris)(Mazzucato and Parris; 2011)發現研發支出與快速成長企業之間的關係,只成立於產業生命週期中的特定期間,也就是競爭格外激烈的階段。

 

迷思二:小就是美

 

知道了創新對於成長的影響會因為企業類型的不同而有異,我們就應該重新思考對於常見所謂「小公司」(對成長、創新與就業)都很重要的想法,因為這些想法造成我們用很多不同的中小企業政策意欲提振創新與創造成長。艾倫.休斯(Alan Hughes; 2008)的研究顯示,在英國的中小企業直接間接收到近九十億英鎊的政府支持,比警察部門得到的資源還多。這筆錢有花在刀口上嗎?中小企業的光環主要來自我們把規模與成長混為一談。關於這一點,現在最有力的證據所能凸顯的不是中小企業在經濟體中的角色,而更是年輕高成長企業的重要性。比方說英國國家科學技術藝術基金會的研究,就顯示出對英國的經濟成長而言最重要的企業,是為數不多的一小群快速成長的企業,而這一小群企業在二○○二到二○○八年間扮演了英國就業增加的主力(NESTA 2011)。雖說許多高成長的企業確實是中小企業,但也有不少中小企業不屬於高成長的企業。促成創新與就業的爆炸性快速成長,往往源自於已經存在並成長了許多年,而已經達到起飛階段的業者。這會是一個問題,是因為不少政府都用政策提供中小企業在稅務等各方面的優惠,他們以為這樣就能促進經濟創新與生產力。

 

雖然關於中小企業能創造就業機會的說法很多,而且主政者也愈來愈重視這一塊,但這基本上是沒有根據的迷思。隨然就定義上而言,中小企業確實能創造就業,但中小企業容易倒閉,而它們一倒閉就會反過來造成就業機會大量折損。約翰.賀提萬格(John Haltiwanger)、隆恩.賈敏(Ron Jarmin)與哈維爾.米蘭達(Javier Miranda)(Haltiwanger, Jarmin and Miranda; 2010)的研究發現在企業規模與經濟成長之間,確實看不出存在有系統性的關聯。更多的效應是源自於企業的年齡:年輕的公司(如新創)多能對就業的淨額與毛額做出更大的貢獻。

 

生產力應該是我們關注的焦點,而中小企業往往在生產力上遜大企業一籌。確實在近期的證據顯示某些注重中小企業的經濟體,譬如印度,在生產力的表現相對較差。如謝昌泰與(Chang-Tai Hsieh)與彼得.克里諾(Peter Klenow)(Hsieh and Klenow; 2009)的研究就顯示以「總要素生產力」(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而言,印度與美國之間存在四到六成的差距,而其原因就是印度將產出錯置到過多生產力偏低的中小企業上。由於多數的小型新創公司都以失敗作收,或至少無法成長到所有權人/經營者不只一人的階段,因此以補助、軟性貸款(低利政策)或減稅等形式來扶助中小企業,經常會導致資源高度浪費。雖然這種浪費在創新過程中是一種必需的賭注(Janeway 2012),但起碼我們該要用對「高成長」創新公司的真實認識來盡可能導引這類賭注,而不應該概括接受中小企業一概很有價值的「民間傳說」──因為這種「傳說」想當然耳不具實際上多大的意義。

 

 

迷思三:創投熱愛風險

 

被主政者誇大的除了中小企業與研發的重要性,還有另外一樣東西,那就是創投業者在創造成長性上的潛能。特別是在與知識相關,資本密集性與科技複雜性都偏高的產業裡,創投的角色更是會被放大。

 

創投是一種針對有高成長潛力的企業進行早期投資的私人股權基金,這包括創投往往會以「種子資金」(seed funding)或後期成長資金的形式進行投資,以便在新公司成功上市或被收購後獲取高報酬。創投填補了新創公司的資金空缺,因為新創業者往往難以從傳統金融機構如銀行手中取得融資。這類公司因此必須仰賴(含親朋好友在內的)「天使投資人」、創投或私募基金來做為資金來源。這些另類的資金來源,尤其對想進軍現有產業的知識型企業或對想建立新產業的新公司,有很高的重要性。

