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對抗越激烈,企業就越像走鋼索,台灣能否允許部份產業積極「投共」、同時限制另一部份「戒急用忍」?(湯森路透)
美國打擊中國崛起的科技戰,毫無疑問,已選取了半導體產業與晶片為主要戰場與武器,夾在戰火中的半導體企業為了求生存,能找到對策嗎?
台積電本月22日召開臨時董事會宣佈大陸南京12吋廠要增加產能,但只以28奈米的「成熟製程」為主,投資額也不到29億美元,跟去年宣佈、現正積極推動赴美國亞利桑那興建12吋廠、投資120億美元的計劃相比,顯然親疏有別?
在兩強中遊走要很小心,安全地帶的寬度,取決於美國打擊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力度。
美國人工智慧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mmission on AI;NSCAI)上個月19號公佈的報告,其實提出了「力度」的建議,可能因為報告篇幅太長了-756頁,關於打擊中國半導體產業的部份,後來才漸漸發酵。
報告揭櫫的目標是美國的半導體技術要領先中國2個世代,明確建議聯合荷蘭與日本,嚴格禁止極紫外光(Extreme Ultraviolet, EUV)技術以及「氟化氬浸潤式光刻設備」(ArF immersion lithography tools)出口給中國。由於此一設備是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所必需,可見前述台積電南京擴廠以28奈米技術自我設限,符合NACAI的建議。
看來,28奈米及以上成熟製程,也許是一道美國默許下的半導體製造業「非軍事區」,既可以滿足廠商自己供貨給世界最大晶片市場的部份商業需求,又可以滿足美國不希望中國取得高端晶片製造技術的政治限制。
外資在中國建的晶片製造廠很多,美國當然不會讓它們成為一道圍堵破口。台積電在上海還有一座8吋廠;聯電的蘇州和艦8吋廠2003年就量產了,2014年又投資廈門聯芯12吋廠;力晶與安徽合肥建設集團2015年合資成立晶合集成,也是12吋代工廠。
地理與歷史因素促成台商最深耕大陸市場的現狀,而前述三家台廠都是上市公司,台灣投資人要關心他們在大陸的經營狀況,與股價關係重大。
其它外資呢?日本只有一家以微控制器(MCU)為主力的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在北京與蘇州各有一廠,掌握的製程技術是很成熟的40/45奈米,市佔率落後競爭對手歐洲大廠英飛凌與恩智浦,歐洲大廠還一家意法半導體,它們都沒進入中國大陸設廠。
南韓在中國有SK海力士(SK Hynix)與三星,兩家都以製造記憶體晶片為主要業務,近來都積極擴廠,製程有可能超出「非軍事區」。
其中海力士2018年與吳錫工業集團合資的8吋廠,去年底剛量產,今年初又決定要擴大產能,但非蓋新廠,而是準備把其國內青州市的8吋「二手廠」搬過去。但南韓媒體仍憂慮美國的制裁。三星則是早在2012年就於西安興建了代工廠,去年4月不畏疫情進行擴廠;美中磨擦升高後,去年底傳出要在美國德州奧斯汀投資170億美元增建12吋廠的消息,但是到現在還猶抱琵琶半遮面,也許要等韓國總統文在寅下月訪美後當作「禮物」才會塵埃落地?
三星這種兩邊投資、兩邊押寶的避險策略,能左右逢緣嗎?美、中對抗越激烈,就越像走鋼索,一支「政治不正確」的飛鏢可能冷不防射過來,讓你跌落連續五、六支停板那麼深的深淵,譬如台股世芯KY的遭遇。選邊?可能就要忍痛放棄全球一半的市場,不符合商業邏輯,也沒法滿足股東的期望。
民營半導體製造商,即使規模大如三星或台積電,要如何在美國壓制中國崛起的科技戰火中求生存,確實都不容易;小型公司更是有點像在盲目飛行。不知台積電的實戰經驗,能否供兩大之間難為小的台灣借鏡?譬如:台灣能否允許部份產業積極「投共」、同時限制另一部份「戒急用忍」?當然,政治力是否有足夠的智慧指導商業運作,又不禁令人懷疑。
※作者為台大政治系博士候選人