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現任總理伊姆蘭。(湯森路透)
從《查理週刊》(Charlie Hebdo)重新出刊、到學院教師遭憤怒學生斬首,法國政府與伊斯蘭教世界之間的怒火似乎愈來愈嚴重。面對堅持言論自由權力的歐洲,更重視信仰的穆斯林國家,相繼譴責與抵制法國產品,藉此表達對馬卡洪(Emmanuel Macron)政府的不滿。
《路透》(Reuters)報導,不滿《查理週刊》再次將先知穆罕默德(Prophet Mohammad)當做其諷刺漫畫主題,巴基斯坦國內一度掀起大規模抗爭,政府也在激進伊斯蘭政黨與團體施壓下,日前由內政部宣布、將通過國會投票表決、決定是否驅逐法國大使,藉此表達抗議的「態度」。
#BREAKING: TLP Chief Saad Rizvi released by Pakistan Government after truce. Rizvi to issue a statement shortly. Pak Govt has surrendered before radical banned Islamist group TLP and said it will introduce a resolution against French envoy in Parliament.pic.twitter.com/BpUNZTXqVT
— Aditya Raj Kaul (@AdityaRajKaul) April 20, 2021
面對這個尷尬狀態,總理伊姆蘭(Imran Khan)透過電視演說,語重心長地「提醒」伊斯蘭團體和政黨領袖,如果投票結果真的決定驅逐法國大使,恐怕就得承擔摧毀兩國關係的後果,畢竟巴基斯坦有5成以上的貿易出口額,都是銷往歐盟國家。
回顧這個怒火的起源,與法國總統馬卡洪有直接關係。他在悼念法國教師遭到車臣(Chechen)激進份子殺害週年時,再次重申和支持《查理週刊》的言論自由;但看在眾多穆斯林眼中,當年惹出大風波的《查理週刊》,是直接以諷刺漫畫調侃穆罕默德,嚴重觸犯教徒的底限。
馬卡洪一席話,迅速在土耳其、巴基斯坦、印尼、孟加拉、沙烏地、馬來西亞等諸多擁有穆斯林的國家,通過經濟抵制手段表達不滿;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甚至公開批評,認為馬卡洪的說法,不僅是侮辱伊斯蘭教,更傷害全球各地的穆斯林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