 

風險資本在企業成長的種子階段可謂相當稀缺,原因是早期投資的風險甚高,畢竟在這個階段裡,新技術的發展潛能與商機都還高度不確定(見表二)。但到後期的風險就會大幅降低。

 

圖二顯示一般認為創投最常介入的時間點,是「發明–創新」的階段(也就是表二中的第二與第三階段)。現實中的狀況發展,並不會如此處圖表中所顯示的如此線性,而是會不斷地繞著迴圈反覆。不少新創公司會在科學新知或工程技術突破與成功商業應用之間的過渡期陣亡。所以圖二中第二階段通往第三階段的過程,經常被稱呼為「死亡之谷」。

 

 

作者簡介

瑪里亞娜‧馬祖卡托(Mariana Mazzucato)


  www.marianamazzucato.com | @MazzucatoM

  瑪里亞娜‧馬祖卡托博士是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創新經濟學與公共價值教授,並於該校身兼創新與公益學院(Institute for Innovation & Public Purpose)的創院院長。她先後取得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文學士學位,以及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的碩士與博士學位。她曾於英國薩塞克斯大學(Sussex University)的科學政策研究中心(Science Policy Research Unit)擔任過雷金納德‧摩西‧菲利浦斯講座教授(R. M. Phillips Professorial Chair),也是英國社會科學院(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與義大利國家科學院(Italian National Science Academy;Lincei)的特選院士。

  她獲得過的國際級獎項包含二○二○年的約翰‧馮‧諾伊曼獎(John Von Neumann Award)、二○一九年的全歐研究院斯戴爾夫人文化價值獎(All European Academies Madame de Staël Prize for Cultural Values),以及二○一八年的李昂鐵夫推進經濟思想前沿貢獻獎(Leontief Prize for Advancing the Frontiers of Economic Thought)。她被《新共和》(New Republic)雜誌封為「三大創新思想家」之一,在二○二○年由《快公司》(Fast Company)雜誌選為五十大商業創意人士,並且被《連線雜誌》(The Wired)點名是塑造資本主義未來的二十五名領袖之一。

  本書廣獲好評,深究了國家在推動經濟成長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至於《萬物的價值:經濟體系的革命時代,重新定義市場、價值、生產者與獲利者》(2018)一書,則闡述了何以價值創造應該要獲得獎勵,價值擷取則否。

  她針對由創新主導的普惠性與永續性經濟成長,給予世界各國政策擬定者建議。她目前以委員身分活躍於蘇格蘭政府的經濟顧問會議、南非總統直轄的經濟建言委員會、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秘書長之下的新成長論述建言團體、聯合國發展政策委員會(Committee for Development Policy)、瑞典創新局(Vinnova)的顧問委員會,乃至於挪威的研究委員會。她另外身兼義大利總理的特別經濟顧問(2020),並在歐洲委員會研究、科學暨創新執委特別顧問的任內(2017-2019)執筆了在歐盟中影響深遠的「任務導向研究與創新」報告,使得各種「任務」在歐洲委員會的地平線(Horizon)創新計劃中,變成了舉足輕重,推動計畫前行的一項嶄新利器。



譯者簡介

鄭煥昇


  與文字朝朝暮暮,在書本中進進出出的譯者。譯有《冥王星任務》、《下一個家在何方》、《是設計,讓城市更快樂》、《傷風敗俗文化史》、《烈日帝國》、《性的解析》、《普羅旺斯1970》、《專業之死》、《哲學不該正經學》、《萬物的價值》等書。

  賜教信箱:huansheng.cheng@gmail.com


※本書擷取自《打造創業型國家:破除公私部門各種迷思,重新定位政府角色

關鍵字: 創業 創投 創新 技術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