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船長公會理事長丁漢利。(邱家琳攝)
隨著風場如火如荼地開發,航道規劃顯得更為重要,坊間出現航道外移、近岸與遠洋航道合併等不同的主張。對此,前船長公會理事長丁漢利指出,政府應在慣用航道的基礎下,引進歐洲常用的「圓環」(Roundabout)制度,導引船舶分流,同時設置雷控標(Racon)與虛擬航標(Visual AtoN)等專業配備,提升台灣的海域航行安全,避免與風場開發產生衝突。
現年70歲的丁漢利,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在海上服務,擔任船長超過40年之久,對全球的航運航海、港口設施與領航制度都相當了解。他過去曾任船長公會理事長、引水協會理事長,深入研究離岸風電議題約有5年時間,也在去年成立昱能南昌風電船公司,有意投入離岸風電案場的維運工作。
從丁漢利的觀點來看,若要兼顧風場開發跟航道安全,甚至要達到雙贏,風場應避免在近岸開發。選擇在遠岸設置風場,不僅可大幅增加開發面積,船舶也不會從風場中間穿過,可降低碰撞或接觸風機的風險。
至於近岸與遠洋航道合併的論點,丁漢利認為是「百害無一利」,反而造成航業界「捨近求遠」的不便。這也宛如將腳踏車專用道與高速公路併在一起,是相當危險的事情;由於遠洋船舶與近岸船舶的大小、船速皆不同,將增加航道中追越的機會,再加上台灣海峽的視線不佳、冬季風浪大,肯定會增加船舶碰撞的事故。
在船舶頻繁來往、風場開發的海域,許多歐洲國家都採用「分道航行制」(TSS)與「圓環」制度,透過船舶分向分流的規劃,可以紓緩船舶密度、減少船舶追越,更有利於航安。國際線的大型船舶所產生的噪音也能遠離近岸,對海洋生態與漁業都有正面幫助。
「航道劃設要因勢利導,運用大數據分析的船舶密度、航行路線來設計。」丁漢利說明,「圓環」是在管理不同方向的船舶,讓大家有個既定的規則可以遵循,並兼顧航行安全與節能。從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蒐集分析、累積20年船舶紀錄的大數據來看,「圓環」的制度非常好,特別適合台灣,因為台中港外的船舶已經有分流的趨勢。
在分道航行、南北向航道的入口處,也就是船舶的收縮區與放射區,丁漢利建議設置雷控標,有助導航作用。負責風場與航安監控的VTS塔台,則要大量設置虛擬航標、風場500公尺戒護區的管制與監控。
VTS塔台的概念,類似在機場控制飛機起飛降落的塔台,是海上交通指揮的系統,當哪艘船違規、逆向行駛,都會立刻以無線電通知緊急修正。若在VTS塔台增設虛擬航標,就能為沿岸提供更經濟、快速與安全的導航。
虛擬航標有別於傳統的實體導標浮筒,不僅省錢、省時,還可即時通知海上障礙,有助提升航運安全。假設有船舶沉入海中,政府不需要花費3個月時間設置浮筒,只要透過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發出資訊,當船舶開啟雷達,就能在電子海圖接收到虛擬航標,通知某處有沉船,不要靠近。
風場500公尺戒護區的管控,意思是若有開發商在某處興建風場,其500公尺以內都是警戒區,漁船與商船都不得靠近航行,即使是自家施工船,也要經過現場評估才能靠近。對此,丁漢利也觀察到,台灣目前很少人了解風場附近的航行規則,因此積極開班授課,希望能培訓更多專業人才。
「離岸風電發展已進入第一、第二階段,海上開始有些小混亂,還有逐漸變大的趨勢。」丁漢利表示,若航道不趕快劃設或規劃不良,都很可能影響船舶航行安全,導致風機受損、倒塌,甚至因此降低海洋利用率,造成風場的經濟效益減半。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