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神權王權的背後 還有基本人權

HD 2021年04月20日 00:00:00
中國政府勒令關閉某間專門收容身障礙棄兒的河北天主教「黎明之家」孤兒院,大批身障兒童被迫離開熟悉居所。(中國河北黎明之家網頁截圖)

中國政府勒令關閉某間專門收容身障礙棄兒的河北天主教「黎明之家」孤兒院,大批身障兒童被迫離開熟悉居所。(中國河北黎明之家網頁截圖)

近日有則新聞指出,中國政府勒令關閉某間專門收容身障礙棄兒的河北天主教「黎明之家」孤兒院,大批身障兒童被迫離開熟悉居所,一位中國神父冒險化名投書天主教媒體,懇求教宗伸出援手,再度曝露中國治下的宗教問題。

 

中國幅員廣大民族林立也人口眾多,但基本的宗教信仰還是以佛、道、基督、天主與伊斯蘭教為主。然而,極權體系的本質又怎麼可能坐視這諸多崇尚「唯一真神」、「王權屈服於神權」且具備「高度凝聚性」的團體存在而不試圖干預呢?過去幾年,中國政府開始要求信仰伊斯蘭教的居民不准穿戴清真罩袍(但女性仍可使用頭巾)、男人不准留鬍鬚等,即便是住在新疆且長著一張漢人臉的「漢族」,只要蓄鬍(不分山羊鬍還是落腮鬍),走在路上仍有很大的機會被某些公安攔查刁難,要求剃掉鬍鬚等。諸如此類在台灣難以發生的真實事件,無不彰顯了潛藏在宗教中,極權治下的文化衝突。即便小確幸的日子能粉飾太平,但生活中諸多的隱形不便,在面臨狀況的時刻理所當然地就又會跳出來。

 

除卻較為消極溫和的佛教系統與世俗結合緊密的道教系統,其他宗教大多難以逃避中國共產黨政治手段的傾軋。以伊斯蘭教來看,許多回族(即穆斯林)相關的爭議大多聚焦在與漢族間「福利制度」和「生活習慣」上,例如2017年的「寧夏大學回漢衝突事件」。寧夏作為回族自治區,雖然有大量漢族聚集,但生活模式大多仍以伊斯蘭文化為主,尤其飲食部分,例如寧夏大學有專門的清真餐廳,而漢族卻無。長久以來彼此間雖然互有齟齬,但卻在政治力的強壓下姑且按住爭議。

 

該事件的引爆點在於,有名漢族新生表示,沒有漢族餐廳是對漢族的歧視,且希望能不與回族學生同寢,因爲不能在宿舍食用豬肉相關的食品;而有回族學生隨即表示,若有漢族學生在寢室這麼做,那他就會「拿刀砍他」等語,刺激了對立的事態。更別說還有回族學生要求漢族學生若吃完「大肉」(即豬肉),回寢室前須「先漱過口刷過牙」,如此弔詭地共生模式爆出後,在眾人情緒化的反應下,直接點燃了回漢長久以來的生活衝突。而近幾年,由於中國官方致力於追求「宗教中國化」、「民族融合」,各地的清真餐廳也紛紛被要求不能掛上「清真認證標示」與阿拉伯文字等符號,再度試圖剝離宗教對於特定民族的文化影響。

 

在基督教與天主教部分,則不限於特定區域,從閩東農村的神職人員事件、此次的河北孤兒院事件、港版國安法通過後的天主教修女逮捕事件、新疆摧毀教堂事件等,到處均可見不重視宗教自由的案例。就筆者友人的新疆經驗,部分中國公安在查封教堂時,大多會以「私藏違禁讀物」為由,但若是沒有違禁讀物怎麼辦呢?

 

那就當你的面直接放入一本。

 

如此憋屈又不可思議的行為,對於已擺脫專制而走入法治與文明中的台灣人而言,自然是難以想像,彷彿話本故事。當然,或許當下還有其他複雜的因素影響,也不可否認有許多奉公守法、不追求業績的執法人員,只是在這樣的國策與體制下,齊公服紫,上行下效,哪類人會逐漸在警政系統中成為多數,自是不言而喻。
 

治理多民族、多文化的國家不易,當是意料之中。然而從一國體制中,文化差異的解方是「強勢融合」還是「多元並立」,也不難推知一般人民在行使公民權與政府公權碰撞(例如香港人民為我們所展現的公民不服從)時,會較易遇見什麼樣的狀況。由世界歷史看來,國家邊界的變動是彈性而非僵化的,然而對於美好生活的選擇與基本人權的尊重,卻逐漸是不分種族疆界的普遍共識。在這些僅有一水之隔的新聞中,或許我們一瞥眼間,看見的只是他國神權與王權的制度爭執;然而撥開迷霧後,流淌的卻是關乎我們未來生活的切身選擇。

 

※作者為旅者、網路工作者

 

關鍵字: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