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西尼楊宣布辭職後,率領看守內閣直到國會大選。(湯森路透)
根據《法蘭西24電視台》(France24)報導,亞美尼亞總理帕西尼楊(Nikol Pashinyan)自2020年11月在俄羅斯斡旋下,與亞塞拜然簽訂和平協議以來,面臨高漲的下台呼聲。他於25日在臉書上宣布辭去總理一職,並率領看守內閣直到6月20日國會大選,以化解政治危機。
“I considered it important to tender my resignation today, on Citizen’s Day” – Prime Minister’s Message to the Nation https://t.co/CRtfFe3kDG pic.twitter.com/FLVH2qUXRP
— Government of Armenia (@armgov) April 25, 2021
帕西尼楊說:「我將亞美尼亞公民賦予我的權力歸還給他們,讓他們透過自由公正選舉來決定政府的命運」。在他宣布辭職後,所有內閣成員也都依照亞美尼亞法律遞出了辭呈。
不過,帕西尼楊將以總理候選人身份參選,很可能大選後繼續掌權。政治分析家格里戈里安(Stepan Grigoryan)告訴《法新社》(AFP),他的人民契約黨(Civil Contract)「可能不會獲得籌組新內閣所需50%以上的選票,但會與其他政黨聯盟,保持國會多數席次」。
在帕西尼楊辭職前一天,拜登(Joe Biden)於24日在亞美尼亞大屠殺106週年之際,承認鄂圖曼帝國於一戰期間的作為是「種族滅絕」(Genocide),成為首個正式做出此宣告的美國總統。
這項具里程碑意義之舉受到帕西尼楊的稱讚,同時也遭到土耳其盟友亞塞拜然的譴責。亞美尼亞外交部發表聲明:「美國總統的訊息,延續了該國堅持真理與正義的強大傳統」。
It is an important day for all Armenians. Following the resolutions adopted by US Congress in 2019, President Biden honored the memory of victims of the Armenian Genocide. The US has once again demonstrated its unwavering commitment to protecting human rights and universal values
— Nikol Pashinyan (@NikolPashinyan) April 24, 2021
目前有30個國家認定、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曾稱亞美尼亞殺戮是種族滅絕。美國參、眾議院皆於2019年通過決議,但與土國總統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關係良好的川普(Donald Trump)不承認種族滅絕。
1915年至1917年間,鄂圖曼帝國領導層稱亞美尼亞人是他們輸給俄羅斯帝國的原因,而殺害多達150萬名亞美尼亞人民。
美國和土耳其為北約(NATO)盟友,但土耳其不斷否認這是種族滅絕,只認為有大規模驅逐和暴力衝突。因此,土耳其對拜登的聲明感到憤怒,並召見美國駐安卡拉大使薩特菲爾德(David Satterfield)。
土耳其外交部表示:「美國扭曲歷史事實的聲明永遠不會被土耳其人民接受,只會對彼此的相任和友誼造成深深的傷痕」。
“Words cannot change or rewrite history.”
— Mevlüt Çavuşoğlu (@MevlutCavusoglu) April 24, 2021
We have nothing to learn from anybody on our own past. Political opportunism is the greatest betrayal to peace and justice.
We entirely reject this statement based solely on populism.#1915Events
這30多年來,雙亞由於納戈爾諾-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領土爭議而衝突不斷,於2020年9月27日起再度爆發戰爭,直到11月9日第四次停火協議才落幕,過程中奪去約6,000人的生命。
受土耳其支持的亞塞拜然獲勝,得到部分納卡地區,而亞美尼亞的慘敗引發許多大規模抗議,帕西尼楊則堅持自己處理戰爭問題得當。
帕西尼楊於2月與軍方爆發衝突,面臨下台聲浪加劇,因此3月時宣布提前選舉,受到反對派的歡迎。
現年45歲的帕西尼楊從政前是報紙編輯,於2018年領導反薩爾基相(Serzh Sargsyan)政府示威活動,又稱「天鵝絨革命」(Velvet Revolution)。他當選總理後,發起反貪污、經濟改革,但因疫情爆發而阻止經濟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